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6篇
医药卫生   19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2005年8月30日至31日,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济南召开“泰山学者”岗位评审会议,最终从工业、农业、卫生、社科领域评出了20个“泰山学者”岗位。卫生领域4个“泰山学者”岗位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榜上有名,目前,该科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的工作即将展开。  相似文献   
92.
93.
原发性颈段气管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原发性颈段气管癌的手术治疗途径与经验。方法 1997年1月~1999年4月手术治疗6例原发性颈段气管癌,手术切除肿瘤后,采用气管端端吻合、颈前肌皮瓣 胸舌骨肌筋膜瓣、带蒂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及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气管缺损。病理类型:腺样囊性癌3例,鳞状细胞癌2例,腺癌1例。2例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剂量为60Gy。结果 6例患者分别在术后23d~3个月拔除气管套管,无术后并发症。随访3年以上,除1例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2年死于肺转移,其余5例患者呼吸、发音良好,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复发,气管管腔黏膜光滑。结论 手术治疗颈段气管癌可以一期切除肿瘤,根据缺损不同采用气管端端吻合或自体组织移植如颈前肌皮瓣 胸舌骨肌筋膜瓣、带蒂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及胸大肌肌皮瓣重建气管。  相似文献   
94.
鼻内镜下经鼻腺样体切除术3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用于经鼻腺样体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在鼻内镜和电视监视下经鼻行腺样体切除术35例,治疗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鼻阻塞和咽鼓管功能障碍.结果术后腺样体切除干净,无残体存留,鼻咽部结构显示良好,无出血、咽鼓管损伤等并发症,随访0.5~2年,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此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病变切除更加彻底,手术疗效明显,并发症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杓状软骨部分切除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疗效。  相似文献   
96.
非编码RNA是一类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的RNA分子,但是他们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随着对非编码RNA研究深入,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lnc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多种作用,有希望成为肿瘤新型标志物,在肿瘤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lncRNA在肿瘤领域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白细胞干扰素联合显微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治疗复发性小儿喉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复发性小儿喉乳头状瘤的临床治疗资料,运用解剖划分法,评估单纯显微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A组)、或联合干扰素共同治疗(B组)复发性小儿喉乳头状瘤这两种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乳头状瘤范围,① 术前均为1~8个解剖亚区,平均值A组为(3.45±1.86)个、B组为(3.53±1.67)个解剖亚区;② 术后A组1~4个、平均(2.09±0.87)个解剖亚区,B组1~3个、平均(1.47±0.63)个解剖亚区(P<0.05)。结论 单纯显微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与联合干扰素治疗复发性小儿喉乳头状瘤均能延缓肿瘤复发,联合治疗组较单纯手术组复发范围小。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T4声门癌喉功能保留手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 1982~ 1998年间2 2例T4声门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切除肿瘤及受累的软骨和喉外组织 ,以胸骨舌骨肌筋膜瓣、颈阔肌皮瓣、颈阔肌筋膜瓣、甲状软骨膜瓣、下咽黏膜瓣等修复组织缺损 ,保留会厌或环状软骨板重建喉功能。全部患者均接受术后放射治疗 (5 0 0 0~ 6 0 0 0cGy)。结果 全组病例 3年生存率 86 4 % (19/ 2 2 ) ,5年生存率 75 0 % (15 / 2 0 )。喉功能恢复 (吞咽保护、呼吸、发音 )为 6 8 2 % (15 / 2 2 ) ,喉功能部分恢复(吞咽保护、发音 ) 31 8% (7/ 2 2 )。结论 T4声门癌尽管可累及喉软骨和喉外组织 ,但经仔细选择的病例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1A1(cytochrome p4501A1, CYP1A1)MspI多态性与喉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方法检测62例喉鳞状细胞癌和56例健康对照CYP1A1的基因型,并按吸烟指数(smoking index,SI,吸烟支数/d ×吸烟年数)的不同分析患喉癌风险.结果 CYP1A1 MspI分为野生型A、突变杂合型B和突变纯合型C的3种基因型.杂合型B和突变纯合型C在病例组分别占58.1%和14.5%,对照组分别占39.3%和7.1%,两两比较,病例组杂合型B、纯合型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值比率(odds ration, OR)分别为2.89(95%可信限1.31~6.37)和3.97(95%可信限1.10~14.28).在低吸烟量组(SI≤400)和高吸烟剂量组(SI>400)中,纯合型C的OR值分别为4.5(95%可信限0.64~31.61)和9(95%可信限1.60~50.74).结论 CYP1A1 MspI多态性与吸烟协同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突变纯合型个体患喉癌风险增加,吸烟时间越长,量越大,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价喉外途径杓状软骨切除声带外展固定术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杓状软骨切除声带外展固定术(Woodman术)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效果满意,术后1次拔除气管套管6例,2次拔管2例,拔管率为88.9%,拔管时间平均25.5d.结论目前Woodman术仍是治疗声带外展麻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