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医药卫生   10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一)急性肾衰(ARF) ARF的病因以感染为多,其次为中毒、肾毒性药物及肾炎。由庆大霉素引起的ARF颇为常见。南京军区总医院认为营养不良、抵抗力减低为继发感染的主要诱因。ARF病情危急、病死率高,上海医大认为早期诊断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提出如血清肌酐每日递增44.2~88.4umol/L即应按ARF监护。观察BUN和排钠分数等变化对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毒物引起的ARF,摄入者多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病毒性肝炎(AVH)患者胆囊(GB)排空功能及其与病情程度和转归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超声研究了32例AVH患者及26例健康对照者GB排空功能.结果空腹GB容量(FGV)AVH患者(1022±231)明显小于对照组(1979±151)(P<0001),随病程延长,FGV渐增多.FGV减少与病情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餐后GB排出量(GEF)AVH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1),其减少与病情程度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血清胆红质、ALT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001).60min最大GEF及GB排空速度明显减少、减慢(P<0001).恢复期FGV及餐后GEF均恢复正常.结论AVH患者存在FGV和餐后GEF异常.其机制与肝细胞损害,泌胆功能障碍及神经—激素调控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和左氧氟少星快速(2d)治疗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效果和可行性,为治疗Mp感染提供快捷途径。方法采用随机和对照的方法前瞻性观察随机收治的141例呼吸道Mp感染患者,年龄19~70(平均41.2)岁,分三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组1,61例,每日予阿奇霉素10mg/kg,1次/d,po,疗程7d。组2,56例,每日子阿奇霉素10mg/kg,1次/d,po;左氧氟沙星200mg,3次/d,疗程5d。组3,24例,每日予阿奇霉素30mg/kg,1次/d,po;左氧氟沙星600mg(体重〈50kg者400mg),3次/d,疗程2d。疗程结束后随访。结果三组完成观察的分别为54、48和22例。组1、2、3,疗程结束后症状消失率分别为88.9%(48/54),91.7%(44/48)和95.5%(21/22)。组3疗效显著快于组1和组2(P〈0.001),组2显著快于组1(P〈0.001)。小于30岁和治疗及时的患者症状消失快于60岁以上(P〈0.05)和未及时治疗的患者。三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随访6mo~3a,未发现异常。结论大剂量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Mp感染安全方便,起效快,疗程短,清除Mp彻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肺炎支原体(Mp)神经系统感染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1998年12月至2011年12月连续诊治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Mp感染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3~68岁,平均34.9岁。均排除了其他病原体感染。治疗:每天阿奇霉素(AZI)10mg/kg,其中22例联用左氧氟沙星(LEV)600mg/d。结果发病数秋季(15例)、冬季(21例)、春季(17例)均明显高于夏季(2例)(P<0.05)。患者均急性起病。44例病初全身不适、发热,继之头痛40例,伴恶心33例,颈有抵抗33例,呕吐14例。嗜睡、意识恍惚、表情淡漠、忧郁、面神经麻痹、多动症、失眠分别为7、6、5、5、3、2和2例;咽痛、咳嗽、鼻塞流涕分别为22、17和7例。WBC升高、减低和正常分别为7、11和37例。中性粒细胞(NEU)比例升高46例(83.6%);抗-MpIgM均阳性。脑脊液清亮,蛋白偏高3例。53例治愈,2例死亡。在无卡他症状患者中,NEU比例≥0.70诊断Mp感染的敏感性93.8%,特异性66.7%,准确性94.5%。53例抗Mp治疗(7.1±1.2)d症状体征消失。AZI加LEV抗Mp治疗时间[(6.1±0.9)d]明显短于单用AZI[(7.6±1.1)d](P<0.05)。单用AZI治疗2004年前的13例治疗时间[(6.2±0.8)d]明显短于2007年以后的12例[(7.9±1.1)d](P<0.05)。结论神经系统Mp感染表现复杂,误诊率高;WBC正常而NEU比例升高有诊断意义,抗-MpIgM阳性具诊断价值;及时足量敏感大环内酯和(或)喹若酮类药物抗-Mp治疗效佳。  相似文献   
15.
16.
肺炎支原体感染属常见病和多发病[1],临床表现多样。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报道较少。2001年以来,我们收集本院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肺炎支原体感染5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苯巴比妥治疗老年高间接胆红素血症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消化道息肉的癌相关抗原表达及其与癌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5例晚期肝硬化患者7次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胸膜炎(SBPL)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结果。SBPL少见,其临床特征为中量以上肝性胸水伴胸痛、胸闷气短、发热,胸水量迅速增加伴少尿或无尿,胸水为渗出液。7例次中4例次胸水细菌培养阳性,其中大肠埃希氏杆菌2例,产气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各1例,及早应用抗G ̄-杆菌等抗生素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4岁,飞行员,飞行时间2000h。以乙肝标志物阳性15年,腹胀、尿少10d为主诉,于2010-07-26入院。该患者于1995年因外伤骨折住院期间查乙肝五项HBsAg、HBeAb、HBcAb阳性,肝功能正常,自述无任何不适,未特殊治疗。大体检均未发现异常。2006年因"排尿性晕厥"再次入院,化验结果:ALT146U/L,HBV-DNA定量1×104拷贝/mL,曾给予保肝治疗,并转北京某队医院治疗,肝功能正常出院。本次入院前10d出现腹胀、尿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