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医药卫生   137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陈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4):2735-2735
对以胃肠道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流行性出血热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45岁,已婚。因腹痛、腹泻伴发热3d为主诉于2006-01-10入院。患者于就诊前3d开始出现腹痛、腹泻水样便,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9℃)、头痛、全身酸痛,就诊当地医院,给予抗炎、补液及对症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转诊我院,门诊拟急性胃肠炎收住我科。  相似文献   
92.
2002年4月~2006年4月,我们共行白内障手术23例(31只眼),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93.
目的在解剖学测量基础上明确3D打印技术辅助长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PHILOS)螺旋塑形微创治疗肱骨中上段骨折的优势,并探讨其用于临床治疗的初步疗效。方法收集新鲜冷冻成人尸体标本共12侧上肢,平均分成Synbone组与3D打印组。10孔PHILOS钢板分别按照Synbone标准骨模型或各标本对应的3D打印模型进行预弯,然后通过标准的微创接骨板(MIPO)技术分别置人到Synbone组与3D打印组上肢标本内,分别在桡神经穿肌间隔处、钢板第6孔、钢板远端,测量桡神经与钢板外侧的水平距离,再测量钢板远端内侧与上臂血管神经束的距离,最后测量肱骨全长。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采用健侧肱骨镜像翻转的3D打印肱骨模型辅助PHILOS钢板螺旋塑形治疗的16例肱骨中上段骨折患者资料。男4例,女12例;年龄59~87岁,平均71.0岁。按AO/OTA分型:B型10例,C型6例。7例骨折线累及肱骨近端,手术均采用标准MIPO技术闭合复位内固定,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v肩关节评分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结果解剖学测量发现,Synbone组和3D打印组的肱骨全长分别为(30.17±1.93)、(29.75±2.17)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ynbone组与3D打印组在桡神经穿肌间隔处、钢板第6孔、钢板远端,测量桡神经与钢板外侧的水平距离分别为(11.50±0.92)、(17.87±1.88)mm,(6.90±1.78)、(14.83±1.50)mm,(5.14±1.14)、(8.36±1.27)mm,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远端内侧与上臂血管神经束的距离分别为(6.25±0.95)、(6.88±1.2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平均随访25.3个月(24—38个月),骨折均愈合顺利,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77.6分,MEPS评分平均96.5分。结论在使用螺旋形长型PHILOS钢板治疗肱骨中上段骨折时,3D打印技术辅助预弯钢板能更有效地避免桡神经损伤,同时能得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4.
95.
自控硬膜外镇痛缓解膀胱痉挛性疼痛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缓解膀胱痉挛性疼痛的作用。11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术后未做PCEA,根据需要口服或肌注镇痛、解痉药。PCEA组65例,手术结束前经硬膜外导管给予2.5g/L布比卡因5mL 吗啡1mg作为负荷量,接美国光达2000型电子镇痛泵。结果表明对照组膀胱痉挛较为频繁,PCEA术后镇痛满意,VAS评分明现低于A组,膀胱痉挛基本消失。前列腺摘除术后应用PCEA,解除患者的疼痛,减弱术后应激反应,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6.
1病例报告 女,59岁。因头痛、眼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2d,予2003-08-11急诊左眼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入院。入院查体左眼视力0.1,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瞳孔直径4.3mm,对光反射消失,眼底:视乳头边界清,C/D=0.6,视网膜平,眼压53.89mmHg.心肺检查未见异常。予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2次/d(30min内滴完),及其他综合降眼压治疗。第4天患者出现全身乏力,头晕,心悸,胸闷,咳嗽,静滴甘露醇后出现呼吸困难,上述症状加重。立即予吸氧,半卧位休息,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介绍了100列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例,均有较完整的临床资料,本文根据其发病原因、病理变化、CT诊断及复查追踪等进行了分析,认为此病的发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或以后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特点多见于早产儿,常见因素为缺氧窒息及产伤等,临床体征比较明显,从CT诊断追踪复查上看,新生儿颅内的出血量的多少与预后转归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
当局临证,常会遇到一些病症,用常规治法难以取效,此时当从反向思维,顺从疾病的假象,用反治法治疗,每可获奇效。兹举本法在消化系病症中的应用验案数则,以抛砖引玉。1益气法治使秘王少华[1]载有一案,女,26岁。因产后便秘,旬日至半月始一更衣。诊得面色无华,两睑虚浮,心悸怔忡,少寐多梦,头目眩晕,视物模糊,周身疲软,足不任身,言语无力,临努挣汗出,便后尤觉衰惫,脉濡细,舌淡,边有齿龈,苔薄白。证属产后气血双亏。治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潞党参20g,生黄芪、准山药各15g,冬白术9g,炙甘草3g,当归9g,熟地…  相似文献   
99.
综述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抑郁症的生化病理机制研究,认为5-羟色胺(5-HT)能低下作为抑郁症神经生物学标志。随着神经生物学领域中神经肽研究的兴起,肽类神经递质———生长抑素成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的新热点。神经内分泌研究一致公认:抑郁症神经内分泌改变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研究认为促甲状腺激激素(TSH)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反应迟钝可作为重度抑郁症的生物学标志;有关抑郁症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障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诊疗患者临床资料,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靶血管行血栓抽吸术中、术后的严密观察及细致护理。结果:191例AMI患者14例UA患者中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减少或者消除冠脉内的血栓,同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血栓抽吸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护理方法有效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