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41.
目的观察中药热慰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热熨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7例,共97个膝关节。结果临床控制12膝,显效60膝,有效21膝,无效4膝,总有效率95.88%。结论中药热慰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胃管注入乳果糖干预便秘的疗效。方法80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胃管鼻饲乳果糖通便;对照组40例,给予胃管注入清水、腹部按摩。两组观察期间均未用其他通便药物,观察7 d后统计比较两组排便情况。结果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治疗组显效率87.5%,有效率100.0%;对照组显效率60.0%,有效率72.5%。两组间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管鼻饲乳果糖能有效干预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意识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41例重型颅脑损伤致意识障碍患者恢复前用单人纯氧舱治疗,方案为0.25MPa 80min.意识恢复后用多人空气加压氧舱.方案为0.20MPa 20min×2+90min.结果 29例意识、认知能力恢复正常,治愈率70.73%.结论 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患者意识的恢复,能减少伤残率和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5.
去甲万古霉素致脑外伤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甲万古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对葡萄球菌属包括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敏感及耐药株、各种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肠球菌属等多数革兰阳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临床上运用较广泛,现将临床上遇到的1例去甲万古霉素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6.
甘露醇是一种渗透性利尿剂,它进入血液后不易从毛细血管透入组织,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液向血浆转移而产生脱水作用。甘露醇起效快、作用强,因此被广泛用于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笔者在临床中仅发现1例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老年干酪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北京老年医院感染疾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92例老年干酪性肺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常规抗痨治疗加糖皮质激素;对照组仅用常规抗痨治疗。治疗4、6、8周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变吸收及痰菌阴转等情况。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X~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6、8周后的临床主要症状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9%vs 28.3%,73.9%vs 47.8%,91.3%vs 71.7%;P0.05),肺部病灶总体吸收较对照组快(52.2%vs 28.3%,76.1%vs 45.7%,95.7%vs 73.9%;P0.05),但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率无明显差异(34.2%vs 40.5%,60.5%vs 52.4%,71.1%vs 73.8%;P0.05)。结论老年干酪性肺炎患者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是安全的,而且有益于肺部渗出炎症的吸收,可减轻结核临床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纤溶功能变化与颅内出血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19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24h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浓度(D-D),作2次或多次CT扫描,分析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与颅内出血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9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D-二聚体浓度变化以颅内血肿患者最为明显,并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结论:颅脑损伤早期存在凝血-纤溶功能变化,颅脑损伤者早期应密切检查凝血-纤溶功能,如有异常应及时行动态头颅CT检查以及早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49.
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0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影响主要原因是迟发性颅内血肿,其预后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有无对冲伤,治疗方法,合并伤和并发症等多因素影响有相关性。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是降低急性颅脑膨出病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中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辅料炮制,对药效进行比较。通过炮制,消除方中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药方疗效,调整方剂部分适应证,扩大应用范围,保证临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