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背景 孕期增重过多已越来越普遍,但合理营养管理仍然存在争议,低血糖生成指数(GI)或低血糖负荷(GL)膳食可能比其他膳食方案减重更加明显。目的 对孕妇孕期进行低GL膳食干预,观察其对孕妇孕期增重及新生儿体质量和身长的影响,旨在为孕期合理膳食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7月在安徽省某妇幼保健院产检的孕妇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其中干预组按孕前体质指数和各孕期增重等级进行低GL膳食干预,从孕妇第1次产检开始,干预结点为新生儿出生;而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孕妇的资本资料使用孕期基本信息调查表进行获取,并采用连续3日24 h膳食记录表收集孕妇各孕期膳食摄入情况并计算GI、GL值,记录孕妇孕期增重及新生儿出生身长、体质量、Apgar评分。结果 对照组失访6例,干预组失访3例,最终对照组94例、干预组97例纳入研究。两组孕妇孕早期GI、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中期、孕晚期GI、GL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孕(26±2)周前增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妇孕期总增重、孕期增重超标者占比、孕(34±2)周前增重、分娩前增重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妇实施低GL膳食干预,可使孕中、晚期增重速度放缓,减轻孕期总增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安徽省发生的首起家庭聚集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进行现场调查分析,探讨感染来源和传播方式,为今后H7N9禽流感防控与疫情处置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2例患者的发病就诊经过、可疑暴露史、流行病学关联及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采集病人及相关活禽市场标本,开展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本次家庭聚集性疫情共发病2人,为母子关系;首发病例2月4日发病,发病前有明确的活禽市场暴露史;续发病例2月15日发病,发病前既有活禽市场暴露史,也有与首发病例的密切接触史;共采集相关环境标本38份,其中13份标本检出H7阳性,均来自当地自活禽市场。结论首发病例的感染来源可能为活禽市场暴露,续发病例的感染来源既可能是活禽市场暴露,也可能为人-人传播;在H7N9疫情调查处置中,应做好密接管理和个人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乘法季节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ARIMA)在安徽省手足口病发病预测中应用,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09-2014年安徽省手足口病的周发病数据,运用R 3.0.2软件拟合乘法季节性ARIMA模型,并对2015年1~52周发病数进行预测。结果安徽省手足口病预测中最优模型为ARIMA(1,1,1)(0,1,1)52模型,残差统计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ox-Ljung=0.004,P=0.950),提示残差为白噪声,模型拟合值和实际值平均绝对误差率为11.32%,2015年1~52周预测值和实际值平均绝对误差率为25.10%。结论建立的乘法季节性ARIMA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安徽省手足口病变动趋势,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用于安徽省手足口病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应用高分遥感技术开展洪涝灾后公共卫生状况和卫生应急需求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2016年安徽省枞阳县洪涝灾害后,选取洪涝灾区高分一号及高分二号遥感影像,结合地形、灾情数据等,解译出水体淹没范围和建筑物信息;建立高分遥感洪涝灾后卫生应急需求评估框架,估算受灾范围、受灾人口、卫生资源损失、消杀需求、传染病风险及救援点布设。结果估算出枞阳县水体淹没范围约285.76 km~2,受灾建筑物面积约13.38 km~2;估算受灾人口约39.07万人;评估出枞阳县人民医院、枞阳县中医院等6家医院均不同程度受灾;估算消杀物资如漂白粉储备需求约10吨;传染病风险评估显示肠道传染病的风险较高。在受灾人口、卫生资源损失和衍生公共问题评估的基础上提供安置点选择方案。结论以高分遥感影像解译为基础进行洪涝灾后公共卫生状况和卫生应急需求评估,结果较为客观,可为决策部门掌握受灾情况,储备消杀物资,调配医疗资源,灾后安置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安徽省近期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风险,提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建议。方法在查阅文献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专家会商法对疫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进行评估,使用风险矩阵法量化风险,得出风险等级。结果安徽省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流行高峰期为11月~次年4月,发生于托幼机构和学校的疫情占总数的94.4%,传播途径主要为人传人。结论安徽省近期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可能性等级为"很可能",后果严重性等级为"较高",风险等级为"高风险",相关部门需根据风险管理建议采取针对性地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了解安徽省2008-2017年恙虫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7年安徽省恙虫病病例进行描述分析。  结果  2008-2017年安徽省恙虫病整体发病呈上升趋势(χ2=3 522.49,P<0.001),2016年发病率最高为3.98/10万;病例明显集中在9月份~11月份,属于典型的“秋冬型”,10月达到高峰,具有“10月高发”现象;病例主要集中在40~79岁年龄段,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6.64%,60~69岁年龄段累计病例数最多,发病以农民为主。  结论  近年来,安徽省恙虫病发病整体呈上升趋势,需加强对重点地区恙虫病的日常监测工作和恙虫病病原检测工作,积极开展恙虫病的防治与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安徽省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相关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 CV-A16)基因型别分布情况。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安徽省2016—2020年HFMD病例资料,并收集HFMD患儿咽拭子标本。对荧光定量PCR检出的CV-A16核酸阳性病例样本采用RT-PCR扩增VP1区基因片段并测序。运用肠道病毒在线分型工具确定基因型别,再利用MEGA6.0生物软件构建CV-A16 VP1区基因进化树并分析VP1区氨基酸变异位点。结果 2016—2020年安徽省累计报告HFMD实验室确诊病例16 650例,其中CV-A16确诊病例3 809例(占22.88%),各年中CV-A16确诊病例占比依次为20.72%(219/1 057)、22.91%(677/2 955)、23.89%(1 004/4 202)、42.58%(1 687/3 962)、4.96%(222/4 474)。对获取的436份CV-A16阳性标本进行测序,获得290条VP1区基因序列,均属于B基因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