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医用海绵冷敷体是一种新型的冷敷产品。主要特点是冰点低,持续时间长;质地松软,与人体贴敷受冷面积大,降温快,效果好;使用方法简便,并可反复使用。一、结构及原理医用海绵冷敷体是由结冰体和保护套两部分构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载:“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关于文中的“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有谓正治:虚者按虚证治疗,即补不足;实者按实证治疗,即损有余。有谓指误治:虚证用泻法,使虚者更虚;实证用补法,使实者更实。虽然均认为虚证宜补,实证宜泻,但从文字解释方面看,出现了分歧。  相似文献   
13.
陈凤芝 《吉林中医药》2012,32(1):99-101
满族人大多生活于我国北部地区,由于历史上满族入主要以游牧方式生活,环境寒冷,性情纯朴、率真.所以常见妇科病证多以月经失调、带下过多等为主;儿科疾病常以惊风抽搐、小儿疳积或跌打损伤为要;同时由于地域寒冷,多以肉食为主,故还可见到痈疮疔肿等病证.满族人治疗疾病多用单味药,少数时候也用复方,其治疗疾病常药食同用.如满族人春秋两季挖拉拉藤根,切小块,洗净晒干,开水冲服,治疗下血、崩漏、吐血及跌打损伤;满族民间常用血见愁鲜茎叶(大叶灰菜)煎水卧鸡蛋食用,或晒干熬水喝,治疗妇女月经不调或崩漏证;艾叶烧成炭,加红糖冲水喝,治疗妇女产褥期感染等.  相似文献   
14.
梅花鹿全身都是宝,作为药用,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大量人工驯养梅花鹿,始自于300年前的清朝末年,东北梅花鹿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开发与利用潜力极大。  相似文献   
15.
中医中药教学分家不利于培养跨世纪实用中医药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科技中医药产品的大量涌现及中医药疗效的大幅提高,人们对中医药治病求本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并逐步开始从西医医院走向中医大门,这就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外部环境。各高等中医院校为适应社会与市场经济需求,纷纷将专业设置得越来越多、划分得越来越细,试图从某一局部领域寻找突破口,培养专门人才。然而,笔者经潜心研究中医药理论,融多年教学、临床、科研实践经验认为,中医、中药理论是祖国医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系统,专业化分过多过细,不利学生全面掌握祖国医学体系之精髓及用系统学思想发挥中医治疗的专长。现就高等中医…  相似文献   
16.
张某,男,36岁。1982年2月来诊。该患常觉喉中痰涎不绝,必咳之使出而后快。但每次只能咳少量痰涎。咳后稍舒,而稍过片时又觉喉中不畅,仍需再咳。这样就致每日咳声不绝,已经三年多了。询其发病之原因及病程经过,患者言,大约3年前的冬季,因感冒而咳嗽较重,由于治疗不当,一直淹缠2、3个月咳嗽不愈。当时的症状是,千咳无痰,有时有少量粘痰,咳声重浊,常觉身上发冷,不热不渴,不烦不躁,大便如常,小便清利而无赤涩热痛之症。咳嗽每于遇风冷及早晚起床睡觉时加重,甚或出现连续性咳嗽。虽服用一些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甘草片、咳必清、麻杏止咳片、川贝精片、蛇胆陈皮末等药物,效仍不佳。后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经50例临床实验研究证实:麻扩酊具有扩张表浅静脉和局部止痛的作用,用此药作局部按摩15~30秒可生效,静脉扩张明显,突出皮肤表面,可提高特殊条件下,特殊病人的静脉穿刺成功效,无论是平时或战时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对表浅静脉的有效率为100%;对深部静脉的有效率为90%;用于局部止痛有效率为90%以上。经动物皮肤刺激试验(病理切片)证实,对皮肤局部无刺激。  相似文献   
18.
更年期综合征以植物神经失调及情志症状为特征,为肝脏、经脉、气血诸方面功能紊乱。表现为失眠、心悸、烘热汗出,肠胃功能紊乱,烦躁易怒,或表现为悲伤好哭,严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9.
《温病学》是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属于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温病学多元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从运用典型病例、联系专题病案讨论、采取对比鉴别法、利用多媒体和实施PBL教学法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探索,以期对温病学教学有一定裨益。  相似文献   
20.
陈凤芝 《吉林中医药》2011,31(2):179-180
《南雅堂医案》作为陈修园先生一生临证经验的精华荟萃,后世医家对其问津者甚少,此次重新整理、校注陈修园医学全集,对其《南雅堂医案》的版本与内容进行了认真考证,认为《南雅堂医案》确为陈修园先生手记。在校注过程中,主要对其版本、排序、文字、段落、句读、点校等进行了系统整理与注释,使其更具科学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