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乙型肝炎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测定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瑞烈 《临床荟萃》2001,16(8):361-362
肝脏是甲状腺激素储存和代谢主要场所之一 ,病毒性肝炎 ,尤其慢性肝炎 ,常有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的变化 ,而乙型肝炎(乙肝 )在我国发病率较高 ,为进一步研究乙肝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异常的机制 ,我们测定了 187例乙肝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分析 ,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本组 187例乙肝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116例 ,女性 71例 ,年龄 19~ 72岁 ,平均 43 .2岁 ;临床诊断和分型参照 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急性肝炎 3 9例 ,慢肝轻度 3 6例 ,慢肝…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其临床预后。方法对2009年2月—2010年1月本院门诊以及接受住院治疗的14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临床手足口病通常以1~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男性患儿较女性患儿多;发病时间大多集中于3—7月及9—12月;临床手足口病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皮疹表现,约有51.4%(73/142)的患儿存在发热史,其住院率约为9.86%(14/142),住院手足口病患儿伴发其他临床并发症者约为37.32%(53/142),住院时间为(5.9±2.7)d,无死亡病例。经临床病原学检查EV71肠道病毒阳性患儿为17例;CoxA16柯萨奇病毒A组阳性患儿为13例;CoxA16柯萨奇病毒A组阴性患儿为7例。结论临床手足口病的传染性相对比较强,治疗以应用广谱性抗病毒药物以及增加患儿机体的免疫力为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3.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接近体内自然感染状态并能长期复制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细胞模型.方法 用HCV阳性血清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SMMC 7721及胎肝细胞株L02,继续培养60d,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检测培养细胞及上清中正、负链HCV RNA。结果 HepG2、SMMC 772l在感染后第2-30d,L02在感染后第3-30d细胞中可以间断检出HCV正链RNA;3株细胞的细胞内HCV负链RNA均在感染后第3-30d可以间断检出,检出率与正链RNA接近。3株细胞以HepG2细胞中HCV RNA正、负链检出率较高,并在第3l—60d仍可间断检出,但复制程度逐渐减弱。3株细胞的培养上清中HCV正链RNA感染后也呈间断阳性,检出率与细胞内正链RNA基本一致。培养上清中均末检出HCV负链RNA。结论 HePG2、SMMC772l及L02细胞均对HCV易感,并能支持HCV长期复制。而HePG2细胞是较为理想的HCV体外感染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24.
本文分析我科1993年收治73例病毒性肝炎的血液流变学12项指标检测结果,同时对22例用蝮蛇抗栓治疗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流变变化,讨论血流变检测对病毒性肝炎血淤型诊断和治疗效果判断的临床意义。44例血淤型肝炎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表示血液粘滞性、聚集性、凝固性明显高于非血淤型组(P<0.05-0.01)和正常组(P<0.01)。而 27例非血淤型肝炎大多数血流变指标也有不同程度增加(与正常组对比P<0.05-0.01),22例血流变明显改变患者,用蝮蛇抗栓酶治疗,血淤症表现减轻,血流变异常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抗结核药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汕头市中心医院于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751例肺结核患者中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药物性肝损伤与年龄、饮酒史、乙肝病毒携带、治疗方案有关.年龄>60岁占58.8%(47/80).且患者年龄越大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越高,有饮酒史占47.5%(38/80),乙肝病毒携带占45.0%(36/80).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药物治疗方案比较显示,四联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最高(50.0%).结论 抗结核药能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均能迅速恢复正常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探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V型胶原 (IV -C)、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198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 30例正常人血清IV -C、HA、LN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V -C、HA、LN水平在不同病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IV -C、HA、LN水平升高程度依次为 :肝炎后肝硬化 >慢性肝炎重度 >慢性肝炎中度 >慢性肝炎轻度 >急性肝炎。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V -C、HA、LN水平可反映肝脏损害程度 ,炎症活动程度和肝纤维化程度 ,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小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在伴发肝衰竭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基层医院的实用性。方法 对11例(治疗组)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联用小型人工肝支持系统,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血液滤过等血液净化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共15例次,观察各项临床指标,尤其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所有患者消化道症状减轻,精神好转。神志改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胆红索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有较明显改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小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伴发肝衰竭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疗效可靠,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9.
重型乙型肝炎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重型乙型肝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肝组织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53例重型乙型肝炎、44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及31例正常人血清β2-MG水平。重型乙型肝炎血清β2-MG水平显著高于急性乙型肝炎及正常人血清β2-MG水平;重型乙型肝炎血清β2-MG水平与Alb呈负相关,与ALT、T-Bil、PT呈正相关;重型乙型肝炎死亡者血清β2-MG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血清β2-MG水平是反映肝组织损害程度良好指标,对了解重型肝炎病情危重程度,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及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汉化版(WHO QOL-BREF)、社会支持量表及主观幸福感量表(SWBS)对88例艾滋病病人进行调查,分析艾滋病病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及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艾滋病病人社会支持总评分为62.35分±5.48分,SWBS总评分为20.25分±2.03分,WHO QOL-BREF总评分为41.98分±5.63分。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生活质量总评分与SWBS总评分、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能力评分及社会总支持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艾滋病病人幸福感与生活质量评分较低,通过给予病人足够的社会支持可提高艾滋病病人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