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6篇
医药卫生   19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通过构建犬颈段气管缺损与重建的实验动物模型,寻找一种通过一期手术即能与自体气管完全愈合为一体的人工气管材料和手术方法.方法 将8只犬一期手术切除3.5~4.0 cm长的颈部气管,采用可以永久保留在体内的聚丙烯网状材料与颈前皮瓣联合行气管重建,术后初期管腔内置入Z型金属覆膜气管支架,观察犬的生存期、生存质量,通过纤维气管镜、X线片及组织切片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及病理变化.结果 8只犬中1只犬因继发呼吸衰竭于术后2 d死亡,1只犬因吻合口感染术后10 d死亡.存活的6只犬中除1只并发轻度气管狭窄,其余5只犬生活质量好,术后第2 d即可正常饮水及进食,无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术后2、4、8周及6个月处死动物取出重建气管标本,见2周时有软组织长入聚丙烯网孔,使其硬度增加并具有一定的支撑度;4周时长入网孔的软组织增多;8周及6个月时软组织将聚丙烯网完全覆盖,并发生纤维化使网的支撑度明显增加.病理检查显示,术后2、4、8周时可见吻合口肉芽生长,术后6个月时肉芽组织较前缩小,皮瓣的鳞状上皮与黏膜的柱状上皮愈合良好.结论 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的聚丙烯网状材料与颈前皮瓣联合一期成形重建气管可与自体气管融为一体,成为自体气管的一部分,此种重建气管方法有望应用到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切除梨状窝内侧壁癌并保留喉功能手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1990~2001年共手术治疗122例梨状窝内侧壁癌,其中87例行保留喉功能的梨状窝内侧壁癌切除术, T1、T2期患者行梨状窝切除术,将声门旁间隙组织一并切除,T3、T4期患者行梨状窝切除+部分喉切除术,并根据肿瘤范围切除其他受累组织,以局部残留黏膜、胸大肌肌皮瓣、结肠上徙进行修复。35例未保留喉功能。术后均给予放射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2%(82/122)、45.1%(55/122),其中喉功能保留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3%(62/87)、48.3%(42/87),喉功能不保留组分别为57.1%(20/35)、37.1%(13/35)。喉功能保留组全部恢复呼吸、发音及吞咽保护者占71.3%(62/87),部分恢复发音及吞咽保护占28.7%(25/87)。结论: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对梨状窝内侧壁癌患者行喉功能保留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会议2008年12月6~7日在济南召开,来自全省各医疗卫生单位的120余名委员候选人出席会议,经民主选举产生了首届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颈部乳糜漏虽不多见,但它是颈部手术尤其是颈廓清术后一种对生命有潜在威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颈廓清术后或颈部外伤后乳糜漏的发生率为1%—3%,如得不到合理处置,可导致病人血容量减少、电解质紊乱、淋巴细胞下降及低蛋白血症,严重者导致病人死亡。我科自1993年1月—2002年12月行左侧颈廓清术1043例,术后发生乳糜漏8例(0.77%),经采用强负压吸引和合理的饮食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罹患嗓音相关疾病的患者对治疗后嗓音恢复情况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当今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嗓音评估方法越来越多,与嗓音质量相关的因素也不断被研究,如何全面准确的评估嗓音,受到耳鼻咽喉科医生的重视,通过全面评估患者嗓音,指导临床嗓音相关疾病患者的恢复,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综合多种不同方法对嗓音评估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内镜用于经鼻腺样体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 :在鼻内镜和电视监视下经鼻行腺样体切除术 35例 ,治疗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鼻阻塞和咽鼓管功能障碍。结果 :术后腺样体切除干净 ,无残体存留 ,鼻咽部结构显示良好 ,无出血、咽鼓管损伤等并发症 ,随访 0 .5~ 2年 ,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 :此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 ,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病变切除更加彻底 ,手术疗效明显 ,并发症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诊治的67例复发性喉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中未成年患者组47例,占70.1%;成年患者组20例,占29.9%。行喉造口喉乳头状瘤激光切除术34例,16例复发(未成年患者13例,成年患者3例),占47.1%;术后喉狭窄15例(未成年患者12例,成年患者3例),其中9例为再次复发者。行喉部分切除术3例,随访2年未再复发,且均无喉狭窄出现。行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状瘤CO:激光切除术30例,复发7例,占23.3%;术后喉狭窄6例(均为未成年患者)。术后复发23例中,未成年患者20例占87.0%;成年患者复发3例占13.0%。不同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喉狭窄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的术后复发率及喉狭窄发生率虽有差异,但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状瘤CO2激光切除术及术后定期复查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外径路切除舌根良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采用咽侧入路及舌骨区入路切除咽喉部良性肿瘤11例,并应用舌瓣后置和(或)局部拉拢缝合及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修复舌根创面及缺损。结果:肿瘤均完整切除,随访3年无复发;患者均恢复了饮食及言语功能,平均恢复经口进食时间为12.03d;患者术后初期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言语含糊不清,5例切除范围较大者尤为明显,经锻炼后逐步好转,能恢复正常言语交流。结论:对口内暴露视野受限,肿瘤位置偏后,或延及会厌、咽侧壁,深部生长明显,肿瘤巨大考虑切除后缺损巨大或血运丰富估计经口切除出血难以控制者用口外径路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喉癌临床手术的安全切缘。方法:分析1996年6月至2001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及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科手术治疗167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全面评估肿瘤,依据肿瘤特点分别采用甲状软骨中份旁侧入路,环甲膜入路,气管入路,咽侧入路,会厌谷入路,会厌根入路,根据肿瘤的原发部位、分期与特点切除范围相应不同;记录肿瘤扩展范围、复发、喉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的分布,统计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3、5年失访分别为3例和4例,按复发和死亡计。3、5年复发率为15,122(12.3%)、23,94(24.5%),生存率为110/122(90.2%)、73/94(77.7%);19例复发中单纯局部复发11例,单纯颈部复发5例,颈部和局部复发3例,颈部复发8例中,Ⅱ、Ⅲ、Ⅳ区、气管旁、锁骨上分别为3、2、1、1、1例。淋巴结转移为231,1332,声门区13,198,声门上区110,554、跨声门型103,532,声门下区5,48;其中Ⅱ、Ⅲ、Ⅳ、Ⅴ区分别为121、78、13、9枚,喉前淋巴结6枚,气管旁淋巴结4枚。喉外侵犯甲状软骨板19例,甲状腺11例,气管6例,接力肌4例,胸骨舌骨肌2例,舌根9例。前连合、浸润性生长的深面切缘、会厌前间隙和舌根、披裂周围、软骨切缘以及Ⅱ区、喉前、气管旁淋巴结、甲状腺容易出现肿瘤残留和复发。结论:全面评估肿瘤、操作技术熟练,依据原发部位、分期、范围与生长特点采用适合的入路,充分暴露肿瘤,避免在肿瘤中操作,可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