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4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时以麻黄碱联合6%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溶液(HES130/0.4)共同负荷持续静脉输注对胎儿脐动脉血血气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术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在硬膜外注入试验剂量局麻药后,观察组(A组)以麻黄碱10mg加入6%HES130/0.4500ml快速静脉输注共同负荷,对照组(B组)单纯输注6%HES130/0.4500ml共同负荷。记录两组产妇最低SBP、最高SBP、最低HR、最高HR;记录产妇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胎儿娩出时Apgar评分。在胎儿娩出后出现第一次呼吸前取脐动脉和脐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A组产妇血压平稳,无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发生,最低SBP显著高于B组(P<0.01)。B组产妇麻醉后T3、T4时点SBP与麻醉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并显著低于A组(P<0.01);出现低血压8例(26.6%),恶心呕吐7例(23.3%)。两组均无心动过缓及心动过速发生。两组胎儿出生时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pH、PCO2、PO2及B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麻黄碱预防性静脉持续静脉输注联合6%HES130/0.4500ml共同负荷对胎儿脐动脉血pH和BE值无影响,不会导致胎儿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2.
故障现象在扫描过程中突然出现高压放电声,扫描结束后,CRT上出现伪影图像,中止正在进行的程序后重新扫描,机器不能工作.关掉机器电源,过一段时间后重新开机,机器仍不能工作.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89例脑梗死患者与42例非脑血管病患者行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间的颈动脉硬化程度与脑卒中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年龄[(70±4)岁]、患高血压病(61.8%)、糖尿病(42.7%)及甘油三酯(TG)水平[(1.8±0.6)mmol/L]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岁、28.6%、26.2%、(1.3±0.1)mmol/L](P均<0.001)。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为8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6%(P均<0.001);以颈总动脉(CCA)最多(77.4%),其次是颈总动脉分叉处(B IF)(15.1%),颈内动脉(ICA)颅外段最少(7.5%);软斑多于硬斑;脑梗死组的CCA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结论CAS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各种危险因素的叠加对脑梗死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在慢眭阻塞性肺疾病(C0PD)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50例COPD患者及8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D.D、FIB及FD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COPD患者血浆D-D、FIB及FD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2.16±0.61)mg/LLL(0.55±0.04)mg/L、(5.88±1.52)g/L比(3.12±0.35)g/L、(7.18±1.63)mg/L比(3.62±1.5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监测血浆D-D、FIB及FDP水平对COPD患者体内存在的高凝状态和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亢进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5.
76.
<正>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病理上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多数病情急而凶险,病死率较高[1]。血脂是诱发胰腺炎的重要因素[2],而胰腺炎又能引起血脂代谢的异常,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认为血脂是胰腺炎发生发展及转归的重要指标之一[3]。为进一步探讨血脂与胰腺炎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叶酸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罗氏化学发光仪及日本Olympus公司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30例及健康对照组100例Hcy及叶酸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Hcy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叶酸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脑梗死组血清叶酸水平随着血清Hcy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升高,而叶酸水平降低,说明高Hcy血症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Hcy和叶酸水平检测,通过补充叶酸等治疗措施,使Hcy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降低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7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人院顺序编号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3d为一个疗程.比较2组综合疗效、主要症状评分、解热起效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观察组治疗后1d、2d、3d主要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全退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疗效与安全性均良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退热时间.  相似文献   
79.
琥珀酰明胶联合麻黄碱预防硬膜外阻滞后低血压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硬膜外阻滞具有镇痛效果确切,肌肉松弛良好,阻断外周反射及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等优点,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但麻醉后易出现血压下降,且多发生于胸段硬膜外阻滞。以往多在出现血压显著下降后才给予治疗,对病人的安全极为不利。我院自2005年以来采用硬膜外阻滞前快速静脉输注4%琥珀酰明胶扩容联合小剂量麻黄碱静注预防硬膜外阻滞后低血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0.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先泳  陈峻 《血栓与止血学》2013,(5):227-229,232
目的 验证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几种检测方法的可靠性,为检验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9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例采全血分别用EDTA-K2和枸橼酸钠(9∶1)抗凝仪器法,采外周血稀释模式仪器法分别于5 min、30 min、60 min、120 min检测并制作血涂片,计数样本在不同抗凝剂不同时间段血小板数和血液涂片中的血小板聚集情况,另做手工计数法计数.结果 在5 min内即刻检测,各种抗凝剂结果均可接受,且计数值相近.30 min后EDTA-K2抗凝的标本计数值下降明显,部分枸橼酸钠抗凝的标本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外周血稀释模式仪器法各标本结果下降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对于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采取EDTA-K2抗凝即刻检测,或做外周血稀释模式仪器法检测及手工法计数,而采取枸橼酸钠抗凝法不可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