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检测在妇科恶性肿瘤特别是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91例妇科恶性肿瘤和4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及40例健康献血员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同时测定卵巢癌患者血浆CA125含量,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卵巢癌组、宫颈癌组及子宫内膜癌组患者血浆LPA水平分别为(5.98±2.49)、(4.81±2.12)和(4.56±2.16)μmol/L与正常对照组的(2.31±0.45)μm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三者阳性率分别为86.3%、62.5%及65.0%;乳腺癌组、白血病组及妇科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LPA和CA125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3%、75.0%和92.3%、73.1%。结论血浆LPA检测对妇科恶性肿瘤特别是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血清CYFRA21—1、CA199、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PHC患者65例、肝良性疾病组47例,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其血清AFP、CYFRA21—1、CA199水平。结果:PHC患者血清AFP、CYFRA21—1、CA199阳性率分别为72.3%、44.6%,41.5%;AFP、CYFRA21—1、CA199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提高,达93.8%,与单项AFP检测阳性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FP、CYFRA21—1和CA199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及感染菌群分布.方法随机调查2000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肺癌患者出院的完整病历378份对抗生素的使用种类、用法及细菌谱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87.8%,抗生素种类28种;感染病原菌以真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抗生素的使用应严格控制、根据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确定检出患者体内所感染的病原体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方法 取患者血液、骨髓、淋巴结穿刺物涂片染色镜检和真菌双相培养,观察真菌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并涂片、固定、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特征.结果 可排除组织胞浆菌,鉴定为马尔尼菲青霉菌.结论 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病原菌鉴定为马尔尼菲青霉菌.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明显增加,已成为医院感染的常见疾病之一,尤其是肺癌患者,由于肿瘤的侵入与损害,气道的阻塞,长期应用抗生素,接受放疗、化疗、激素药物治疗,以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等使肺癌患者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呈增多趋势,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6.
晚期肺癌并发肺部真菌感染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43例晚期肺癌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通过痰液培养确诊,分析其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方法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晚期肺癌并发真菌感染,与长期应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等免疫抑制剂,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应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结论:为预防晚期肺癌并发真菌感染,应注意早期预防、早期诊断,选用高效低毒的广谱抗真菌药物,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58例原发性肝癌、35例转移性肝癌、41例肝外恶性肿瘤患者血清HA、PcⅢ、LN和Ⅳ-C含量并与AFP作相关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HA、PcⅢ、LN和Ⅳ-C水平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组和肝外恶性肿瘤组(P<0.05或0.01).AFP与HA、PcⅢ、LN和Ⅳ-C呈明显的正相关(γ分别为0.68、0.55、0.73、0.53,P<0.05).结论 肝纤维化指标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鉴别转移性肝癌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8.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提高肺癌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清细胞角蛋白21-1片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联合检测提高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角蛋白21-1片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水平,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比较肺癌组、肺良性疾病组、正常对照组血清细胞角蛋白21-1片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细胞角蛋白21-1片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肺良性疾病组(P<0.05);血清细胞角蛋白21-1片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73.6%,40.0%,76.0%,64.0%;4项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87.2%;细胞角蛋白21-1片段在鳞癌的阳性率最高为87.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小细胞癌阳性率最高为76.9%;癌胚抗原在腺癌的阳性率最高为86.0%;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在其他类型肺癌阳性率最高为81.3%。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细胞角蛋白21-1片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可弥补单一指标的不足,提高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