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3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IGF-Ⅰ、PRL及SE-cad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清IGF-Ⅰ采用放射免疫分析;fPSA及PRL采用化学发光法;血清SE-cad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结果:前列腺增生组患者血清IGF-Ⅰ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5);血清PRL含量也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SE-cad浓度其测定数值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前列腺癌患者组血清IGF-Ⅰ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血清PRL含量也较对照组升高极其显著(P〈0.01);SE-cad浓度其测定数值升高同样非常显著(P〈0.01)。灵敏度分析表明,fPSA+IGF-Ⅰ和fPSA+SE-cad两组灵敏度显著高于fPSA单项测定组;fPSA+PRL组灵敏度略低,但P〉0.05。特异性分析则fPSA+SE-cad组fPSA单项测定组显著增高(P〈0.05),fP-SA+PRL降低明显,fPSA+IGF-Ⅰ组与单项组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血清IGF-Ⅰ、PRL及SE-cad水平的变化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与fPSA的联合测定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32.
以氨基比林聚集为间接的泌酸指标,本实验观察了急性分离的大鼠胃粘膜壁细胞对EGF的反应。结果表明:1、急性分离后30分钟左右,壁细胞对较大剂量的EGF的反应为胃酸分泌的减少;2、急性分离60分钟左右,壁细胞对EGF的反应为泌酸活动的加强。结果提示壁细胞被分离后经历一功能恢复的过程,EGF对壁细胞的生理作用可能是加强其泌酸活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C-FOS 和C-JUN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SNP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P < 0.05),并呈剂量和时间性降低C-FOS 和C-JUN 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 NO可能通过下调C-FOS 和C-JUN的表达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人间充质干细胞(MSCs)能否通过外体(exosome)促进胃癌细胞迁移、侵袭和化疗抵抗,诱导胃癌的恶性转化。方法提取不同细胞来源的exosome(HFL-ex和MSC-ex),并用可视型纳米颗粒分析仪及western blot进行鉴定;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处理因素下对照组、HFL-ex组和MSC-ex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构建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处理7 d后分别检测对照组、5-FU组、HFL-ex组和MSC-ex组小鼠的肿瘤体积。结果可视型纳米颗粒分析仪结果表明,HFL-ex和MSC-ex的直径约为(110±49)nm,western blot证实其表面均表达CD63蛋白;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与HFL-ex比较,MSC-ex可促进SGC-790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P均0.05);荷瘤实验结果显示,MSC-ex组小鼠肿瘤体积大于5-FU组和HFL-e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s可通过旁分泌exosome的方式促进胃癌细胞迁移、侵袭和化疗抵抗,诱导胃癌的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维生素C(VitC)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RIR)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RIR损伤保护的机制.方法:4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RIR组和VitC组,比色法测定各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及肾组织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活性;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并进行中性粒细胞计数;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MMP-2蛋白表达.结果:与RIR组比较,VitC组血清BUN,Scr水平,肾组织匀浆MDA,LDH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显著下降,而SOD活性显著升高;肾组织病理切片镜下显示RIR组大量肾小管结构缺损,变性,出血,坏死,VitC组较RIR组肾小管病变减轻明显;VitC预处理后,MMP-2表达较RIR组肾小管显著减少.结论:肾脏缺血再灌注时,MMP-2参与介导了中性粒细胞对肾组织的浸润和自由基的活化,VitC可能通过降低MMP-2在肾组织中的表达而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以其易于在体外分离培养、高增殖潜能等生物学特性,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治疗载体.本文探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hUCMSC)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刺激胃癌细胞AGS后,对细胞内原癌基因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将从不同种类(胃炎,溃疡及胃癌)患者分离到的H.pylori与AGS细胞共同培养1 h,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c-Fos和c-Jun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类型的菌株刺激细胞后,c-Fos和c-Jun蛋白的表达变化存在明显差异.溃疡类菌株只促进c-Fos表达的升高,胃炎类菌株只促进c-Jun表达的升高,而胃癌菌株刺激的细胞c-Fos和c-Jun表达均无明显升高.在不同类型菌株混合刺激下,即胃炎和溃疡菌株,及胃炎、溃疡和胃癌菌株3重混合,刺激后的细胞中c-Fos和e-Jun的表达量均升高.结论:不同H.pylori刺激AGS细胞后原癌基因c-Fos和c-Jun的表达变化有差异,多类型菌株的混合刺激下c-Fos和c-Jun的表达量同时升高.提示多种类型菌株的复合刺激可能更易促进癌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将电刺激采集的精液用两种方法优选后进行精子获能处理,然后与超排获得的成熟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受精卵用不同培养体系进行体外发育培养,并对发育到8细胞的11枚胚胎进行冷冻保存,将其中3枚胚胎解冻后移植给一只受体猕猴。结果表明: 上浮法和percoll法都是有效的精子优选法,对受精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咖啡因和dbcAMP在精子体外获能过程中缺一不可; 理想的受精密度应在2×105精子/ml左右; 在超促排卵后采集的卵母细胞进一步成熟过程中,添加血清和激素会取得更好的结果; 胚胎的发育过程中,血清和氨基酸都是必需的。冷冻保存后的解冻存活率虽然很高,但可能受受体猕猴数量或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移植后并未受孕。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GMP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 PKGⅡ)在相同组织来源的正常细胞、转化细胞和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活性的差异.方法:选择相同组织来源的正常细胞、转化细胞株和癌细胞株,通过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PKG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 检测PKGⅡ底物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odilator-stimulated phosphoprotein, VASP)的磷酸化以反映PKGⅡ的活性.结果:在大鼠和人胃来源的细胞株中,PKGⅡ在转化细胞中表达较高,而在癌细胞的表达明显降低;与之对应的是,PKGⅡ在癌细胞的活性明显低于转化细胞.结论:在相同组织来源的情况下,与转化细胞相比,PKGⅡ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和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对35名北京和59名香港的胰岛素依赖型(I型)糖尿病病人进行测试,病人需提供他们生活模式和服食糖尿病药物资料.主诊医生则提供病人病情的资料,结果显示北京病人运动的次数比香港病人多,香港病人服用其它非糖尿病药物和面对“应激事件”的次数则比北京病人多,香港男病人的生活模式比女病人和北京病人都差,北京病人中,生活模式与服药的服从程度和糖尿病病情均没有显著性的关系。但在香港病人中,怠倦的生活模式与服药的服从程度有关系。而且,服药的服从程度越低则医治糖尿效果越差,估计京港糖尿病人的生活模式差异与两地都市化和西方化的不同程度有关,按研究结果推断,生活模式教育或会对控制糖尿病病情起正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