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2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脊柱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的 5 0 % ,其中颈椎约占 5 %、胸椎占 2 5 %、腰骶椎占 2 0 %。脊柱结核较其他病变更易引起脊髓损伤 [1] ,因此有效治疗甚为重要。但目前对已有的治疗方法争议较大。有文献报道可采用 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 ,但该方法在颈椎结核的治疗中尚未见报道。自1 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7月 ,我院共收治 2 3例颈椎、胸椎、腰椎结核患者 ,全部采用 期脊柱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器械固定术治疗。现分析其临床资料 ,以评价 期手术在不同脊柱节段结核治疗中的作用 ,并探讨在脊柱结核创面 …  相似文献   
52.
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亮 《山东医药》2006,46(3):72-72
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有大量成功的报道,传统采用开窗法、半椎板及全椎板切除,只要手术指征正确、操作得当,绝大多数可获良好效果。但是,部分患者仍可遗留一些症状,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新的手术方法不断问世。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以三角肌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颈椎病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自2000年3月~2008年5月收治以三角肌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颈椎病患者共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41~67岁,平均53岁,病程3~22周,小于8周者5例,大于8周者7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对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病人症状特点、影像学表现、疗效分析等.[结果]12例病人有11例在全麻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有1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手术后获得随访11例,有1例失访,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3个月,三角肌肌力除1例无恢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以三角肌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颈椎病,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脉血康(水蛭素)对荷MHCC97H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接种高转移MHCC97H人肝癌裸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1)阳性对照组:隔日腹腔注射2mg/kg顺铂注射液;(2)模型对照组:每日灌胃给予蒸馏水,0.2mL/10g体重;(3)低剂量脉血康组:脉血康每日口服灌胃0.5g/kg;(4)中剂量脉血康组:脉血康每日口服灌胃1.0g/kg;(5)高剂量脉血康组:脉血康每日口服灌胃2.0g/kg;(6)联合给药组:脉血康每日口服灌胃1.0g/kg,并隔日腹腔注射2mg/kg顺铂注射液。连续21天。用药后每3天各组裸鼠称重,并用游标卡尺测量每只裸鼠移植瘤的瘤结节最大直径a和最小径b,计算瘤体积,以相对肿瘤增殖率T/C%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动物,称重,拍照;分离瘤体,称重,甲醛固定。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瘤体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脉血康给药组、顺铂注射液组、联合给药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瘤重明显减少,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联合用药组与不同剂量脉血康给药组及阳性对照组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瘤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脉血康给药各组、联合给药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VEGF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阳性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脉血康对荷MHCC97H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顺铂联合应用作用更强。其作用机制与下调VEGF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苦参碱(Matrine)对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株SGC7901/VCR的多药耐药的逆转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以长春新碱(VCR)诱导的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株SGC7901/VCR为研究对象,MTT法研究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株SGC7901/VCR细胞增殖的影响及逆转效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MRP的表达并分析其机制.结果 MTT法显示苦参碱在0.5、1.0、2.0 mg·mL-1浓度下处理SGC7901/VCR细胞72 h后,其生长抑制率依次为10%、15%、32%,且可以逆转SGC7901/VCR对VCR的耐药,呈剂量依赖性,逆转倍数分别为9.4、13.4、24.5倍.0.5 mg·mL-1苦参碱与SGC7901/VCR细胞共同培养24 h后,SGC7901/VCR细胞的MRP表达从(36.00±4.32)%降低至(25.00±3.85)%(P<0.01).结论 苦参碱可以体外逆转人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VCR的耐药性,其逆转机制与降低MR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比较研究进展期胃癌术前顺铂静脉与腹腔内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50例可切除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腹腔给药组26例,静脉给药组24例。顺铂60mg/m2分别于术前腹腔及静脉给药,给药后180min,取腹腔液、胃左静脉血、外周血标本;270min取手术中肿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另取8例分两组分别作顺铂腹腔内给药与静脉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测定各组织的铂含量作为顺铂的浓度指标,铂浓度采用石墨炉原子分光光谱分析法测定。结果:顺铂腹腔给药时,在腹腔内可维持较长时间的高浓度,而血浆内的药物浓度与静脉给药时相近;腹腔给药时AUC为静脉给药时的近5倍;顺铂术前给药后,腹腔给药组腹腔液、胃左静脉的总铂浓度明显高于静脉给药组(P〈0.01),分别高于静脉给药组的23.4倍、2.53倍;肿瘤组织内的浓度也比静脉给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腹腔内给药具有明显的药代动力学优势,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7.
人椎旁肌组织褪黑素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褪黑素(Mel)受体亚型在人椎旁肌组织的分布.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Mel受体亚型在人椎旁肌组织的分布.结果 在人椎旁肌组织中均存在Mel受体mt1和MT2亚型的表达,阳性颗粒分布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主要分布于细胞浆.结论 人椎旁肌组织存在Mel受体,Mel缺乏可能引起Mel受体介导的椎旁肌的生物效用发生紊乱而影响其对称性生长,从而发生脊柱侧弯.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并评价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01-2009-01我科3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前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随访时间4~7年。采用JOA、VAS评价临床症状的改善;X线片测量颈椎高度及曲度变化并判断融合状况。结果 31例患者有5例失访,对26资料完整者记录手术时间65~115 min,平均85 min;出血量35~400 ml,平均121 ml;术后神经症状、颈肩部疼痛明显改善;X线片均未见植骨块明显移位、塌陷,未出现固定钢板松动及断裂;术后6、12个月及终访时融合率分别为45.1%、78.4%及94.1%;椎间高度较术前均有恢复,颈椎整体曲度长期维持良好状态。结论同种异体骨-前路钢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操作简便,并发症状少,远期融合率满意。  相似文献   
59.
背景:研究表明,番茄红素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增加其矿化能力。 目的:实验拟验证抗氧化剂番茄红素影响活性氧族介导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作用途径。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实验于2005-01/2006-12在山东省骨科研究所完成。 材料:24 h 内出生的清洁级Wistar大鼠幼鼠30只,用于破骨细胞的培养;番茄红素由Sigma公司提供。 方法:将24孔细胞培养板内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所用培养液不含番茄红素;10-7 mol/L 番茄红素组、10-6 mol/L 番茄红素组、10-5 mol/L 番茄红素组和10-5 mol/L 维生素C组培养孔内预先置入盖玻片或薄骨片,对种植其上的破骨细胞分别用含有不同浓度番茄红素或维生素C的α-MEM培养基进行培养。 主要观察指标:在分离培养的细胞玻璃爬片或骨片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四唑氮蓝染色,最后对骨片进行扫描电镜照像并用image-pro plus5.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骨吸收陷窝的数目和面积。 结果: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多核细胞镜下胞浆酸性磷酸酶活性部位呈紫红色,细胞核染色阴性或淡染,伪足清晰。②四唑氮蓝染色结果提示,10-5 mol/L 的番茄红素明显抑制了破骨细胞产生活性氧族的能力。③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破骨细胞在骨片上形成形态不一的骨陷凹,10-7 mol/L 的番茄红素部分抑制了骨吸收陷凹面积的增加,而10-5 mol/L的番茄红素则几乎完全抑制了骨吸收陷凹的形成。 结论:番茄红素在体外可以通过抑制破骨细胞产生活性氧族来抑制其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60.
目的回顾性分析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对西安市区及其周围县市的156名因腰椎退行性疾患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接受腰椎融合的患者进行随访,对其临床疗效以JOA下腰痛评估标准进行量化分析;同时通过影像学资料观察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腰椎骨性融合率。结果15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按照JOA下腰痛评估标准之各分项分析,各项在术后的不同阶段各有显著的改善。156例患者在手术后6个月、1年及现今时的骨性融合率分别为80.54%,84.88%及89.96%。结论患者行腰椎融合术后临床疗效明显,在术后腰椎骨性融合率高于国外。其可能原因归纳如下几条:坚强的内固定,足够长的卧床时间,亚太人种体形较小,植骨床的理想构建,植骨量充足,移植骨的较高质量,手术操作规范,内固定器械的材质组织融合性佳,中草药物的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