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有效方法,但供体器官的严重短缺一直是阻碍肾移植发展的最大障碍。随着2015年以来我国器官移植尸体供体完全转变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移植例数稳步增长,更多的患者得到救治。但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因供体高龄、原有系统性疾病等因素导致供肾质量存在差异,而移植前的供肾病理学诊断是一项重要评估方法。本文综述了供肾病理学评估的活组织检查时机、活组织检查方法、病理学标本处理技术和目前国际上采用的组织病理学评估标准,以供大家参考,籍此希望我国更多的移植中心针对目前器官移植的实际情况对此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同种肾移植术后应用咪唑立宾免疫抑制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咪唑立宾(MZR)与环孢素A(CsA)和激素组成基础免疫抑制方案在同种肾移植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28例首次肾移植患者(男19例,女9例)随机分为2组:MZR组,14例,MZR初始剂量为1、2mg/(kg·d);MMF组,14例,MMF初始剂量采用1.5~2.0g/d。两组均接受CsA与激素联合的基础免疫抑制方案,CsA浓度保持同一水平,随访6个月。结果两组人、肾存活率均为100%,各出现1例次急性排斥反应,术后24周肌酐平均水平,MZR组为(100.2±1.7)μmol/L,MMF组(98.6±2.5)μmol/L,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副作用方面,胃肠道不适和白细胞减少等两组类似,而MZR组出现2例高血糖,可能与激素有关。结论MZR用于肾移植术后维持免疫抑制治疗,可成功替代MMF,有效预防急性排斥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2004年10月为1例胰腺癌合并肝转移的患者施行了多器官移植术,现将本手术的上消化道重建和肠内营养支持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剂量抗CD3+单克隆抗体(OKT3)联合他克莫司(FK506)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AR)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以28例肾移植早期并发AR患者为研究对象,AR诊断确立后应用小剂量OKT3联合FK506治疗(OKT3~5mg/d,连用3~7d;FK506 0. 1 ~0. 12mg·kg-1·d-1 )。回顾性分析AR的治愈率、血清肌酐(SCr)的恢复时间及全血CD3+细胞百分比的变化,评价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AR治愈率为92. 9% ( 26 /28 );SCr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6. 9±3. 2d,全血CD3+细胞百分比平均下降27. 8% ±19. 9%;并发移植肾破裂3例,真菌感染2例。 结论 小剂量OKT3联合FK506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肾功能恢复时间短,安全性好。其对人/肾长期存活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麦考酚酸(MPA)是次黄嘌呤核苷-5'-单磷酸脱氢酶的抑制剂,它优先耗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中的鸟苷和脱氧鸟苷,从而抑制细胞增殖,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和抗体形成.MPA的临床应用显著改善了移植物和受者的生存质量,但仍存在消化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及感染增加等问题.吗替麦考酚酯(MMF)是目前使用广泛的MPA前体药物,但其不良反应降低了受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影响MPA的药物暴露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流式细胞术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FLOW-PRA)的方法与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ELIA-PRA)的方法在临床器官移植中应用的相关性、灵敏性、准确性及实用性.方法 采用FLOW-PRA和ELISA-PRA两种方法对212份等待肾移植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FLOW-PRA和ELISA-PRA两种方法各耗时1.5h和3 h.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PRA Ⅰ类和PRAⅡ类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和0.89.采用FLOW-PRA法检出PRA Ⅰ类和Ⅱ类阳性率分别为24.5%和18.4%,采用ELISA-PRA法检出PRAⅠ类和Ⅱ类的阳性率分别为17.9%和14.6%,FIOW-PRA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PRA法.FLOW-PRA法能准确检测到低浓度抗体及其抗体特异性.结论 与ELISA-PRA法相比.FLOW-PRA法简单快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低致敏患者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更适合临床器官移植对PR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膀胱压力(UBP)监测在术后腹胀所致移植肾间隔室综合征(RACS)中的意义.方法 监测59例亲属肾移植受者术后0、12、24、48、72 h膀胱压力,结合同一时间点腹胀程度及尿量变化,分析三者间关系.结果 57例患者术后72 h内出现腹胀,且随着腹胀程度不同尿量亦有所减少,平均减少(13.44±11.11)%;而UBP在4~36 cm H2O[(15.40±6.99)cm H2O].腹胀程度与UBP升高呈正相关(P<0.05),而UBP与尿量变化呈负相关(P<0.05).随着腹胀缓解,UBP可降至10 cm H2O以下,多数患者尿量改善,仅4例发生RACS.结论 UBP监测是早期发现RACS的有效手段,及时进行处理可有效减少此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后近期及中长期供、受者的安全性.方法 对106名亲属活体供肾者及其受者进行随访.随访日分别为肾移植后2个月至7年,其中32名供者随访时处于术后3个月内,44名处于术后3个月至1年,30名处于术后1年以上(其中术后1~3年者14名,3~5年者11名,5年以上者5名).以GFR作为评估供、受者肾功能的主要指标,比较供、受者手术前后的肾功能以及血压和尿蛋白.GFR的计算采用同位素发射计算机辅助断层显像法(GFR-ECT法)、24 h尿肌酐(Cr)清除率法(GFR-24 h Urine法)及Cockcroft-Gault公式法(GFR-Cr法).结果 取肾前106名供者的GFR-ECT和GFR-Cr分别为(1.51±0.13)和(1.99±0.42)ml/s,GFR-ECT是GFR-Cr的75.8%;术后第5天,供者的GFR-Cr为(1.40±0.33)ml/s,为术前的70.5%;术后3个月内、3个月至1年和1年以上者的GFR-Cr分别为(1.47±0.28)、(1.36±0.24)和(1.37±0.23)ml/s,分别为取肾术前的73.7%、68.0%和68.6%;术后1~3年者、3~5年者及5年以上者的GFR-Cr与超过1年者整体的GFR-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名供者术后尿蛋白为±,均为术后超过1年者;4名供者血压升高.术后3个月、1年及1年以上,受者的GFR-Cr分别为(1.09±0.26)、(1.20±0.31)和(1.07±0.29)ml/s.结论 术后近期供者的GFR会下降,并小幅波动,术后中长期其GFR接近术前70%的水平,并趋于稳定.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后供、受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按是否用CTGF处理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直接免疫荧光法、间接免疫化学检测培养72 h后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波形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 在72 h检测E-cadherin、波形蛋白和ERK2的表达;Boyden小室在1、3、5 d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1)实验组上皮细胞表型标志蛋白E-cadherin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表达递减,波形蛋白表达渐增,ERK2表达上调;(2)在第1天,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迁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天实验组迁移至滤膜下面细胞多于对照组,第5天实验组细胞迁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45.0±1.1):(14.0±1.2),P<0.05].结论 在体外,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由CTGF刺激表现出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特性,并且ERK2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对这一过程的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