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9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医药卫生   146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12.
目的探索胃饥饿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我院初诊未经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T评分<-2.5)参加了研究,共纳入320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受试者,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78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不合并代谢综合征242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胃饥饿素和骨代谢指标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各研究对象腰椎(L1-L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变量间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组(OP)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组(OPMS)的身高、体重、BMI、血糖、腰椎(L1-L4)、三酰甘油、血糖、总胆固醇、股骨颈骨密度、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和β-I型胶原羧基端肽和胃饥饿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与腰椎和股骨颈BMD呈负相关;和P1NP和β-CTX水平呈正相关,但与三酰甘油、血糖和总胆固醇不相关。结论血清胃饥饿素水平升高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降低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不孕不育者对人工授精技术的伦理态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孕不育者对人工授精技术的伦理态度,促进该项技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自制问卷调查了223名不孕不育者.结果:不孕不育者对AIH、AID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婚姻家庭生活选择相对宽容;精子的商品化趋向值得关注;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以保证精子和人工授精儿的质量.结论:AID会引发许多伦理问题,临床应用时更应遵循有利于患者、知情同意等伦理原则和相关法律规定,以减少纠纷,造福社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华西医院艰难梭菌腹泻致病株的药物敏感性,比较其变迁,为艰难梭菌感染的治疗和防控提供基础参考数据。方法 分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8~12月(44株)和强化感染控制措施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29株)两个时间段中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艰难梭菌致病产毒株共73株,PCR扩增毒素基因后进行测序鉴定。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甲硝唑、万古霉素、克林霉素、莫西沙星、四环素、利福昔明、非达霉素和硝唑尼特9种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析艰难梭菌耐药性,并对比强化感染控制措施前后的耐药性变化。结果 所有菌株对甲硝唑和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克林霉素、莫西沙星、四环素、利福昔明的耐药率分别为79.5%、26.0%、27.4%、9.5%;对非达霉素和硝唑尼特高度敏感,两药的MIC范围均为<0.008~0.5 mg/L。与2015年相比,强化感染控制措施后艰难梭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率(99.5% vs. 44.8%)、莫西沙星耐药率(36.4% vs. 10.3%)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发现一株罕见的利奈唑胺药物敏感性下降的菌株,其MIC 达16 mg/L。结论 华西医院艰难梭菌对克林霉素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较高,需限制使用;对甲硝唑和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可以经验性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位移电位技术(Inching)在嵌压性神经病诊冶中的应用。方法对98例临床确诊的嵌压性神经病患者进行常规的神经电图检查并同时行位移电位检查,比较两者的诊断率。结果 98例患者共检测128条神经,行常规神经电图检查出现异常的患者51例(52%),异常神经76条(59.4%)。而行位移电位检查出现异常的患者89例(90.8%),异常神经114条(89.1%),诊断率显著提高(p<0.01)。114条神经中潜伏期节段性延长101条(78.9%),波幅节段性衰减63条(55.3%),波形明显变化37条(32.5%)。三者比较,潜伏期节段性延长敏感性最高,具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位移电位技术较常规神经电图检查更能显著提高嵌压性神经病的诊断率,并定位嵌压部位,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晴筝 《青春期健康》2013,(12):84-87
一 苏小谨像往常一样,老班在上面滔滔不绝地开班会,她在下面背着英语单词。不同的是.今天老班带来了一个家伙。说他是个家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苏小谨第一眼就不喜欢他。  相似文献   
17.
18.
Creutzfeldt-Jakob病系指朊病毒感染导致的致死性神经变性病,其神经细胞凋亡速度较其他神经变性病更迅速。睡眠障碍常见于慢性神经变性病,且可能早于疾病发生前数年出现。了解睡眠障碍与Creutzfeldt-Jakob病的关系,可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睡眠障碍与其他常见神经变性病关系的理解。Creutzfeldt-Jakob病合并睡眠障碍较为常见,应定期筛查可能的Creutzfeldt-Jakob病患者睡眠状况,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9.
20.
正中性粒细胞在机体对抗病原的先天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感染早期,中性粒细胞在蛋白水解酶、抗菌蛋白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ROS)帮助下迁移到感染部位,吞噬并杀死细菌。Brinkmann[1]于2004年发现,中性粒细胞在细胞外产生一种由组蛋白、DNA和蛋白酶(Elastinase,NE)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