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医药卫生   141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索炭疽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研究趋势及动态前沿,以期为我国炭疽研究提供信息支持,为生物反恐提供策略思路。方法基于Web of Knowledge文献数据平台( SCI),综合应用Pajek、VOSviewer、Bibexcel软件;基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SCD)数据平台,使用Excel软件。结果通过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显示,炭疽研究主要分布在欧美国家,美国炭疽研究整体实力最强,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机构为我国炭疽主要科研力量,但我国与国际相关研究机构尚存在一定差距。结论我国应加强炭疽研究,提高整体研究实力,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生物恐怖事件提供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利用冠状动脉(冠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探讨左冠脉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LAD)、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branch,LCX)三者间的夹角与局部斑块形成和分布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27例行冠脉CTA检查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正常组44例和左冠脉病变组83例,病变组进一步分为LM组(18例)、近段组(57例)、中远段组(8例)。在重建图像上测量LM、LAD、LCX三者之间的夹角,分析左冠脉夹角与局部斑块形成和分布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27例患者LM与LAD间的夹角和LAD与LCX夹角(分支角)呈负相关(r=-0.356,P<0.05);LM与LCX间的夹角和分支角也呈负相关(r=-0.662,P<0.05)。近段组分支角(90.9°±20.0°)与正常组(72.7°±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段组LM与LCX夹角(117.8°±16.0°)与正常组(129.5°±15.9°)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LAD近段斑块形成与分支角呈正相关,和LM与LCX夹角呈负相关。当分支角>70°时,左冠脉斑块形成概率将会增加。结论分支角、LM与LCX间夹角均与LAD近段斑块的形成和分布相关,利用多层螺旋CTA能够为左冠脉斑块形成、风险预测及介入治疗术前提供无创、准确、快捷的相关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吸氧后99m Tc-MIBI SPECT显像对肺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CT发现肺部肿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受检者于注射99mTc-MIBI前10 min开始经面罩高流量吸氧,于注射后20 min、150 min分别进行早期和延迟SPECT断层显像.对显像结果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并根据最终病理诊断结果,判定该显像方法对肺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20例肺部恶性肿瘤,12例肺部良性肿瘤,99m Tc-MIBI SPECT显像对肺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灵敏度90.0%、特异性75.0%、准确性84.3%.肺部恶性肿瘤早期摄取比值(EUR)为(2.94±1.98),95%CI:1.79%~3.43%.肺部良性肿瘤为(1.41±0.71),95%CI:1.19%~1.8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37).肺部恶性肿瘤延迟摄取比值(DUR)为(2.97±1.91),95%CI:1.98%~3.53%,肺部良性肿瘤为(1.57±0.81),95%CI:1.18%~2.1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16).半定量ROC分析显示:以早期摄取比值≥1.55为界值.对应灵敏度90.0%,特异性75.0%.以延迟摄取比值≥1.60为界值,灵敏度90.0%,特异性75.0%.结论吸氧后99m Tc-MIBI SPECT显像对肺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临床科室每日有吸氧患者,根据病情需长期吸氧或间断吸氧,尽管吸氧装置日新月异,不断更新换代,但无论使用哪种吸氧装置都存在暂停吸氧拔出鼻塞现象,如长期吸氧者(因吃饭、喝水、吃药、如厕等)暂停吸氧取出鼻塞后会暴露于空气中或触碰到周围任何物体、墙壁、湿化瓶等,容易导致鼻塞中进入灰尘或鼻塞触碰到墙壁、周围物体等而污染鼻塞。本院过去使用的单鼻塞吸氧管及可重复使用的更换湿化瓶需每天更换一次,湿化瓶使用24小时后还需用浓度为500mg/L的健之素水浸泡消毒,中途暂停或间断吸氧拔出鼻塞后为避免污染鼻塞需将吸氧管装入消毒过的白色小布袋内如图1。布袋如果随时污染护士需随时清洗、消毒,无污染时要求每周一夜班护士用浓度为250mg/L的健之素水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既消耗材料、浪费人力又不美观,还给护士增加负担。武汉智迅创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除菌吸氧装置进入临床后,要求每3天更换一套吸氧装置,虽然省去了浸泡湿化瓶及清洗白布袋的程序,节省了人力及一次性耗材的消耗,但仍然存在着暂停吸氧或间断吸氧拔出鼻塞后暴露于空气中或触碰到周围物体而污染鼻塞的现象。为此,我们将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各种型号注射器,因不同型号注射器塑料帽口径一致,只是长短不一)时取下的塑料帽如图2,统一回收到清洁小塑料盒中如图3,小塑料盒及放入的塑料帽每周用微波炉消毒30分钟。如有暂停吸氧的患者,拔出鼻塞时立即套上小塑料帽,如图4,再次吸氧时将小塑料帽取下放入医用垃圾桶内弃去。每次暂停吸氧时,重新从清洁小塑料盒中取两个塑料帽套于鼻塞上。只要吸氧装置在有效期内,间断吸氧或暂停吸氧时将小塑料帽套于鼻塞上,继续吸氧时将塑料帽取下即可,如此反复操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既卫生、美观、安全,又节省人力物力。过去将这些塑料帽都废弃了,而如今可以变废为宝了,内分泌科通过两年多的使用,深受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的认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因子6(Api6)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所致C57BL/6J小鼠肺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6~8周龄的C57BL/6J雄性小鼠喂养于SPF环境中,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普通饮食和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喂养。喂养16周后收集肺组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法鉴定肺组织的炎症状态。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Api6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凋亡情况。体外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流式细胞术检测Api6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引起的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喂养小鼠16周后,C57BL/6J小鼠肺组织出现以巨噬细胞蓄积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升高为主的炎症反应。与普通饮食组相比,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喂养小鼠肺组织的Api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都显著上调(P<0.01),同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巨噬细胞凋亡水平明显下降(P<0.01)。体外实验证实500 μg/L的重组Api6处理RAW264.7细胞可显著抑制oxLDL引起的细胞凋亡(P<0.05)。结论: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可致C57BL/6J小鼠肺组织巨噬细胞蓄积,其机制可能与Api6抑制巨噬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 高渗应激(HS)诱导的ROS-NLRP3-IL-1β信号通路激活被认为是干眼发病机制中上皮细胞炎症的关键步骤。本研究旨在研究金雀异黄素是否可以通过调节这一通路来保护人角膜上皮细胞抑制HS诱导的炎症发生。方法 将人角膜上皮细胞(iHCEC和priHCEC)在各渗透压培养基(312、350、400、450mOsm/L)和50μmol/L金雀异黄素中按分组进行不同处理培养。采用CCK-8检测各处理iHCEC和priHCEC的活性。使用小干扰RNA (siRNA)来抑制iHCEC中NRF2的表达。通过RT-PCR检测各处理后iHCEC中NLRP3炎性体相关基因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处理后iHCEC和priHCEC中IL-1β分泌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分析各处理后iHCEC中氧化应激标志物,相关试剂盒来检测不同处理iHCEC的酶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各处理后iHCEC中NRF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金雀异黄素可通过抑制ROS-NLRP3-IL-1β信号通路保护人角膜上皮细胞免受HS诱导的损伤。金雀异黄素显著抑制HS诱导的iHCEC中NLRP3 炎性体相关基因的表达和IL-1β的分泌。金雀异黄素可显著减弱HS诱导的氧化应激,表现为金雀异黄素预处理后iHCEC内ROS生成量减少和8-OHdG阳性细胞数目减少。金雀异黄素诱导NRF2表达,从而触发几种抗氧化酶的表达。结论 金雀异黄素可以抑制HS诱导的人角膜上皮细胞炎症的发生,其可能具有在较早阶段预防和减轻与干眼相关的角膜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方法检测阿司匹林肠溶片中的含量,以摇篮法检测不同溶出介质中阿司匹林肠溶片的释放情况。结果:阿司匹林浓度进样量在3.43~58.54μg之间,范围中和峰面积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相对较高。阿司匹林肠溶片在pH1.0溶液1.5h、pH7.5磷酸盐缓冲溶液中1.5h未能够溶出,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得到释放,1.5h累积释放度高达80%。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含量与释放度检测方式比较简单,且准确率相对较高,可以作为质量控制的标准,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8.
目的 了解海南省西部地区关节炎或神经性疾病患者的莱姆病感染状况。方法 在东方市收集莱姆病疑似病例血清400份,儋州市收集莱姆病疑似病例血清500份,均为关节炎或神经性疾病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血清标本进行莱姆病抗体初筛检测;并采用免疫印迹法(WB)对IFA检测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确诊实验。结果 IFA方法检测血清样本900份,35份阳性,阳性率为3.89%。应用 WB法对上述35份IFA阳性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15份阳性, 阳性率为1.67%。不同年龄人群均有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其中,≤20岁阳性率最高,为11.76%(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08,P<0.001);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在性别和症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1,P=0.975;χ2=0.011,P=0.917)。结论 证实了海南省西部地区人群中存在莱姆病,建议当地医生在诊治关节炎和神经性疾病患者时,应排除莱姆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49.
急慢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临床疼痛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慢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临床疼痛特征。方法:纳入TMD患者68例(急性30例,慢性38例),使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价患者的疼痛强度,短式McGill疼痛调查表评价患者的疼痛感觉和感受。结果:①静止和功能状态下急、慢性组组内男女患者之间疼痛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静止状态下急、慢性组患者疼痛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功能状态下女性患者急性组疼痛强度高于慢性组(P<0.05);④急性组患者常用胀痛、触痛、刺痛、持续固定痛来描述疼痛,慢性组患者常用的词汇是胀痛、痉挛牵扯痛、绞痛、持续固定痛;⑤急性组患者有15人(占50.00%)在情感项主要选择害怕和软弱无力,慢性组患者有29人(占76.32%)在情感项主要选择厌烦和软弱无力。结论:急、慢性TMD患者疼痛强度多为轻度和中度;急、慢性TMD患者对疼痛的感觉和感受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0.
陈婷  朱玲  刘子晗  李虎  蔡晨星  吴婴南 《口腔医学》2012,(3):170-172,175
目的调查南京郊区3~5岁儿童龋病的流行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郊区384名3~5岁儿童,对其进行口腔检查并发放问卷,由家长填写后统一收回。对龋病相关因素调查结果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南京郊区3~5岁儿童患龋率为60.68%,龋均及龋面均分别为2.70和4.08;年龄、甜食的喜好程度及母亲文化程度与儿童乳牙龋相关。结论南京郊区3~5岁儿童的患龋率较高,需开展早期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