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7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376篇
医药卫生   10528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93篇
  2010年   448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476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349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95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89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7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10篇
  196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乳腺癌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选与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呼出气体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Tedlar袋收集36例正常人、27例乳腺腺病及33例乳腺癌术前患者的呼气样本,经固相微萃取浓缩后经气相色谱/质谱对呼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检测,筛选出乳腺癌的挥发性标志物,以标准曲线法定量,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它们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价值.结果 在乳腺癌患者呼气标本中筛选出两种挥发性标志物,分别为苯乙酮和十六烷.在健康人与乳腺癌患者中,苯乙酮和十六烷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乙酮用于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0%和50.0%,十六烷为75.8%和61.1%;在乳腺腺病和乳腺癌患者中,两种VO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腺病患者和健康人中,苯乙酮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六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乙酮和十六烷可能作为乳腺癌患者呼气中的标志物,两者都不能正确区分乳腺癌和乳腺腺病,但苯乙酮可能对鉴别健康人与乳腺腺病有帮助.  相似文献   
992.
概述 近年来,对血管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热点,其中研究更多的是动脉病的方向,而从疾病流行病学数据来看,静脉疾病是动脉疾病的10倍,静脉功能不全已经成为影响很多人生活的常见疾病。重压、缺少运动、口服避孕药、怀孕、更年期、肥胖、衰老及遗传等因素都可导致静脉功能不全。痔是一种常见病,  相似文献   
993.
文章主要探讨了心电图技术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目前心电图的临床教学及应用的现状、考核与评估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构建信息化心电图教学与考核题库,并进一步对如何结合临床教学实践不断优化更新题库、以便有效地指导今后的教学活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4.
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军队的主要任务,而军事训练损伤是影响正常军事训练和部队官兵军事素质及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在军事训练过程中,大量跨步、奔跑、跳跃及各方向的急性转体、下蹲、扑倒等动作,常导致膝关节的损伤。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膝关节损伤官兵3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本文通过探索和了解我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变化趋势,为提出和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得出结论:应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准确分析流行趋势,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乙脑疫苗的有效接种是预防、控制乙脑流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6.
血液透析作为尿毒症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需要长期不问断地进行.病程长、经济负担重,每次血液透析过程中易发生的各项并发症所导致的病死率增加,长期血液透析引起的远期并发症如贫血、心血管并发症、透析性骨病及社会心理因素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1],并且由于疾病的不可逆性,使患者极易产生抑郁、悲观、绝望等严重的心理问题,我们对此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主要运用积极心理学模式,采取规范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绝望等到心理问题,使其情绪稳定,从而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和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建立人退变髓核组织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探索最佳培养条件,为髓核退变机制研究和组织工程研究筛选种子细胞。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人退变髓核组织细胞,进行单层培养,通过CellCountingKit-8评估细胞活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比较不同代次细胞形态结构及软骨样表型和增殖活性。结果成功进行细胞单层培养和鉴定,P1~P3代细胞活性和Ⅱ型胶原的表达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P1、P2和P3代细胞表型保持符合软骨样细胞特征,能够为髓核退变体外研究和组织工程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评价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起对42例锁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骨折均愈合良好,33人骨愈合后要求取出内固定物,9人没有要求,无不适主诉。结论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能恢复锁骨的解剖学关系并牢固固定,方法简便,是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9.
陆惠平  严晓沁  顾正平  王斌 《中国药房》2012,(22):2084-2086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以我院2009-2011年585例ADR为研究对象,从年龄、性别分布、报告人职业、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ADR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中,≥60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涉及的药品有108种,其中抗感染类药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42.05%,生物制品引起的次之;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占37.09%,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促进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顾艳红  刘兰吉  孙利  苏颖  徐朝阳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5):4079-4082,4085
目的了解秦皇岛地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夏季和冬季病毒病原学的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6—8月和2010年11月—2011年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69例和152例,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321份咽拭子样本的腺病毒A/B/C/D,冠状病毒229E/NL63,1、2、3型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OC43/HKU1,鼻病毒A/B/C,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A、B,博卡病毒1/2/3/4,乙型流感病毒,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4型,肠道病毒共15种呼吸道病毒。结果共检测标本321份,阳性208份,检出率为64.8%。其中检出单一病毒185例:肠道病毒55例,流感病毒41例,呼吸道合胞病毒32例,腺病毒24例,鼻病毒17例,间质肺病毒6例,冠状病毒6例,博卡病毒4例。同时检出两种病毒2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与流感病毒7例,肠道病毒与腺病毒3例,腺病毒与流感病毒3例,腺病毒与呼吸道合胞病毒3例,肠道病毒与鼻病毒2例,肠道病毒与呼吸道合胞病毒1例,肠道病毒与博卡病毒1例,流感病毒与冠状病毒1例,腺病毒与鼻病毒1例,腺病毒与间质肺病毒1例。夏季检出病毒主要为肠道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冬季检出病毒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间质肺病毒、博卡病毒等均为散发。肠道病毒夏季检出率为25.7%(49/191),冬季为3.6%(64/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46,P=0.000);流感病毒夏季检出率为7.3%(14/191),冬季为16.0%(27/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2,P=0.010);呼吸道合胞病毒夏季未检测出,冬季检出率为18.9%(32/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94,P=0.000);腺病毒夏季检出率为7.3%(14/191),冬季为5.9%(64/1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8,P=0.592)。0~岁组病毒检出率为77.8%,1~岁组病毒检出率为91.8%,3~岁组病毒检出率为63.7%,6~14岁组病毒检出率为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65,P=0.002)。结论肠道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为秦皇岛地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夏季与冬季病原菌不同:夏季为肠道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冬季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夏季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易出现病毒感染,冬季婴幼儿病毒感染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