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期癌痛患者43例,均为中、重度疼痛.在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前后观察疼痛强度、生活质量评分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为88.3%(38/43).其中完全缓解13例(30.2%),明显缓解25例(58.1%);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呕吐、胃部不适、便秘等,但发生率低。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姜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用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八烷(Ⅰ)、三十烷(Ⅱ)、十六烷酸甘油酯(Ⅲ)、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Ⅳ)、β-谷甾醇(Ⅴ)。结论:该研究得到的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姜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3.
乌蕨中抑菌活性成分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对乌蕨(Stenoloma chusanum(L)Ching)中活性成分进行分离提纯。方法:采用层析法对乌蕨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再用质谱和核磁共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了3个具有抗菌成分的化合物,(1)芹菜素、(2)丁香酸和(3)原儿茶酸,其中芹菜素是在该植物成分中首次报道。结论:丁香酸、原儿茶酸和芹菜素为该植物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方法对55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分别于拔除尿管后8~10 h、24~26 h、32~34 h进行残余尿测定,比较不同时间的残余尿,研究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时间.结果拔除尿管后在3个不同时间测定残余尿,8~10 h测定合格率最低(P<0.01),只有44.44%;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异常的情况较多(P<0.01).24~26 h及32~34 h测定合格率分别为83.33%和89.47%,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异常的情况较少(P<0.01),但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50岁以上患者比50岁以下患者的残余尿与测定时间的相关性更大(P<0.01).结论对于宫颈癌术后患者,拔除尿管后24~26 h测定残余尿效果较好.50岁以上患者测定时间应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35.
中专护生实习前后对护理职业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生对护理工作的职业满意度。方法对连续3届实习的中专护生在实习前后进行护理职业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对护理职业满意度降低,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注重加强临床实习阶段护士的职业教育,树立护士的美好形象,并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护士关心和爱护。从而提高护生的工作热情,积极进取的态度,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6.
病例1:患儿,女性,2 周岁.家属诉1 年前无明显诱因患儿出现左眼外斜视,未予以治疗.根据观察记录,患者外斜视周期性隔日出现.见图1.全身查体未见异常,足月顺产,其母妊娠期无明显临床疾病,家族无特殊眼病史.斜视日角膜映光检查显示左眼外斜15°;三棱镜联合角膜映光检查显示左眼外斜视30△.见图2A.双眼外肌功能正常,眼球...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植物乌蕨(Stenoloma chusanum(L)Ching)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开展其抗茵试验。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成分分析;采用纸片法扩散法开展其抑茵试验。结果:从乌蕨挥发油中分析出41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4种,其主要成分是芳樟醇(24.76%),松油醇(7.24%)和香叶醇(6.06%)。抗茵活性研究显示,乌蕨挥发油对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茵大肠埃希氏茵、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微球菌抑制活性很低或没有活性。结论:乌蕨挥发油成分检出率为72.0%,其中主要成分单萜类化合物;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茵活性。  相似文献   
38.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的创业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于是,许多高校开始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的就业指导逐渐向创业教育过渡,这使得SIYB创业培训以其特有的“高度参与性”的培训方法而倍受欢迎。笔者认为在SIYB诸多参与性培训方法中,游戏教学法最具实效性。因此本文就什么是游戏教学法,如何将游戏教学法有效地应用于大学生GYB培训(SIYB创业培训模块之一)教学中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为SIYB创业培训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医院女性工作人员各个年龄段宫颈疾病的患病特点,为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年9—10月参加健康查体的1471例和2010年6—7月参加健康查体的1706例女性工作人员宫颈癌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和2010年各类宫颈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37.9%(558/1471)和50.6%(864/1706)。其中以不同程度的无自觉症状的慢性宫颈炎症(不包括萎缩性改变)为主(2008年为36.8%,2010年为47.1%);宫颈上皮细胞学阳性诊断率(≥ASCUS)也呈上升趋势,2008年为1.1%(16/1471),2010年上升为3.7%(63/1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5,P〈0.01)。各种宫颈疾病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2年的体检资料共同显示,妇女宫颈炎与宫颈癌的高发年龄均以中年妇女为主(35—50岁)。结论在经济状况和卫生条件较好的医院工作人员群体中,女性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意识逐年提高,虽然该群体的患病率低于文献报道,但有逐年上升的趋势,35~50岁是宫颈疾病的高发年龄段,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0.
艾敏  赵伟  陶晨  赵红  叶伟  张永臣  杨义贵  潘玉 《江苏医药》2012,38(23):2809-281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血清HBV表面大蛋白(HBV-L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40例CHB患者在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0、12、24、36、48、72、96周血清中的HBV-LP、HBV DNA、HBeAg水平.结果 治疗过程中,HBVDNA载量对数值及HBV-LP吸光度(A)值均下降,且呈正相关(r=0.989,P<0.01).不同治疗时期HBV DNA阴性患者的HBV-LP A值与HBV DNA阳性患者比较,差异较大.HBV DNA阳性组的HBV-LP A值均值为1.478.以HBV-LP A值≥1.5为界值时,其与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相关(P<0.01).结论 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血清HBV-LP与HBV DNA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新的判断病毒复制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