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毛吉刚  陈根元  王清 《河北医学》2008,14(5):554-556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关节分离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1年6月至2006年8月的49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29个月,平均13个月,49例骨折均愈合。按Leeds等评定标准:优28例;良18例;差3例;优良率93.9%。结论: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关节分离采用手术治疗可恢复并稳定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使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2.
背景:在发达国家,已有研究明确了各种骨折的伤害情况。但在发展中国家,特别在亚洲,尚缺乏相关研究。目的:分析兰州地区骨折发生的规律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查阅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及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06/2010全部骨折患者(除外颅骨骨折)的住院资料,对骨折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与结论:31-50岁组骨折发生率最高,0-10岁组骨折发生率最低。其中〈60岁的骨折病例中男性明显比女性多,骨折部位以四肢为主,主要致伤原因为车祸。〉60岁的骨折病例中女性比男性多,骨折部位以脊柱和股骨为主,主要致伤原因为摔倒。工人、城市居民更容易发生骨折。骨折的发生地点主要在路途中,且夏、秋季较多。  相似文献   
73.
背景:显微内窥镜手术系统将传统开放手术和显微内镜技术相结合,将传统的髓核摘除内镜化、微创化。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摘除可放大手术野、有良好的照明系统,术者视野更清晰,操作更为精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也较小。 目的:对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临床价值进行评价。 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10-03)、Embase(1990-01/2010-03)、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1990-01/2010-03),并采用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会议文献。文献检索无语种限制。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和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是否有差异的相关证据。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2个研究,包括1 7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显微内窥镜手术的操作时间与传统开放手术无明显差异,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上优于传统开放手术。提示显微内窥镜手术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4.
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打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打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中,对17例连续2个节段病变的患者采用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打压植骨、短节段内固定术。T12~L1 4例,L1~L2 7例,L2~L3 6例。影像学检查均有椎旁小脓肿;术前后凸Cobb角22°~50°,平均31.2°;均伴神经功能障碍,ASIA分级C级9例,D级8例。术前、术后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脊髓、大血管及重要脏器损伤。手术时间155.4±21.6min,出血量511.8±98.2ml,输血量164.7±157.9ml,住院时间14.7±1.0d。术后2例患者出现神经根性刺激症状,1~2周后症状缓解;1例术后半年原切口皮下寒性脓肿形成并溃破,经换药治疗后痊愈。随访13~47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分别为13.0°±5.6°和14.8°±5.8°,矫正率和丢失率分别为58.3%、5.8%。术后4~7个月植骨均愈合,随访期间内固定无松动、断裂及脱落,均无结核复发。末次随访时3例术前ASIA C级患者恢复至D级,余均恢复至E级。结论:对连续2节段胸腰椎(T12~L3)结核患者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下采用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打压植骨内固定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孤啡肽(OFQ)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 Percoll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2代后分别在含有浓度为0、10-13、10-12、10-11、10-10、10-9、10-8和10-7 mol/L的OFQ培养基中继续培养,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 当OFQ浓度小于10-11 mol/L时,OD值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当OFQ浓度大于10-11mol/L时,OD值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结论 适当浓度的孤啡肽可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