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病历摘要患者女,20岁,因间断全程无痛肉眼血尿3月余,加重1个月伴心悸、乏力入院。外院膀胱镜检查诊断"膀胱海绵状血管瘤",予以膀胱冲洗、止血、输血治疗等均无效。既往史:自幼发现右下肢"海绵状血管瘤",5岁时曾接受手术治疗;8岁开始出现间断便血,可自行停止;10~15岁右下肢血管病变接受过多次放射治疗,效果均不佳。  相似文献   
62.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乙肝病毒(HBV)感染早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达峰值时,即可检出HBV核心抗体IgM(抗HBc IgM),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HBc IgM近乎100%阳性,抗HBc IgM为急性乙型肝炎早期确诊的免疫学指标之一,一般滴度较高,可持续3—6个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HBc IgM阳性,说明HBV在肝内复制活跃,肝脏炎症损害明显。抗HBc IgM既是乙型肝炎近期感染的指标,也是HBV在体内复制的指标,并提示患者血液有传染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Bc IgM阳性时,通常滴度较低。抗HBc IgM阴转预示急性乙型肝炎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63.
潘玫  陈山 《山东医药》2001,41(18):36-36
原发性冷凝集素病 ( PCAD)临床少见 ,我们曾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女 ,70岁 ,近年来每当秋末及冬季 ,多次出现棕红色尿、头昏、乏力 ,遇冷时四肢皮肤发紫并感麻木 ,遇热后症状可很快消失。 2 0 0 0年 12月 2 8日再次发作前来就诊。查体 :T3 6℃。心、肺、肝、脾、肾无异常。皮肤粘膜苍白。轻度贫血貌。末稍皮肤遇冷时发紫并有麻木感 ,遇热后症状很快消失。实验室检查 :冷凝集素试验效价 >1∶ 640 0 (正常凝集效 <1∶ 3 2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抗 C3阳性 ,抗 Ig G阴性 (正常均为阴性 )。冷溶血试验阴性 (用于鉴别诊断 )。血…  相似文献   
64.
陈山 《安徽医药》2017,21(1):127-129
目的 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细胞免疫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重症肺炎病人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4+、CD8+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两组IL-1、IL-6和TNF-α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NK细胞显著升高,CD8+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CD4+、NK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炎性反应,增强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布氏杆菌周质蛋白(Brucella periplasmic protein, EipB)的理化性质、空间结构以及T、B细胞表位,探讨T、B优势表位肽的免疫效应,为布氏杆菌分子肽疫苗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在线网站以及生物信息学相关数据库分析EipB蛋白的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域,信号肽序列,二级和三级结构、亲/疏水性以及该蛋白的T、B抗原表位。选取抗原性最高的B和T表位(分别位于121-137和95-110)通过血蓝蛋白进行连接,免疫小鼠后,通过ELISA检测IgG、IgM、IgA以及IgE等抗体的产生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情况。结果 布氏杆菌EipB蛋白是由279个氨基酸组成,呈弱碱性,分子质量为31 kDa,性质较为稳定;该蛋白在26-27氨基酸之间含有一个信号肽序列,在1-30氨基酸之间含有一个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转角,延伸连和无规则卷曲等结构;亲水区域明显;该蛋白含有21条优势B细胞表位肽,这些优势B细胞表位所在氨基酸区段与亲水性较高区域相对应。含有CD4+T细胞表位56...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比较传统S形切口与耳后切口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腮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与传统组(n=30).观察组采取耳后切口进行手术治疗,传统组采取传统S形切口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的尿路病原菌分布特点, 及其对奈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纳入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于国内9家临床研究中心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的社区获得性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AUC)、反复发作尿路感染(rUTI)急性发作和非发热性复杂性尿路感染(cUTI)患者;具有尿路刺激征且尿常规白细胞异常升高。排除标准:入组前72 h内接受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 持续时间超过24 h者;发热(>37.3℃)或存在上尿路感染症状如腰痛、肾区叩痛等;留置尿路导管者。初次就诊时留取清洁中段尿标本做细菌培养, 分析不同类型尿路感染的尿路病原菌分布特点, 并对革兰阴性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测定。使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尿路病原菌对奈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比较不同病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和耐药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家医院的404例患者, 男40例(9.9%), 女364例(90.1%);6例细菌学结果缺失, 最终398例纳入分析。398例中AUC 243例, cUTI 46例, rUTI...  相似文献   
68.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又名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少数患者可累及尿路系统引起严重血尿,临床罕见.我院收治1例KTS累及膀胱引起血尿及失血性休克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奥曲肽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证实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乌司他丁、奥曲肽联合治疗组24例,乌司他丁对照组21例,奥曲肽对照组22例,治疗组分别与两个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联合治疗组与两个对照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奥曲肽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0.
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8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莫沙必利和黛力新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莫沙必利和黛力新联合治疗及莫沙必利单药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莫沙必利和黛力新联合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显效率为55.8%、总有效率为91.6%,莫沙必利治疗组显效率为23.9%、总有效率为64.1%。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莫沙必利和黛力新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患者可耐受,是目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