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7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6月至2009年8月间.经胃镜检查诊断消化性溃疡,并同时口服“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行实时超声检查患者共246例,对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实时超声结合口服造影剂检查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2.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直接征象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最常见的原因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所致。本病发病急,患者常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烈疼痛,疼痛常可迅速扩展至全腹,故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对防止穿孔引发的并发症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明确提示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直接征象,并经手术证实的15例患者声像图资料,探讨穿孔直接征象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3.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医疗费用昂贵、病死率仍居高不下。SAP早期出现的大量腹腔积液、胰源性的有害物质多需手术解除。我们从2003年起开展对SAP实行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laparoscopic peritoneal lavage anddrainage,LPLD)联合腹膜透析(peritoneal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直肠超声双重造影及介入活检一体化检查用于直肠肿瘤定性诊断及恶性肿瘤分期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直肠肿瘤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行直肠超声双重造影及介入活检一体化检查并实施直肠肿瘤病灶切除术, 以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分析直肠超声双重造影及介入活检一体化检查对直肠肿瘤定位、定性和恶性肿瘤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直肠超声双重造影及介入活检一体化检查对直肠肿瘤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0%, 对直肠肿瘤定性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8%、97.8%和96.7%, 与术后组织病理检查对直肠肿瘤定性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947, 定性诊断直肠肿瘤的曲线下面积为0.974;直肠超声双重造影及介入活检一体化检查对Ⅰ~Ⅲ期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为94.1%~97.8%, 与术后组织病理检查对Ⅰ~Ⅲ期直肠癌分期诊断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923、0.912和0.927, 对直肠癌分期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1、0.955和0.970。结论直肠超声双重造影及介入活检一体化检查对直肠肿瘤定位、...  相似文献   
65.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介入性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本组41 例肝脓肿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B 超或CT)和细菌培养确诊,行介入性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脓肿位于肝左叶9 例,肝右叶24 例,肝2 叶8 例.31 例为单个脓肿,10 例为多发脓肿.结果 41 例均放置引流管并冲洗治愈,平均引流置管时间为(18.5±5.3)d,除5 例患者经二次置管外,余患者均一次置管治疗成功.所有患者随访半年未见复发.2 例患者出现穿刺脓液外漏,经超声引导右膈下置管引流治愈,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介入性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肝脓肿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小儿肠套叠我院既往非手术治疗均采用X线下行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自2001年2月~2003年2月开展在实时超声监视下利用自制的水压灌肠器行温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60例有完整资料的病例予以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胸膜腔积液在临床非常多见,按其形成的原因,通常分为渗出液和漏出液.诊断胸膜腔积液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X线和超声.我院在2007年对52例胸膜腔积液患者进行了X线和超声检查,并比较了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下整复难复性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难复性肠套叠患儿予静脉麻醉,在B超实时监视下用温0.9%氯化钠注射液水压灌肠复位,观察难复位肠套叠复位疗效,分析静脉麻醉在整复中的作用。结果27例患儿中,复位成功15例,复位成功率55.6%,复位失败12例转手术治疗。结论难复性肠套叠静脉麻醉下再次复位可提高整复成功率,减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经大肠充盈超声检查在诊断炎症性肠病及大肠癌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明确的炎症性肠病即Crohn病(CD) 24例、溃疡性结肠炎(UC) 31例,与大肠癌30例对比观察大肠超声图像特点并与结肠镜所见情况比较.结果 经超声检查Crohn病和大肠癌的肠壁增厚例数明显高于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比例较高,在彩超多普勒血流频谱显示大肠癌和炎症性肠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末期最低流速的差异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肠充盈超声检查简便易行,在声像图上炎症性肠病和大肠癌的表现有特点,对病变的部位、范围、性质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肠镜检查结合可明显提高炎症性肠病和大肠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率.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彩超利用有回声助显剂检查胃溃疡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彩超诊断的胃溃疡性病变并通过胃镜活检或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150例彩超诊断病例经胃镜检查发现溃疡性病变145例,诊断符合率96.7%,其中112例为胃溃疡,33例为浸润性胃癌。结论:彩超利用有回声助显剂在胃溃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胃镜符合率,可作为胃溃疡性病变的胃镜前筛查手段,同时与胃镜活检配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胃癌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