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描述了无线温度验证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在生物制药设备温度验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口腔癌于早期发现可治性高,当癌瘤增大侵及邻近结构,而尤其转移到颈淋巴结时治愈机会减少。每个医生,应当熟悉检查口腔的方法和良性及恶性肿瘤在口腔中的表现。口腔癌的确诊靠细胞学的检查或活检术。症状学:很多口腔癌在早期没有症状,一个机警的患者可能首先注意到口里一个白斑,一个疮或一个肿块,凡此,医生应进行仔细检查。口腔癌的早期症状很少有疼痛,当  相似文献   
14.
杨晋辉  尧颖  徐智媛  唐映梅  陈学平 《肝脏》2008,13(2):124-124
患者,女性,29岁,因“小便深黄,皮肤、巩膜黄染15年”于2007年3月27日入院。患者白14岁起出现持续性皮肤巩膜黄染,多次检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正常,10余年来均无明显皮肤瘙痒、乏力、恶心、厌油及腹痛等症状,无输血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查体:神清合作,精神佳,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AIH-PBC)患者临床、血清学及病理特点,指导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6例AIH-PBC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化、免疫学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AIH-PBC患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常见症状为乏力、皮肤瘙痒和黄疸,肝功能出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不同程度升高,部分患者出现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IgG和IgM升高,伴随自身抗体阳性.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AIH-PBC患者可见肝小叶界面炎,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伴随不同程度小胆管病变,胆管肉芽肿性炎.结论 AIH-PBC患者以中老年女性多见,具有AIH和PBC两者的临床表现和生化特征,病理学上同时存在肝小叶炎症和小胆管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神经细胞在氨作用下钙离子浓度变化与凋亡的关系,探讨氨毒性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胎鼠神经细胞7d,实验分组为对照组、低氨组和高氨组;分别作用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神经细胞凋亡比率,用Fluo-3/AM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 对照组神经细胞有少量凋亡,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正常,随着NH4CL浓度的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神经细胞凋亡增加.低氨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氨组和低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实验性肝损伤大鼠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肝损伤大鼠血浆及肠道组织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的动态变化,探讨肝损伤时肠道机械屏障功能的损伤情况.方法 15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15只大鼠作为急性肝损伤组(B组),25只大鼠作为急性肝功能衰竭组(C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回肠组织内毒素及二胺氧化酶水平的动态变化,HE染色及电镜观察肝组织细胞形态和亚细胞的结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B、C组大鼠血浆D-乳酸活性均明显高于A组,分别为(4.32±1.13)mg/L和(11.62±5.44)mg/L对比(0.77±0.25)mg/L,P<0.05;血浆二胺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但均明显高于A组,分别为(0.81±0.26)U/ml和(0.62±0.22)U/ml对比(0.47±0.11)U/ml,P<0.05;回肠二胺氧化酶活性逐渐降低,B、C两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浆及肠组织内毒素活性与A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c组则明显高于A、B两组(P<0.05).HE染色发现C组存在大片肝细胞坏死,回肠黏膜明显萎缩,部分绒毛断裂、脱落或相互融合,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电镜观察可见肠黏膜微绒毛稀疏脱落,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结论 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在肝损伤早期即可以明显升高,是检测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敏感指标,内毒素血症是肝损伤加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脑组织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1a (mGluR1a)的表达,探讨其在肝性脑病及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 据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分成2组:时照组15只,急性肝功能衰竭组25只.采用硫代乙酰胺建立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HE染色法及电镜观察脑组织细胞形态及亚细胞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组织mGluR1a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通过使用硫代乙酰胺成功建立了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脑水肿模型,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肝功能衰竭组有严重的肝性脑病表现,病理上伴随明显脑细胞水肿,脑组织免疫组化mGluR1a表达增多.结论 硫代乙酰胺能成功制成急性肝衰竭实验模型,在急性肝功能衰竭组出现明显的脑病和脑水肿表现.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脑组织内mGluR1a表达水平升高,与肝功能衰竭大鼠脑水肿和肝性脑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胎儿宫内缺氧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1942-194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监测胎儿脑血流阻力指标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产前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血流指标,计测血流的S/D值、脉搏指数(PI)、阻力指数(RI),(S/D、PI、RI值简称阻力指标)。结果:胎儿MCA血流S/D<4、PI<1.6、RI<0.06时,提示胎儿宫内缺氧。正常妊娠组胎儿宫内缺氧占14.2%,妊高征组胎儿宫内缺氧占46.3%,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宫内发育迟缓(IUGR)组胎儿宫内缺氧占52.6%,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结论:胎儿宫内缺氧是导致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直接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阻力指标,了解胎儿颅脑血循环状况,预测胎儿宫内缺氧,及早发现异常,及时防治胎儿窘迫,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对提高围生医学质量及优生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痞满”、“嗳气”、“纳呆”等病的范畴;其病因多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七情怫郁、大淫所伤和先天禀赋不足有关。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胃炎是指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胃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甚则出现腺体萎缩的一种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三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