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低剂量乳腺X线摄影导丝定位(SNLB)技术应用于触诊阴性乳腺病灶(NPBL)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NPBL且经数字乳腺X线摄影(DM)显示钙化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30例低剂量SNLB者为DOSE组,另30例标准模式(STD)SNLB者为STD组,比较2组的乳腺平均腺体剂量值(AGD)、皮肤入射剂量值(ESE)、定位情况及定性诊断情况。结果 DOSE组与STD组均能够清晰显示乳腺病变结构以及正常腺体,定位成功率均为100.00%;DOSE组的平均AGD及ESE均显著低于STD组,DOSE组在头尾位(CC)与内外斜位(MLO)时剂量均显著低于S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DM显示钙化灶的NPBL患者行SNLB术时应用低剂量模式能够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但并不影响图像质量及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82.
谭今  张波  陈志新  陈佳平 《华西医学》2006,21(2):402-403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群的健康。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术后疗效监测以及复发的评估仍是目前面临的难题。虽然借助肿瘤标记物的检测、CT、MRI等手段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来看仍存在灵敏性、特异性差,定位不准确的缺点。正电子发射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2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①加强体位引流;②抗生素治疗;③止咳化痰;④咯血。治疗组27例风热犯肺型(败酱草、鲜芦根各30g,金银花20g,黄芩、前胡各12g,连翘、枇杷叶、陈皮、茯苓、制半夏、天竺黄、苏叶、白芷、荆芥、防风各10g,薄荷6g,甘草3g)。痰热壅肺型(鲜芦根、生米仁各60g,鱼腥草、败酱草各30g,火麻仁、郁李仁各15g,冬瓜仁、黄芩、天竺黄、陈皮、茯苓、半夏、扁豆炒、白术炒、枳壳各10g,甘草5g)。气阴两虚型(鱼腥草30g,北沙参、蛤壳各15g,麦冬、制黄精、陈皮、茯苓、乌元参、黄芪各10g,桔梗、木蝴蝶各6g,甘草5g)。1剂/d,水煎1000mL,早晚分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液生化指标、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疗效显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究整脊疗法治疗脊源性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心运动医学室治疗的脊源性胃脘痛患者,严格按照入排标准筛选,共纳入129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整脊治疗组(n=68)和推拿治疗组(n=61),整脊治疗组主要采用整脊疗法,推拿治疗组主要采用推拿疗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与推拿治疗组相比,整脊治疗组胃脘痛证候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均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整脊治疗组胁肋胀痛、反酸、消极不寐等次要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推拿治疗组(P<0.05),而嗳气呃逆、纳呆不适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结果显示,整脊治疗组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推拿治疗组(P<0.05),两组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脊疗法能够有效缓解胃脘痛主要症状及胁肋胀痛、反酸、消极不寐等症状,减轻疼痛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轻患者焦虑水平,安全便捷。  相似文献   
85.
胃癌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胃癌的临床、病理描述提供一个通用的语言,有助于提高胃癌的诊治水平。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胃周淋巴结的构成分布解剖、胃癌的分期及相应的手术要求加以综述。结果 胃癌周围淋巴结沿胃周围血管及其邻近器官分布,解剖结构的熟悉,能使胃癌台术做到合理化、科学化。结论 有效的淋巴结清扫可使胃癌患者获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手助腹腔镜胃癌(贲门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术中出血量、手术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2例手术均获成功,分别施行手助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及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手术时间分别为310 min和220 min,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0 ml和80 ml,手术清扫淋巴结数目分别为38枚和52枚,术后无继发性出血、肠瘘、吻合口漏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顺利恢复出院。结论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但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87.
目的评价纳米炭在胃癌根治术中的淋巴示踪效果。方法 8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3),试验组患者术中于肿瘤边缘浆膜下注射纳米炭进行胃周淋巴结示踪,对照组患者直接手术,对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结果、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每例清扫淋巴结(30.20±11.63)枚(17~45枚),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47±7.60)枚(15~31枚),P<0.05。试验组患者淋巴结的黑染率为74.56%(1 260/1 690),在有转移的302枚淋巴结中,黑染的数目为185枚,黑染率为61.26%;非黑染的数目为117枚,占38.7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3.51±0.43)h〕与对照组〔(3.49±0.51)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差异,未见纳米炭引起的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胃癌根治术应用纳米炭进行淋巴结示踪是安全的,对淋巴结清扫及检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8.
患者 ,女 ,63岁 ,因反复呕血黑便 3年 ,再次突发 1月收入我院内科。既往出血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为十二指肠炎、胃底血管畸形 ,经输血、输液及用止血药物后出血停止。因反复发作而转入我院。查体 :重度贫血貌 ,腹部平坦 ,腹膜刺激征阴性 ,肝、脾、胆囊均未扪及。实验室检查 :血色素 45 g/L ,白蛋白 2 9.1g/L ,球蛋白 16.1g/L ,乙肝标志物两对半 (-) ,胃镜检查示 :食管胃底静脉未见曲张 ,胃底、体粘膜隆起明显。内科止血无效而转入外科并行近端胃切除、脾切除术。术中见 :腹腔内有腹水约 10 0 0ml ,肝色泽正常 ,胃壁苍白水肿 ,…  相似文献   
89.
胃癌淋巴靶向化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介绍胃癌淋巴靶向化疗的研究进展。方法 收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胃癌淋巴靶向化疗研究进展的文献并作一综述。结果 胃癌淋巴靶向化疗能提高区域淋巴结内的药物浓度,具有较好的化疗效果。结论 胃癌淋巴靶向化疗作为胃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带血管弓单管空肠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胃中上部癌行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中处理吻合口张力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带血管弓单管空肠处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胃中上部癌行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中吻合口张力过高问题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体会。结果吻合前空肠上提最大延长长度为(7.75±1.75)cm(4~10 cm),吻合后空肠上提实际延长长度为(5.95±1.82)cm(3~9 cm),延长长度实际使用率为(77.91±16.60)%(50.0%~100.0%)。术后发生急性尿储留1例,发生左肝下间隙脓肿、腹腔感染1例,无手术死亡或严重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腹腔出血等病例。结论带血管弓单管空肠技术能够有效安全地延长空肠系膜长度,从而降低吻合口张力。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简便易行,在遇到吻合口有潜在张力风险时可考虑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