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持续腰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持续腰池引流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0年9月间对105例患者进行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的方法,其中自发性SAH25例,外伤性SAH30例,开颅术后SAH50例。结果: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治疗SAH的治愈率为100%,无颅内感染,气颅及脑疝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持续腰池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SAH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陈保忠  赵继泉  张卫华  郑志  张宏敏  虞云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81-81,158,F0003
目的分析发生在大脑皮层局部脑回的胶质瘤的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例曾在外院误诊为脑梗死的发生在大脑皮层的胶质瘤患者,通过头MRI平扫加增强加波谱分析的影像学检查及对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均为单发,3例均发生于顶叶单个或两个脑回,1例MRI表现为皮质下的低信号病变,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局部脑回肿胀,呈长T1和长T2信号,波谱分析结果N-乙酰冬氨酸(NNA)/胆碱(Ch)为0.27;2例病灶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病灶内见小血管显示,邻近脑沟消失,T1WI呈低信号,T2WI及T2FLAIR呈高信号,病灶区脑灰白质分界不清,波谱分析结果N-乙酰冬氨酸(NNA)/胆碱(Ch)分别为1.68和2.1,3例胶质瘤患者在我院术前均得到明确诊断并行手术治疗。结论对于早期即表现出有癫痫或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要注意排除颅内肿瘤的可能性,头MRI平扫加增强加波谱分析的影像学检查能明显提高发生在大脑皮层局部脑回的胶质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4.
陈保忠  柳明  庞松涛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4):3678-3679
目的:观察晔康杀蟑胶饵对家属楼居民户蟑螂的杀灭效果。材料与方法:用晔康杀蟑胶饵对西安东郊某单位家属楼进行现场灭蟑实验。结果:试验前现场蟑密度平均为18只/15 min,施药后,5 d1、0 d3、0 d,平均密度分别为1.5只/15 min,0只/15 min,0只/15 min,杀灭率分别为91.7%,100%,100%。经6个月观察各房间均未见活蟑螂。结论:晔康杀蟑胶饵对家属楼居民户灭蟑效果理想,并能达到较长时间的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西安市市管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方法对西安市市管所有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随机现场采样监测。结果 2015年共采集西安市80所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标本240份,合格127份,合格率为52.92%。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市立直属医院为62.67%,职工医院为55.95%,私立医院为40.74%;综合医疗机构为67.68%,专科医疗机构为42.55%;三级医疗机构为79.63%(43份),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为45.16%(84份),不同类别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卫生不同项目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0.83%、8.33%。各年龄组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3,P0.05),≥50岁年龄组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最高(71.43%),其次为30岁年龄组(67.82%),40~岁组合格率最低(39.66%)。结论西安市市管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整体水平偏低,应提高检验科医务人员防护意识,加强手卫生质量监控,严格掌握并执行标准洗手操作规程,进一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终池引流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终池持续引流对急性颅脑患者脑脊液 (CSF)成份的影响。方法 将 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 ,终池持续引流组 40例 ,应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穿刺终池 ,留置深静脉留置管于终池持续引流CSF ;对照组 40例 ,应用常规腰穿放CSF的方法。结果 终池持续引流组第 1天 ,前 3、5天的CSF引流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 .0 1)。第 1天CSF中红细胞 (RBC)及蛋白质 (TP)的含量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第 3天及第 5天CSF中RBC及TP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终池持续引流组无 1例发生交通性脑积水 ,而对照组有 2例因交通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 终池持续引流能够更快降低CSF中有害成分的含量 ,减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和脑损伤的程度 ,减少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机会。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掌握西安市区鼠类种群结构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消长规律。方法 依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晚放晨收,每2个月监测1次。结果 2012-2013年共捕获鼠类4种152只,经鉴定后分别为小家鼠、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鼠类总平均密度为0.33%,其中褐家鼠占51.32%,为优势鼠种;小家鼠和黑线姬鼠分别占39.47%和7.42%,为常见鼠种。密度在8月份呈现高峰。结论 西安市鼠种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主,每年的8月份监测结果较高,应根据鼠类的活动及消长规律适当在春秋两季加强灭鼠工作可有效降低鼠密度,减少鼠传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掌握西安市城区蝇类的种群分布、生态习性及季节消长等变化规律,为蝇类及虫媒传染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捕蝇笼糖醋诱饵诱捕法。每年3-11月,对每月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蝇种多样性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2年共捕获成蝇2378只,分属3科10属15种。总平均密度为2.65只/笼,其中2009年蝇密度最高为3.00只/笼;2012年蝇密度最低为2.47只/笼;优势种为家蝇、厩腐蝇、黑尾黑麻蝇和丝光绿蝇,分别占捕蝇总数的54.71%、10.26%、10.13%和9.04%。结论蝇类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及不同的生境、气候、季节有关。在蝇类活动高峰前适时加强环境整治,采用物理、化学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蝇密度,减少虫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 对有0~6岁儿童的家庭手卫生现状开展调查分析,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对西安市有0~6岁的儿童家庭成员的手部卫生行为状况开展现况调查。结果 累计调查387人,总体上72%的被调查者知晓手卫生相关知识。60.47%的家长/照看人每日洗手7~10次,59.69%的儿童每日洗手以3~6次。家长/照看人总体的手卫生习惯报告率、正确洗手行为报告率分别为61.73%和68.19%。儿童总体的手卫生习惯报告率约为64.27%。大多数家长/照看人洗手时间为120 s(29.46%),女性家长/照看人的洗手时间显著长于男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0~6岁儿童数、与儿童亲近程度、手卫生知识知晓、手卫生习惯对家长/照看人正确洗手行为报告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 西安市0~6岁儿童家庭的正确洗手认知和行为习惯程度不高,对普通家庭提供手卫生知识培训是改善正确洗手行为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0.
了解西安市0~14岁儿童各年龄组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西安市2005-2014年死因监测系统数据,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疾病分类编码.结果 西安市2005-2014年0~ 14岁儿童平均死亡率为80.15/10万,年均下降4.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61,P>0.05).儿童死亡数占全人群死亡数比例呈下降趋势.男孩死亡率(93.58/10万)高于女孩(64.99/10万)(x2=168.90,P<0.05);0岁~婴儿死亡率最高(666.84/10万),以后随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10~ 14岁儿童死亡率最低(25.13/10万).围生期有关疾病、损伤中毒和先天性疾病是引起儿童死亡的前3位死因,死亡率分别为18.26/10万,15.60/10万和14.65/10万.机动车交通事故、机动车外意外事故和溺水位居损伤中毒原因的前3位,死亡率分别为3.13/10万,3.07/10万,2.53/10万.结论 围生期有关疾病、损伤中毒和先天性疾病是西安市儿童的主要死因.加强孕产妇保健和新生儿围生期护理,预防儿童伤害,可有效降低0~ 14岁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