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7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构建脑卒中病人自我管理个性化干预模式,以改善脑卒中病人的护理结局。[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我科脑卒中康复期病人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自我管理模式,在两组病人干预20d、出院3个月及出院6个月时采用脑卒中防治知识问卷、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20d后,观察组预防脑卒中知识问卷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脑卒中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时观察组脑卒中预防知识问卷得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自我管理个性化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康复期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评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诊断和治疗儿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继发孔型ASD的儿童324例,所有患儿均行TTE和TEE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儿童继发孔型ASD的诊断及分型的准确率,引导介入封堵的成功率。结果 (1)中央孔型ASD经TEE诊断的准确率为99.29%,联合TTE和TEE诊断的准确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引导介入封堵ASD成功率方面,联合TTE和TEE的封堵成功率(96.10%,271/282)明显高于TEE(71.28%,201/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诊治ASD方面,TTE与TEE各有优势及局限性,联合使用TTE和TEE可提高儿童继发孔型ASD诊断准确率及介入封堵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士在护理老年期痴呆患者进食困难时存在的问题,在行动中不断规范护士的进食护理实践。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识别问题后,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螺旋循环过程,制订老年期痴呆患者进食护理实践,并采用"典型个案抽样"的方法,抽取福建省立医院30例老年期痴呆伴有进食困难问题的住院患者,按照护理实践规范进行为期2个月(2013年8~10月)的饮食干预,探讨进食护理实践规范的使用效果。结果进食护理实践从进食准备、进食护理、进食结束、注意事项及健康宣教5个阶段来提供进食护理,每个阶段从观察要点和实施要点2个方面来具体实施护理;比较30例患者干预前后午餐自主进食时间(t=-5.761,P<0.001)、食物摄入量(t=-4.415,P<0.001)、三头肌皮褶厚度(t=-5.037,P<0.001)、上臂围(t=-4.176,P<0.001)、爱丁堡痴呆进食评估量表得分(t=4.892,P<0.001)、血清白蛋白(t=-2.756,P=0.010)及血红蛋白(t=-2.705,P=0.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老年期痴呆患者进食护理实践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进食困难,增加自主进食行为和食物摄入量,改善其营养状况。行动研究法的螺旋循环模式,可促进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参与研究与实践,使老年期痴呆患者进食护理实践能够更加适用于临床实践,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引入TBL教学模式,探讨一种适合我国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的新方法。教师采用LBL教学模式,在掌握应用知识时在实验教学中引入TBL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有帮助,是TBL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领域发展值得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临床科室每日有吸氧患者,根据病情需长期吸氧或间断吸氧,尽管吸氧装置日新月异,不断更新换代,但无论使用哪种吸氧装置都存在暂停吸氧拔出鼻塞现象,如长期吸氧者(因吃饭、喝水、吃药、如厕等)暂停吸氧取出鼻塞后会暴露于空气中或触碰到周围任何物体、墙壁、湿化瓶等,容易导致鼻塞中进入灰尘或鼻塞触碰到墙壁、周围物体等而污染鼻塞。本院过去使用的单鼻塞吸氧管及可重复使用的更换湿化瓶需每天更换一次,湿化瓶使用24小时后还需用浓度为500mg/L的健之素水浸泡消毒,中途暂停或间断吸氧拔出鼻塞后为避免污染鼻塞需将吸氧管装入消毒过的白色小布袋内如图1。布袋如果随时污染护士需随时清洗、消毒,无污染时要求每周一夜班护士用浓度为250mg/L的健之素水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既消耗材料、浪费人力又不美观,还给护士增加负担。武汉智迅创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除菌吸氧装置进入临床后,要求每3天更换一套吸氧装置,虽然省去了浸泡湿化瓶及清洗白布袋的程序,节省了人力及一次性耗材的消耗,但仍然存在着暂停吸氧或间断吸氧拔出鼻塞后暴露于空气中或触碰到周围物体而污染鼻塞的现象。为此,我们将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各种型号注射器,因不同型号注射器塑料帽口径一致,只是长短不一)时取下的塑料帽如图2,统一回收到清洁小塑料盒中如图3,小塑料盒及放入的塑料帽每周用微波炉消毒30分钟。如有暂停吸氧的患者,拔出鼻塞时立即套上小塑料帽,如图4,再次吸氧时将小塑料帽取下放入医用垃圾桶内弃去。每次暂停吸氧时,重新从清洁小塑料盒中取两个塑料帽套于鼻塞上。只要吸氧装置在有效期内,间断吸氧或暂停吸氧时将小塑料帽套于鼻塞上,继续吸氧时将塑料帽取下即可,如此反复操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既卫生、美观、安全,又节省人力物力。过去将这些塑料帽都废弃了,而如今可以变废为宝了,内分泌科通过两年多的使用,深受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的认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okemon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 法检测90 例乳腺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Pokemon 和p53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Pokemon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均P<0.01);Pokemon 和p5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均P<0.01),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级均无关(均P >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乳腺癌组织中,Pokemon 和p53 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Pokemon 和p53蛋白异常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两者对评估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抗衣原体感染免疫以及介导衣原体生殖道病理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5~6周龄雌性C57BL/6J野生型小鼠及TNF-αR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对象,野生型和TNF-αR基因敲除两组各15只小鼠,经生殖道感染1×104包涵体形成单位的鼠衣原体,初次感染后第56天,每组8只小鼠再次感染同等剂量的鼠衣原体。每隔3~4 d 取小鼠生殖道分泌物用于衣原体包涵体数目的检测。于初次感染后第80天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分离生殖道和脾脏。观察输卵管和子宫角病理损伤程度,并采用盲法对管腔扩张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进行半定量分析;测定小鼠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6、IL-8、IL-1α、IL-1β和TNF-α等前炎症因子水平;制备脾细胞悬液,体外经衣原体EB刺激后检测其产生的IL-4、IL-5、IL-17和 IFN-γ 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TNF-αR 基因敲除组生殖道衣原体清除速度与野生型组基本一致,与初次感染或再次感染无 关;两组小鼠子宫角和输卵管的炎症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NF-αR基因敲除组输卵管水肿程度明显低于野生型组(P<0.05)。腹腔巨噬细胞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TNF-αR基因敲除小鼠的TNF-α水平高于野生型小鼠(P<0.05);脾细胞细胞因子水平显示,两组小鼠脾细胞均产生较高水平的IFN-γ,TNF-αR基因敲除小鼠产生的IL-17细胞因子水平低于野生型小鼠(P<0.05)。结论 TNF-α对小鼠生殖道清除鼠衣原体感染无影响,但可促进鼠衣原体引起的生殖道炎症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必净注射液的应用情况,为提高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调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的病历共1 344份,对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929份含血必净注射液的病历主要集中在骨科,占69.12%,普外科占24.26%。适应症方面:骨科有适应症使用比例仅为39.3%。用法用量方面,血必净的使用量(50~100 mL)及溶剂体积(100 mL)的合格率分别为98.66%、96.95%,给药频次的合格率仅为17.26%,主要以1次/d给药为主。疗程方面,3~14d给药时间占79.01%。联合用药方面,抗菌药物与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应用率高达78.94%,其中27.60%抗菌药物使用为预防用药,51.34%抗菌药物使用为抗感染治疗。此外,血必净注射液与丹参川芎嗪、痹祺胶囊、盘龙七片及接骨七里片等联合使用的频次较高,属于重复用药。结论需加强血必净注射液在用法用量及联合用药方面的的处方审核,尤其在使用频次及重复给药方面,需严格把控。此外,血必净注射液在骨科的使用比较多,符合适应症的比例较低,临床药师应加大干预力度、多与临床医生沟通,为医生提供合理用药指导,以促进血必净注射液在临床更加安全、合理及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合肥市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多次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特征,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现住址为合肥市的HFMD个案,筛选出多次感染的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6年合肥市HFMD再感染发病率为10.73/10万,多次感染发生率为5.12%。83.36%的再次感染发生在上一次感染后两年内。单次感染和多次感染首次发病年龄中位数分别为2.30岁和1.9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4,P<0.001)。0~岁组儿童多次感染发生率(8.15%)最高,<6岁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次感染发生率逐渐下降(χ趋势2=609.28,P<0.001)。男童更容易发生多次感染,再感染病例幼托儿童构成比高。HFMD发病率高的地区再感染发病率也高。结论 合肥市HFMD多次感染疫情比较严重,需重点关注首次发病年龄小于3岁的男童、幼托儿童等人群及发病率高的地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PBL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90名在泌尿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学生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通过对泌尿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后,对两组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P0.05。结论: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泌尿外科临床带教中,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