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3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目前,对于小肝癌可选择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根治性治疗方法包括肝移植、肝切除术(包括开放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局部消融治疗等。其中手术切除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已较多地运用于小肝癌病人,同时射频消融也能达到小肝癌根治的目的。在临床实践中,应注重肝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根据病人肝储备功能、 肿瘤的大小和部位、 毗邻结构等情况选择治疗方式,通过对治疗方式的优化选择,可减小创伤、降低小肝癌术后复发率、提高病人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22.
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最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及临床疗效的不断提高,RFA已经成为肝癌综合治疗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肝癌RFA的研究方兴未艾,从最开始的治疗晚期肝癌到现在应用于早期小肝癌的治愈性治疗,RFA在肝癌治疗中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单纯碳包铁纳米晶(CCIN)粒子及结合表阿霉素(EADM)的CCIN粒子对肝癌细胞的体外作用,并比较单纯EADM与结合了EADM的CCIN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MTT法检测单纯CCIN以及载EADM的CCIN对HepG-2细胞的毒性,并在光镜、电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对CCIN的吞噬作用.经尾静脉注入不同浓度药物,比较单纯EADM与EADM-CCIN混悬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 光镜、电镜下可见HepG-2细胞吞噬大量CCIN粒子人胞浆,细胞结构完整,未见明显结构破坏.各浓度的CCIN悬液(包括空白对照组)作用于HepG-2细胞系,所得的吸光度值各组间无差异.单纯EADM对HepG-2细胞株的抑制率比相应浓度的CCIN-EADM混合物高,且含CCIN量比例较低的药物组对HepG-2细胞株的抑制率要高于含CCIN量比例相对较高的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中.单纯EADM经静脉给药的LD50值为16.9 mg/kg,低于相应的EADM-CCIN混悬液的LD50值(20.7 mg/kg).结论 HepG-2细胞可吞噬CCIN粒子;在一定浓度下单纯CCIN对HepG-2细胞无毒性;载药CCIN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在短时间内较单纯相同浓度EADM的抑制作用弱,且随CCIN比例升高抑制作用相应下降;小鼠急性毒性实验中,EADM-CCIN混悬液的急性毒性相对于同剂量的单纯EADM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4.
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PI、SPF、DI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不同化疗栓塞方法对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增殖指数 (proliferativeindex ,PI)、S期细胞比率 (S phasefraction ,SPF)、DNA指数 (DNAindex ,DI)的影响及PI、SPF、DI与HCC转移的关系 ,以便进一步研究化疗栓塞对HCC转移潜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7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HCC共 98例 ,单纯手术 5 7例 ,4种化疗栓塞治疗后Ⅱ期手术切除 4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 (flowcytometry ,FCM)检测各标本PI、SPF和DI ,并与转移情况对照。结果 PI和SPF与HCC转移潜能密切相关 (P <0 .0 1,P <0 .0 5 ) ,DI与转移关系不大 (P >0 .0 5 )。PI、SPF和DI存在组织学差异 ,Ⅲ级高于Ⅰ级 ,梁索型、索状腺样型、透明细胞型低于实体型和低 (未 )分化型。化疗栓塞使HCCPI、SPF下降 ,其中多材料联合化疗栓塞组 (C组和D组 )下降最明显 (P <0 .0 5 ) ;单材料化疗栓塞组 (B组 )PI上升最显著 (P <0 .0 5 ) ;重复 3~ 4次化疗栓塞PI、SPF下降显著 (P <0 .0 5 ,P <0 .0 1) ;化疗栓塞后1~ 2个月PI、SPF下降 ,2个月后增高。结论 HCC高转移性与高PI、SPF相关 ,化疗栓塞通过抑制HCC的PI、SPF来抑制其转移潜能 ,多次、多材料联合化疗栓塞且重复治疗间隔 <2个月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5.
索拉非尼单药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索拉非尼单药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38例Child-Pugh A或B级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连续口服索拉非尼,剂量为400 mg/次,2次/d.记录不良反应,每4~6周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38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例(2.6%),轻微缓解5例(13.2%),稳定16例(42.1%),进展16例(42.1%).患者服用索拉非尼的中位时间为180 d(15~550 d),平均总生存时间为370 d(42~562 d).22例肿瘤受控患者(有效和稳定患者)的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为169 d(42~426 d),平均总生存时间为428 d(95%CI为330~526 d).治疗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反应(27例,71.1%)、胃肠反应(25例,65.8%)和全身症状(14例,36.8%).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易于处理并可逆.结论 索拉非尼单药治疗对部分晚期肝癌患者有效,并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肝功能Child-Pugh A级或B级的肝癌患者对索拉非尼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分析碳包铁纳米晶(CCIN)的急性毒性及其对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 经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入不同剂量的CCIN粒子,观察小鼠14 d内的急性毒性反应;经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入高、中、低剂量CCIN粒子及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1 d,给药后第1、3、7、14天检测大鼠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结果 小鼠静脉注射CCIN粒子的LD50=203.8mg/kg;当大鼠静脉注入CCIN 80mg/kg以内时,无动物死亡,肝肾功能、血液系统可能会有一过性轻微损害,但2周内一般可自行恢复.结论 CCIN粒子毒性较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7.
28.
΢С�ΰ�����������ƽ�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2001年制定的标准,将单发的直径≤2cm的肝癌定为微小肝癌,单发的直径〉2cm、≤5cm的肝癌为小肝癌。目前,微小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9.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肝癌手术切除为代表的外科治疗仍是目前肝癌治疗的首选[1]。但由于我国肝癌90%以上有HBV感染背景,多数合并肝硬化[2],患者就诊时晚期癌多、肝功能差,仅有20%~37%能获得手术根治性切  相似文献   
30.
目的总结经皮B超、经皮CT引导、腹腔镜直视下引导和开腹术中引导4种方法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经验。方法537例小肝癌按引导方式的不同分为4组,分别采用上述4种方法之一引导射频治疗。其中经皮B超引导512例,经皮CT引导8例,腹腔镜直视下引导9例,开腹术中引导8例。结果手术所需时间最短为经皮B超引导(55.26±18.57)min,最长为开腹术中引导(213.57±13.48)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最短为经皮B超引导(4.44±2.53)d和经皮CT引导(4.20±1.64)d,最长为开腹术中引导(11.14±4.49)d。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以开腹术中引导最高(25.0%)。4种引导方法的死亡率和完全消融率相近。结论4种引导方法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各有优缺点及其适用情况,其中,经皮B超引导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是首选的引导方法。当因各种原因不能使用经皮B超引导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3种引导方法,尽量以最小的创伤取得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