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不同MRI影像特征判断下颈椎韧带结构损伤的可靠性。方法术前对132例下颈椎损伤患者行MRI检查并由两位观察者分别以T1加权像连续中断(T1D)、T2加权像纵形高信号(T2L)、T2加权像横形高信号(T2T)作为标准来判断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损伤,然后与术中探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者间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Kappa值≥0.75说明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值〈0.4说明一致性较差);以术中所见作为金标准,计算不同MRI特征诊断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采用T1D判断前、后纵韧带损伤,两观察者间一致程度不够理想(Kappa值分别为0.112、0.285),且敏感性(50.1%~58.3%、523%~73.O%)、特异性(30.3%~40.4%、4712%~48.6%)、准确性(47.0%~484%、48.4%~54.1%)等均较低;采用T2L进行判断,虽然两观察者一致程度尚可(Kappa值分别为0.667、0.537)、特异性(78.8~85.9%.90.3~97.2%)也较高,但其敏感性(39.4~50.0%、23.8~49.2%)较低。而采用T2T,不但两观察者问一致程度相当满意(Kappa值分别为0.852、0.799),而且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88.9~9117%、82.6~90.5%)、特异性(889~97O%、97.2~98.6%)、准确性(88.9~93.5%、91.7~96.8%)、阳性预测值(93.6~98.2%、88.1~90.0%)及阴性预测值(81.5~865%、95.0~95.9%)。结论MRI表现中韧带的T1D、T2L特征均不能作为判断下颈椎前、后纵韧带损伤的可靠标准,但T2T特征可以准确地判断前、后纵韧带损伤,有助于评价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2.
经椎弓根内固定使脊柱载荷重新分布,并有一定规律。力在脊柱中的传导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前中柱的稳定性和重建程度、内固定器材的刚性与固定方式等。脊柱应力的分配还随时间而变化。椎弓根内固定稳定了骨折节段,分担了负荷,促进了骨的融合,但同时产生的应力遮挡效应,使骨密度丢失,而固定椎体骨密度的变化具有时相性。  相似文献   
33.
腰椎滑脱症的三种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侃  陈正形  陈其昕  陈维善 《中国骨伤》2002,15(12):705-70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腰椎滑脱症患者共48例,男23例,女25例,根据Meyerding分离,Ⅰ度28例,Ⅱ度18例,Ⅲ度2例,采用(1)前路BAK植骨或髂骨块植骨9例;(2)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18例(前路融合4例,后路14例);(3)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21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3-60个月,平均21.5个月,根据疗效评定标准,术式(1)(2)(3)的优良率分别是66.7%、100%、81%,术后术式(3)断钉发生1例;术式(2)皮下积液1例,术式(2)约1/3病例发生神经根病,2-3周后消失。结论: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式很多,具体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滑脱类型,滑脱程度,椎间盘突出情况及椎管的形态做出相应的选择。  相似文献   
34.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型颈椎病 (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 ,CSM)以颈椎椎间盘退变为主要病理基础 ,并进一步继发相邻骨与软组织结构的退变 ,最终导致脊髓损害。由于该疾病病因、病理复杂 ,和脊髓损伤后的不可逆性 ,给治疗带来困难。本文对近年来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近年来 ,经长期临床观察研究发现 ,脊髓型颈椎病本身具有一定的自然病史 ,外科干预可能达到阻止临床症状恶化。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时机的选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综合过程 ,其重要原因是 ,每位患者的自然史不…  相似文献   
35.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初步疗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能提供坚强的节段稳定.从而有效地治疗多种腰椎退变性疾病。这一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报道的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由下其独特的优点而受到关注。现对我院2002年12月至2003年12月应用TLIF术式治疗55例患者的初步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进一步了解多种因素对腰椎管狭窄症后路减压术后腰椎不稳定发生的影响,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为合理应用联合腰椎融合术的适应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X统计学模型对96例腰椎管狭窄症椎板切除减压术的长期随访资料进行了多变量因素分析。结果:(1)腰椎后路减压术可导致随访中、远期的腰椎不稳定;(2)手术后的腰椎不稳定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其中包括术前腰椎不稳定、男性、年龄小于60岁、全椎板切除术和未施行腰椎融合术。结论:作者认为术后腰椎不稳定可能是腰椎管狭窄症自然进展中的一个阶段,脊柱的前柱和中柱结构的破绽在不稳定的发生中较后柱结构破绽更具影响力。为了更合理地联用腰椎融合术作者提出计算融合指数作为施行融合术的依据。  相似文献   
38.
328例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颈椎前路手术的并发症 ,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1 989年 5月~2 0 0 0年 3月颈椎前路手术 (减压 椎间融合术 ) 32 8例 ,其中颈椎病 1 75例 ,颈椎间盘突出症 97例 ,颈椎骨折、脱位 56例。结果 随访 6个月~ 1 1年 (平均 32个月 ) ,发生并发症 38例 ,其中喉上神经损伤 5例 ,喉返神经损伤 4例 ,植骨块部分滑出 5例 ,植骨不融合 1 9例 ,BAK沉降 3例 ,颈动脉窦综合征 1例 ,睡眠性窒息 1例。结论 熟悉颈椎前路手术解剖 ,操作轻柔 ,植骨、内固定合理 ,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69例颈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观察手术前后的颈部轴性症状、神经功能变化(JOA评分)和颈椎动态侧位片.结果术后JOA评分平均改善率68.5%,优良率78.3%.术后出现明显或严重颈部轴性症状的病例较术前增加(P<0.01);术后有明显颈部轴性症状者颈椎弧度(9.2±7.5)较无明显颈部轴性症状者颈椎弧度(15.2±8.7)小(P<0.01);颈部轴性症状分级与JOA评分改善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后中下颈椎伸屈运动范围及中立位颈椎弧度减少(P<0.05).结论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后虽然保持了颈椎矢状面的动态稳定性,但损害了该平面的静态力学平衡.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椎间钛合金支架 ( BAK)植入对腰椎疾患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2例腰椎疾患行BAK植入术 ,并对术中一般情况 ,腰椎融合率和 JOA改善率进行分析。结果 :腰椎的融合率达75% ;JOA改善率 ,优 5例 ,良 3例 ,可 4例。结论 :腰椎 BAK植入后可获得即刻的腰椎稳定性 ,且腰椎融合率较高。而术者正确掌握适应症和准确的操作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