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235篇
  2022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32.
目的该实验旨在观察中药复方剂肝康颗粒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及其药效学。方法利用HepG2.2.15细胞模型,采用MTT法和细胞凋亡染色实验来检测肝康颗粒的细胞毒性,并观察其量-效关系;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HBV中HBsAg和HBeAg的表达,并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分析HBV DNA的复制浓度。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发现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对HepG 2.2.15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增强。ELISA法测定加药后HBV病毒分泌到上清液中的HBsAg和HBeAg含量,可见随着浓度的增大,对HBsAg和HBeAg分泌的抑制作用增加,并且抑制效果随着作用时间的累加也相应增强。GKKL抑制HBV病毒分泌HBsAg和HBeAg的治疗指数值TI均大于2,结果显示药物低毒高效,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肝康颗粒对HBV DNA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均可使细胞上清液中HBV DNA的拷贝数降低(P<0.05,P<0.01)。且随着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其作用逐渐增强,呈现一个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反应关系。结论由此证明肝康颗粒具有降低HBsAg和HBeAg,抑制HBV DNA复制的明显作用,将为进一步药理毒理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抱石莲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绿原酸含量,采用超声波提取的方法对药材进行提取,以抱石莲中绿原酸得量为参考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对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结果绿原酸含量检测回归方程为Y=3.72×106X-0.72×106,r=0.999 7(7.8~390.0μg·mL-1)。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4.0,乙醇浓度70%,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12,超声提取2次,按此条件进行提取,绿原酸得率为1.67%(n=3)。结论利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绿原酸的提取工艺,为抱石莲中绿原酸的工业化提取和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目的 通过对以少见症状为首发的急性白血病 (AL)临床分析 ,以提高对AL临床分析 ,以提高对AL的诊断水平。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近 3年收治的 7例非典型表现的AL患者。结果 以感染性疾病、皮肤损害、纵膈淋巴结长大、多浆膜腔积液、急性肾功衰、听力下降、卵巢肿瘤为首诊的各 1例。结论 AL起病形式多样 ,临床医师应具有良好基本功 ,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5.
黄卫  陈玉祥 《海南医学》2011,22(11):75-76
目的探讨结肠脂肪瘤的发病机理、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我们收治的两例结肠脂肪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均未确诊,例一合并直肠癌行手术治愈,例二并发症有肠套叠、肠梗阻。结论结肠脂肪瘤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诊断困难,钡灌肠、结肠镜、CT、MRI、超声内镜有助于诊断,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手术(内镜)切除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组成的10d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各种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同时HP阳性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方案为前3d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后7d给予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对照组(56例)三联为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10d,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P根除率。结果 治疗组HP根除率91.3%,对照组为73%,其根除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等组成的10d序贯疗法治疗HP具有较高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CCR7对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 构建siRNA-CCR7载体,稳定转染表达CCR7的肿瘤细胞株MDA-MB-231,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其对肿瘤细胞CCR7的抑制作用,再用趋化及侵袭,实验检测其对肿瘤细胞趋化、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稳定转染siRNA1、siRNA2的MDA-MB-231细胞,在mRNA、蛋白水平均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CCR7表达,并能抑制CCL21刺激的趋化和侵袭能力.结论 siRNA-CCR7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趋化和侵袭,该实验结果对进一步探讨CCR7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探讨CCR7化学抑制剂或中药成分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高剂量D- 半乳糖复制C57BL/6J 衰老小鼠模型的效果。方法 选用30 只9 周龄雄 性C57BL/6J 小鼠,随机分为3 组:500 mg/(kg·d)D- 半乳糖组、1 000 mg/(kg·d)D- 半乳糖组及对照 组,持续皮下注射8 周后解剖小鼠,测定血液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及丙二醛(MDA)等,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并对部分组织行 苏木精- 伊红染色。结果 1 000 mg/(kg·d)D- 半乳糖组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毛现象。D- 半乳糖组小 鼠的SOD 和GSH-Px 低于对照组(P <0.05),而MDA 和HO-1 高于对照组(P <0.05)。D- 半乳糖组小鼠肝、 脑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衰老相关病理学改变。结论 D- 半乳糖可以成功诱导小鼠衰老,是复制小鼠衰老模型 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急诊TACE介入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肝癌破裂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生存的因素.结果 中位生存时间为59天.24例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11例患者行保守治疗.24例患者接受TACE达到止血效果,无并发症.TACE治疗患者30天的生存率83.3%.TACE破裂肝癌患者30天的存活率与Child-Pugh分级、血红蛋白水平、肌酸酐水平、TACE法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接受TACE[比值比(OR),0.076;P=0.020],或有较高的血红蛋白水平患者(OR,0.626;P=0.011),生存率越高.在TACE组,30天存活率与较高的血红蛋白水平独立相关(OR,0.609;P =0.036).结论 TACE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止血成功率,且能延长肝癌破裂患者30天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0.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防护管理的重要手段,它为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效果的评价和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