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1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149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肛瘘的常规治疗是肛瘘切开术和肛瘘挂线术,创口需肉芽增生来填充,愈合缓慢,挂线疗法的过程尤其冗长。为了缩短疗程,笔者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肛瘘的治疗,有效解决了上述不足之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
HPLC法对痢必灵胶囊芍药苷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痢必灵胶囊中芍药苷含量的测定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 法(HPLC)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芍药苷的线性范围0.030-0.300 mg/ml,r=0.9995,平均回收率98.42%。结 论:采用HPLC法测定痢必灵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及规定的含量限度标准,可作为本品的初步质控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33.

目的:回顾分析5a内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诊治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01/2017-12-31于我院眼科中心的住院患者,以诊断“视网膜静脉阻塞”为检索词查阅病历信息管理系统,就其相关住院诊治情况作统计分析。

结果:5a内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住院患者共351例,住院次数473人次,伴随全身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常见; 住院天数各年度间有差异,2017年较前明显缩短。5a间RVO的发病人数逐年上升,BRVO较CRVO的发病趋势增加明显,2017年两种疾病的发病比率与各年度间均有差异(P<0.005)。RVO主要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玻璃体腔内注药或两者相结合的治疗方案。5a内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的注射率有差异(P<0.05),主要表现为2013年的低注射率; “1+PRN”的注射方案多于“3+PRN”。

结论:近5a BRVO较CRVO的增长趋势更明显,激光联合“1+PRN”的玻璃体腔内注药方案是我院RVO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对慢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治疗和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方法用通俗的语言和丰富情感面对每位患者。结果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促进患者对生活工作的信心,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及时了解慢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反应,在实施心理护理时应根据不同的反应类型实施护理。  相似文献   
35.
高度近视常伴有眼底退行性改变,其中黄斑劈裂的发生率约9%~20%;部分患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可导致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严重危害视力[1-3].由于高度近视伴黄斑劈裂患者后极部常常存在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性改变,利用常规眼底检查难以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36.
37.
由于棘球蚴和宿主的密切接触,在棘球蚴感染过程中,棘球蚴及宿主细胞都可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使刺激信号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传递到细胞内,干预宿主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耐受从而使棘球蚴能够在宿主体内长期共存。本文就近年来棘球蚴感染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所起的免疫调节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8.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404例梅毒患者的发病特点,以探讨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居高不下的相关原因。方法将404例梅毒患者按发病年度、发病年龄及临床分期进行分类,探讨其临床表现及特征,总结各期诊断和治疗上的薄弱环节。结果整体发病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除Ⅰ期梅毒为男女,Ⅱ期梅毒和潜伏梅毒均男女,总发病情况男女比例为1∶1.04。患病年龄:性活跃人群288例,占71.29%,60岁以上老年人107例,占26.49%。传播途径及职业:非婚性接触传染仍为主要传播途径,通过男男性行为感染的传播方式也不容忽视;职业分布以农牧民及无业人员为主,占73.51%。教育程度:梅毒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可能与普遍缺乏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性传播疾病的认识有关。结论通过对本地区404例梅毒的发病情况分析,其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需要加强对老年人性传播疾病的防控,且防控工作重点应向农村牧区转移。  相似文献   
39.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学习中的经验,探讨促进年轻医师LC的科学学习方法。方法结合前期学习LC的体会,回顾性分析笔者取得LC手术资格以来(2011年6月)独自施行的198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7例患者成功实施LC,平均手术时间68min;l】例中转开腹完成手术,其中10例因结石或炎症反应致胆囊三角解剖不清;1例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i角充血水肿,增厚明显且质硬,解剖过程活动性出血难止。所有病例未发生严重出血、胆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补液,合并胆囊炎者抗生素治疗,术后12~24h进流食及下床活动,术后平均2.8d出院。随访1~3个月无胆管损伤相关并发症。结论年轻医生学习LC,应在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管理下,熟悉局部解剖生理及变异,充分利用开腹胆囊切除机会及腔镜模拟操作系统学习,遵循学习曲线循序渐进,适应证、禁忌证及中转开腹时机的合理把握,才能科学、安全及扎实地掌握LC。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散发性结肠癌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和PMS2在右半结肠癌的蛋白质表达缺失情况,进一步分析错配修复基因的表达缺失与右半结肠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206例结肠癌病人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及病历资料,左半结肠癌116例,右半结肠癌9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LH1、MSH2、MSH6和PMS2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情况,分析错配修复基因的蛋白质表达缺失与结肠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错配修复基因在右半结肠癌的蛋白质表达缺失率高于左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错配修复基因的蛋白质表达缺失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神经浸润显著相关(P<0.05)。结论:散发性结肠癌中右半结肠癌病人错配修复基因的蛋白质表达缺失比例高于左半结肠癌。错配修复基因的蛋白质表达缺失右半结肠癌病人分化程度低,不易发生神经浸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