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6篇
医药卫生   19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位于颈根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选择较佳的手术方案,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1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 结果 147例患者经术后病理结果确诊,其中颈段食管癌56例、胸骨后甲状腺50例、气管肿瘤9例、神经纤维鞘瘤18例、神经纤维瘤9例、淋巴导管囊肿5例。146例患者均行手术完整切除,1例淋巴管囊肿因粘连严重未能全部切除。24例(16.33%)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随访3年,恶性肿瘤患者3年存活率35.62%,良性病变均无瘤生存(除1例未完整切除患者)。 结论 颈根部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案以手术最佳,颈根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22.
颈侧清扫术     
正颈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头颈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头颈肿瘤的治疗效果。颈择区性清扫术是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常用术式,依据清扫区域不同可分为颈肩胛舌骨肌上清扫术、颈肩胛舌骨肌上扩大清扫术、颈侧清扫术、颈后侧清扫术、颈中央区清扫术,需依据原发肿瘤部位及T分期、淋巴结N分期不同,采取不同的颈侧清扫术策略。我们将结合手术视频说明颈侧清扫术(Ⅱ-Ⅳ区)的基本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3.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生长多以局限扩展(包括区域淋巴结转移)为主,发生远处转移者相对较少,因此主要采取以外科手术(在原发病灶切除的基础上同时行颈淋巴结清扫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而手术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及预后〔1〕。本文分析了12例头颈部恶性肿瘤并发颈淋巴结转移患者因淋巴结中心液化坏死或不当触诊,挤压导致淋巴结破溃,颈部间隙感染,在合理的术前准备及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同时采取手术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术后经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2例均为我科1998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42~…  相似文献   
24.
患者女,50岁,因声音嘶哑10个月伴憋气半个月于2004年4月30日入院.查体示右杓会厌皱襞及右室带区有一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清晰的肿物,突向右侧梨状窝,右侧声带不能暴露,越过中线,可见左侧声带后1/3,活动可,左侧梨状窝正常.CT检查示右杓会厌皱襞肿瘤.直接喉镜下取活检病理报告为鳞状上皮及柱状上皮覆盖,纤维组织呈慢性炎症.气管切开插管全身麻醉后,平右甲状软骨板中份作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至胸锁乳突肌前缘,暴露胸骨舌骨肌及肩胛舌骨肌,向外牵拉,沿甲状软骨上缘切断甲状舌骨肌,切开甲状软骨膜,中间达甲状软骨切迹前缘,剥离甲状软骨外骨膜至甲状软骨板中份,切除甲状软骨板上1/2,暴露肿瘤,瘤体包膜完整、表面光滑、质硬,切开甲状软骨内软骨膜,分离肿瘤与周围组织,完整取出瘤体,肿瘤直径约2cm,质韧,复位缝合甲状软骨外软骨膜于会厌前间隙的黏膜下组织,分别对位缝合甲状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及颈阔肌,关闭切口,皮下放置引流管.术后10d拔除鼻饲管,12d拔除气管套管.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呼吸平稳,发声、饮食正常.术后病理报告为喉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25.
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9至2003年48例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中霉菌球性鼻窦炎44例,变态反应性霉菌性鼻窦炎(AFS)2例,急性暴发型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AFFS)2例;12例行改良上颌窦根治术,36例行鼻内镜手术;2例AFFS死亡1例,1例存活,右眼视力丧失,余46例临床症状消失,术腔上皮化良好,引流通畅,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霉菌性鼻窦炎以霉菌球型最为常见.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病情危重,预后差,临床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鼻窦CT是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手术彻底清除病窦内病变组织,建立通畅的长期引流通道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及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鼻息肉患者经糖皮质激素全身和局部治疗前、后血清中sICAM-1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的治疗效果。结果:①鼻息肉患者血清中sICAM-1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②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鼻息肉患者血清中sICAM-1含量显著下降,显效组sICAM-1下降的程度大于有效组;③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患者鼻息肉大小计分减少程度与血清中sICAM-1下降程度成正相关。结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鼻息肉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对抗炎性细胞间黏附而对鼻息肉起治疗作用,血清中sICAM-1的水平变化可作为鼻息肉药物治疗疗效的临床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食管异物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总结严重并发症原因。方法 1993至2012年治疗食管异物415例,术前均行胸部透视或者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继后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行食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412例,经开胸异物取出术后转胸外科治疗3例。结果 该组病例并发食管黏膜损伤206例,并发食管穿孔48例,纵膈脓肿3例。41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之一,具有腐蚀性的新型异物有增多趋势,若不及时处理易出现并发症, 甚至危及生命。食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是治疗食管异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颈静脉球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巨大颈静脉球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至2009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8例颈静脉球瘤的病例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 33~62岁;均为单耳病变,左耳2例,右耳6例;主要临床症状为搏动性耳鸣、声音嘶哑、听力下降和面瘫。临床表现结合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按1979年Fisch分型,A型0耳,B型1耳,C型1耳,D1型4耳,D2型2耳。均给予手术治疗,2例行单纯乳突根治术,6例行颞颈联合入路彻底切除肿瘤。术中2例出现脑脊液漏均经硬脑膜修补后治愈;2例术后面瘫,1例经治疗后缓解,1例为永久性;原有声音嘶哑、搏动性耳鸣缓慢消失。随访6例,单纯乳突根治术2例中,1例随访5年未复发,1例失访;余5例中,有1例术后第2年复发,给予放射治疗; 2例随访7年,1例3年,1例2年,均未复发。结论 颈静脉球瘤易误诊;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其中影像学对确诊起重要作用。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颈静脉球瘤最好的方式,入路的选择对于手术的成功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9.
鼻科学     
经鼻进路眼目医肌锥内侧间隙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考虑 作者期望阐明眼眶内侧部分解剖以比较鼻内进路与鼻外进路的差异。5个做了血管灌注的尸头标本,1个眼眶进行内镜下经结膜进路,3个经鼻内镜肌锥内切除,1个鼻外进路(内侧、上方和前面进路)。  相似文献   
30.
背景:microRNAs(miRNAs)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可以通过改变miRNAs的加工处理、转录及表达,从而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我们推测前体miRNAs常见的多态性,甚至可以说,整体性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