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1.
目的分析髋臼骨折术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对18例髋臼骨折后创伤性髋关节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13例髋臼骨折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另5例行闭合复位骨牵引治疗;10例因为既往手术的疤痕粘连,关节置换时需行较广泛的软组织松解;9例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时仍有固定用的内植入物,5例术中需要取出内固定;12例术中用取下的股骨头行结构性或颗粒植骨;16例用非骨水泥髋臼,2例用金属加强环与骨水泥固定聚乙烯髋臼。术后随访行x线摄片评估,髋关节功能作Harris评分。结果随访时间6—70个月不等,平均38个月。3例术后发生髋关节周围BrookerⅡ度异位骨化,其中2例行异位骨化切除;1例术中股骨骨折,1例深部感染,1例髋臼松动并移位。最后随访时,12例(67%)患髋没有或仅偶有轻微疼痛,4例中度疼痛,2例疼痛需要助行工具;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3.5分到术后平均84分。结论髋臼骨折后髋关节骨关节炎仍可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得到有效治疗,但其手术复杂程度与款臼骨折的处理有关,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比一般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高。  相似文献   
12.
我们曾对连续204例使用表面多孔金属髋臼杯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进行了7~10年的随访报告。本文对这些关节置换的15~l8年远期结果进行评估。研究中入选的142例髋关节中,136例(96%)仍然使用原来的髋臼。142例中的3例因为无菌性松动而失败。10例(7%)因为过度磨损或治疗骨溶解而需更换组配型髋臼内衬。将因松动而需翻修或有松动的放射学证据者定为失败,髋臼金属杯的l5年生存率为99%。尽管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骨溶解和再次手术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非骨水泥髋臼重建的l5年生存率是优异的。大多数并发症的发生与聚乙烯内衬的磨损有关。  相似文献   
13.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据文献报道,到2050年,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将达到600万例[1].对于有移位的老年股骨颈囊内骨折,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已有超过30年的历史.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1%~5%[2-4].尽管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由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通常全身情况欠佳,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且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所以双极假体脱位后的治疗较困难.  相似文献   
14.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据文献报道,到2050年,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将达到600万例[1].对于有移位的老年股骨颈囊内骨折,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已有超过30年的历史.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1%~5%[2-4].尽管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由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通常全身情况欠佳,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且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所以双极假体脱位后的治疗较困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研究避免其出现的对策.方法 2001年9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施行1019例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性585例,女性434例,平均年龄59.5岁(39~76岁);采用Stryker陶瓷-陶瓷全髋关节362例,普鲁斯陶瓷-陶瓷全髋关节544例,Lima陶瓷-陶瓷全髋关节(三明治型)113例;术前诊断显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14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268例,骨关节炎194例,强直性脊柱炎7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07例.股骨颈骨折Garden Ⅳ型62例.结果术中出现的技术性困难,包括术中因关节稳定性不佳,需要调整髋臼杯位置34例;置放陶瓷内衬不当,需要取出重新安装19例;髋臼内衬置放时碎裂3例;截骨位置过低造成超过0.5 cm肢体短缩31例.结论针对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材料的特性,在手术操作技术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可避免可能会出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全髋关节置换被用于越来越多的年轻活跃患者的髋关节疾病的治疗中,这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提出了新的挑战.金属-金属承重面全髋关节因其良好的耐磨损特性以及较少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关注.我院自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对35例患者行大直径无内衬全髋关节置换,近期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全髋关节置换术(THR)中肢体长度平衡的调整原则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6月行THR治疗的39例(41髋)CroweⅣ型D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髋脱位情况对其进行分型,按分型设计并实施手术,分析随访结果。结果根据双髋脱位情况分为4个亚型,其中Ⅰ型2例、Ⅱ型18例、ⅢA型6例、IIIB型9例、Ⅳ型4例。术前患者两下肢长度平均差异为5.1cm,术后为~1.4cm。患者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2.4个月。最终随访的平均SF-12健康评分为16分(区间为13~22分)。结论根据不同分型对CroweⅣ型DDH患者设计个体化重建手术方案,按设计方案可有效调整下肢长度差异。  相似文献   
18.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探讨MIF在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核酸印迹杂交的方法了解MIF在神经后表达的变化,并对损伤后4d的神经进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其表达部位的改变。结果:①MIF在神经损伤后出现空间和时间上的动脉变化。在神经损伤后4d,其MIF表达的部位与正常坐骨神经表达的部位不同。在神经损伤的远端,MIF存在于吞饮髓鞘碎片的雪旺细胞中。而在损伤神经的近端,MIF不仅存在于雪旺细胞中,同时在轴突内也有较高水平。②对神经损伤后AIFmRNA的杂交定量分析显示,在损伤后的12h内,MIF的mRNA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24h的骤然上升至高水平并在1周内维持较高水平,之后回落至正常水平。结论:MIF在周围神经损伤-再生过程中可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Objective To compare gait patterns in patients with metal-on-metal resurfacing hip arthroplasty (RHA) and big-femoral-head total hip arthroplasty (BHA) at one year postoperatively.Methods From June 2006 to March 2009,two groups of 30 RHA and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作为一种微创关节置换手术的应用。方法:分析23例患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人单髁置换术的短期疗效。结果:术后4周随访,23例病人的平均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70分上升至92分。结论:单髁置换术是治疗单间室骨关节炎的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