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0篇
医药卫生   40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和探讨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UC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白头翁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4周总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更可靠的临床疗效,方法简便,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2.
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分流术治疗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Glenn分流术治疗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001年5月至2007年5月,56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Glenn分流术,术后采用电话和信件问卷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后肺动脉压较术前增高(16.3±3.2mm Hg vs.12.4±2.1mm Hg,P〈0.05);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提高(91%±5% vs.74%±10%,P〈0.05)。随访39例,随访时间3个月~6年.失访14例。随访期间死亡2例,其中1例出院后即死于心力衰竭,1例于3年后死于肺气肿。37例生存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5%(37/39),32例紫绀有所减轻,21例患者于术后3~6个月行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均通畅,肺动脉压为17.3±1.8mm Hg。2例患者于术后2年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二期手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双向Glenn手术安全、可靠,是一种治疗难以解剖根治或一期生理矫治的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K469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及血清中的ICAM-1(sICAM-1)对其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例高血压患者和106例对照者的细胞间黏附分子K469E基因多态性及血清中sICAM-1水平检测。结果:高血压组ICAM-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高血压患者中KK基因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比E基因携带者高血压患者的厚。高血压患者血清中sICAM-1水平及IMT较对照组增加,并且血清中sICAM-1水平随着高血压患者IMT增厚而增加。结论:在高血压人群中,ICAM-1 K469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E等位基因可能是颈动脉硬化遗传易感性基因,而且sICAM-1与颈动脉IM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建立体外抗癌天然药物筛选模型,评价丹参素的抗癌活性。方法:以遗传物质DNA为靶标,溴化乙锭(EB)为致癌物质,丹参素为试药,利用荧光光谱检测丹参素对EB-DNA体系的荧光猝灭效应;利用圆二色谱技术检测丹参素对EB-DNA体系的干扰作用。结果:丹参素能明显抑制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丹参素能够有效阻断EB嵌入DNA的碱基对中,维持DNA分子的正常构象。结论:丹参素抑制致癌剂对DNA链的嵌合,从而起抗癌活性。该模型可应用于抗癌功效的天然药物的筛选中。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对野生大血藤水溶性部位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运用硅胶柱和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通过质谱和核磁等波谱手段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大血藤水溶性部位中分得8个糖苷类化合物:(-)-南烛木树脂酚-9-O-β-D-葡萄糖苷(1),(+)-南烛木树脂酚-9-O-β-D-葡萄糖苷(2),(-)-南烛木树脂酚-9′-O-β-D-葡萄糖苷(3),(+)-丁香树脂酚-4-O-β-D-葡萄糖苷(4),草夹竹桃苷(5),(+)-丁香苷(6),sargentol(7),胡萝卜苷(8)。结论:化合物1,3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并且也是首次对野生大血藤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角度观察骨一方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将60例胫骨平台骨折早期病例按照分层随机化的方法以1∶1比例分成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在予以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予骨一方每日1剂,连续7d。分别观察两组受试对象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计分与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结果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Schatzker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计分与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一方能降低胫骨平台骨折早期临床症状体征计分与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早期十分有效的方剂之一。  相似文献   
107.
溻渍法是用药物煎汤淋洗患部以清洁创面,祛除病邪的一种方法。笔者运用加味四黄汤溻渍创面结合分期辨证内服治疗岭南地区糖尿病足3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4例糖尿病足患者为2009年6月-2011年3月本院普外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35~74岁,中位年龄57岁;糖尿病病程2~25年,糖尿病足溃烂创面病程6~47 d,中位时间24 d;糖尿病足1级患者9例,2级患者19例,3级患者6例。  相似文献   
108.
根据当前有机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发展趋势及高等院校波谱解析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在研究生波谱解析课程中以科研实际应用为目标,积极引入核磁共振解析软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波谱解析的实践为重点,开展研究生波谱解析课程的教学,使研究生获得扎实的专业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8例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中17例腹腔镜探查、粘连松解,手术均获成功,1例中转开腹,无1例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与开腹手术相比,明显缩短(P〈0.01),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轻微,无术后复发病例,全组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满意,具有比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0.
老年心脏瓣膜病变152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老年心脏瓣膜病变外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行二尖瓣置换(MVR)77例,主动脉瓣置换(AVR)39例,双瓣置换36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9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19例,左房折叠术4例。结果手术早期死亡6例,死亡率为3.9%。随访140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8年,死亡2例,其余138例术后随诊复查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心功能均提高1—2级,无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及心脏血栓形成,没有因瓣膜原因而再次手术者。结论术前充分调整心功能,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心肌保护,不断改进和提高手术技巧,加强围术期管理,是提高老年心脏瓣膜病变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