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4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及CR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CR征象并根据纽约骶髂关节炎5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 4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中,0级的0例,Ⅰ级可疑变化的CT2例,CRO例;Ⅱ级轻度异常的CT1 2例,CR4例;Ⅲ级明显异常的CT及CR均为29例;Ⅳ级关节骨性强直的CT及CR均为3例(Ⅲ、Ⅳ期CT、CR的检出率相同).结论 CT及CR检查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CT检查能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做出正确分级,特别是对Ⅰ、Ⅱ级的病例明显优于CR,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及CR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CR征象并根据纽约骶髂关节炎5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 4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中,0级的0例,Ⅰ级可疑变化的CT2例,CRO例;Ⅱ级轻度异常的CT1 2例,CR4例;Ⅲ级明显异常的CT及CR均为29例;Ⅳ级关节骨性强直的CT及CR均为3例(Ⅲ、Ⅳ期CT、CR的检出率相同).结论 CT及CR检查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CT检查能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做出正确分级,特别是对Ⅰ、Ⅱ级的病例明显优于CR,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江苏省广大中西医结合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持中西医结合方针,走中西医结合道路,认真研究中西医的异同点,努力提高临床疗效,以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领导重视 中西医结合工作是在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继承发扬中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在保管上稍有疏忽大意,就会发生虫蛀霉变,影响临床疗效。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药材霉变虫蛀,是保管药材的重要环节。一、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一)湿度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空气中湿度大小变化对中药材质量影响很大,一般药材含水量超过11%时,药材极易发生虫蛀、霉变或走油、变色等变质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丙酸氟替卡松对人鼻黏膜上皮细胞表达天然免疫分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丙酸氟替卡松和/或聚肌胞苷酸( 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等刺激离体培养的鼻黏膜上皮细胞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Toll样受体...  相似文献   
16.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开始恢复;但在疾病过程中出现情感体验能力降低,情绪认知功能损害,患者无法通过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正确情绪反应表达他们的情感,无法准确识别表情图像及其内容.其记忆力、理解力、注意力及情感反应障碍并不随着病情的好转而得到全面康复,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自我认知差,无法实现爱和被尊重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为了提高患者社会生活质量,必须进行康复训练,由此笔者采用图像识别工具,对患者情感、情绪、态度、表情等认知功能进行康复训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42例SLE患者外周血象、实验室免疫检查结果及主要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42例中血象异常者121例,其中贫血79例,血小板减少65例,白细胞减少76例,二系减少者69例,全血细胞减少15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及(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血象有显著改善(P<0.01〉。血细胞减少组抗dsDNA、补体C3、C4、24 h尿蛋白、肾损害、浆膜炎与血细胞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易并发血液系统损害,表现多样,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其外周血和骨髓象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细胞减少组抗dsDNA、补体C3、C4、24 h尿蛋白、肾损害、浆膜炎与血液系统受累明显相关,补体C3可作为判断SLE病情复发及缓解的一个敏感而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感染真菌的种类、诱发因素及治疗。方法: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COPD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及侵入性操作等使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几率增加。真菌感染主要有白色念珠菌(67株)、曲霉菌(7株)。合理用药及综合治疗是控制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结论:真菌感染成为肺部疾患的严重并发症,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眩晕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经、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发性硬化等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也可由其他系统或全身性疾病引起.近年来,笔者使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纳洛酮治疗有很好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收集2006年3月~ 2012年3月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眩晕症患者182例(男86,女96),年龄38~75岁,平均48.5岁.询问病史、症状,结合体征及辅助检查,排除其它疾病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关键词:眩晕症;纳洛酮;养血清脑颗粒分类号:R741.05 文献标识码:A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心脑血管病是当前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其中不少是由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所引起。为了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总结经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于1997年7月召开了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研讨会,对会议收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