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3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临床较少见,我院曾遇到1例,经MRI检查、DSA血管造影及手术证实。现对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进行讨论。1资料与方法使用安科公司生产的OPENMARK3000永磁型MRI设备,场强030T,采用SE序列T1WI,TK/TE=400/10ms,T2WI,TK/TE=3600/87ms,层后7mm,层间距2mm,横轴,矢、冠状位扫描。2病例报告患者,男,32岁。因外伤后双目左视,黑影1年,加重3个月,突发头痛、呕吐10余天入院。查体:左瞳孔3mm×3mm,无光反射,左眼略外突,外展不能,左面部感觉减退。于2005年8月17日经MRI检查发现左侧鞍旁眶尖后区…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模型大鼠异常舌下络脉的特点和形成机制。结果:CPH组和PHPH组大鼠舌下静脉出现明显形态学和颜色改变;光镜见异常组织学变化。而SO组大鼠肉眼及光镜舌下络脉均未见明显变化。CPH组和PHPH组大鼠舌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VEGF阳性表达,微血管数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和阴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门静脉高压症大鼠可出现舌下络脉的异常改变;此过程中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可能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蟾毒灵对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抗肿瘤作用及对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为蟾毒灵高(1.5mg/kg)、中(1mg/kg)、低(0.5mg/kg)剂量治疗组,阿霉素8mg/kg治疗组和模型组。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第25天测量肿瘤体积,取瘤组织做HE染色观察肿瘤坏死程度并行电镜观察,DNA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标记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蟾毒灵各剂量组肿瘤体积均较模型组明显缩小(P<0.01),生存期较阿霉素治疗组及模型组延长(P<0.05)。电镜观察到蟾毒灵各组肿瘤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征象,低、中、高剂量治疗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5.87±2.13、8.86±2.96和10.60±3.42,明显高于阿霉素治疗组的3.28±0.98(P<0.05或P<0.01);蟾毒灵各组瘤组织的Bax表达明显增强,而Bcl-2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蟾毒灵对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4.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枢性眩晕39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顾伟  李春盛  殷文朋 《中国医药》2007,2(3):165-166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枢性眩晕的机制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枢性眩晕178例作为治疗组和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中枢性眩晕217例作为对照组,进行阴、阳性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对照组有效率为9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且醒脑静注射液在缓解视物旋转和晃动感的作用和起效时间略早于葛根素注射液,对于缓解合并头痛的患者,醒脑静注射液的作用要明显好于葛根素注射液(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在改善脑循环、扩张脑血管等方面的作用与葛根素注射液无明显的差别,但醒脑静注射液的安全性和应用范围明显高于葛根素。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老年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 EF)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后第3个月的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变化。方法:连续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173例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老年HFr EF患者,其中男性131例(75.7%),平均年龄为(69.5±7.2)岁。对纳入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随访。主要观察终点是出院后第3个月的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变化,包括LVEF、LVEDD、LVESD、LAD、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相比于入院时的心功能,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第3个月的LVEF明显提高(45.9%vs.37.5%,P<0.01),而LVEDD(56.5 vs.60.2mm,P<0.01)、LVESD(42.5vs.47.6mm,P<0.01)、LAD(49.1 vs.53.0mm,P=0.01)、左心室质量指数(111.3 vs.125.5g/m2,P<0.01)均明显降低。在亚组分析中,男性和NHYA...  相似文献   
106.
蜂毒素诱导人成骨肉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0引言蜂毒素是蜂毒的主要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其抗肿瘤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显示蜂毒素对肝癌BEL-7402、SMMC-7721、Hep-3B[1,2]、T淋巴细胞白血病6T-CEM[3]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但目前蜂毒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观察了蜂毒素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生长增殖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了线粒体膜电位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变化,旨在探讨其诱导机制。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应用系统性思维,根据现代战争的卫勤保障需求,探讨军医大学与基层部队合作开展军事医学课题的问题与对策,以促进军医大学军事医学的转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8.
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DNA电泳、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携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光镜下见部分肝癌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变化,DNA电泳可见梯形条带,TUNEL染色结果显示,Ad-rAFP-Mel组、Ad-rAFP组和对照组的凋亡率分别为(21.5±2.4)%、(10.5±4.4)%和(3.0±1.4)%,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3 8.0,P<0.0 5)。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结果显示,3组凋亡率分别为(7.3±0.5)%、(3.9±0.1)%和(0.8±0.1)%,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415.1,P<0.05)。 结论 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蜂毒素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9.
胡黄连苷Ⅱ对H2O2损伤L-02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胡黄连苷Ⅱ(picroside Ⅱ)对氧化应激损伤L-0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H2O2损伤的L-02细胞作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膜联蛋白(Annexin-Ⅴ)和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罗丹明123染色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potential membrane,△Ψm),双氢罗丹明123染色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结果:0.6 mmol/L H2O2可诱导L-02细胞凋亡.细胞内ROS浓度增加,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下降.预先经过0.05,0.5,5 mmol/L浓度的胡黄连苷Ⅱ处理后,H2O2诱导的L-02细胞凋亡明显减少(30.8%±9.09%,10.2%±9.82%,8.2%±7.10%vs 42.8%±8.28%,均P<0.01),同时明显减弱H2O2对细胞内ROS浓度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结论:胡黄连苷Ⅱ对氧化应激损伤L-0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ROS含量,进而抑制△Ψm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评价无肌松药全凭静脉麻醉对脊柱侧凸手术患者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脊柱侧凸后路融合术患者50例,性别不限,年龄18~ 2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25):肌松药复合全凭静脉麻醉组(Ⅰ组)和无肌松药全凭静脉麻醉组(Ⅱ组).2组均经2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 μg/kg,随后以0.2μg· kg-1 ·h-1速率维持.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后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2 μg·kg-1·min-1和丙泊酚80~ 120 μg·kg-1·min-1,维持脑电双频谱指数值40 ~ 60;静脉输注顺阿曲库铵0.5~1.5 μg·kg-1 ·min-1,采用四个成串刺激监测肌松程度,维持T1 45% ~ 55%,Ⅱ组于椎旁肌肉分离完毕前30 min停用顺阿曲库铵.记录停用肌松药期间MEP监测情况,并由外科医生评价肌松程度.记录成功唤醒情况.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MEP监测成功率升高(P<0.05),肌松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成功唤醒.结论 无肌松药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脊柱侧凸手术患者可在满足手术所需肌松程度的同时,提高MEP监测的成功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