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8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ABOѪ�Ͳ��ϵ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ABO配对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3例ABO血型不合的肝脏移植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 2例病人出现不可逆性斥反应,分别于术后第18、20天死亡,1例病人未出现排斥反应,现已存活150天。结论 ABO配型不合对肝移植的预后可能有很大影响,目前仅限于在紧急状态下采用。  相似文献   
72.
探讨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性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3年10月至2005年6月所行的451例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发生CMV肺炎的共7例。采用更昔洛韦联合磷甲酸钠联合抗CMV,结合停用免疫抑制剂、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适量的胸腺肽等免疫增强剂的个体化免疫调节方案,同时采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和其他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发生CMV感染共86例,感染率为19.1%。其中CMV肺炎7例,发生率为1.66%。治愈6例,治愈率为85.7%。结论采取联合抗病毒和个体化免疫调节等综合治疗措施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3.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多模式介入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介入治疗原位肝移植(OLT)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PTBD治疗的72例OLT术后胆道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狭窄19例、肝门区狭窄16例、多发性狭窄31例、吻合口瘘6例.治疗方式包括VTBD合并多次更换引流管、球囊扩张、胆道内涵管/金属支架置入,比较PTBD前、后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及胆道形态改变情况,评价疗效;比较不同部位放置引流管胆道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72例患者PTBD均成功,66例症状改善或治愈,有效率为91.7%.26例治疗后症状消失给予拔除引流管,拔管率为36.1%;8例置人胆道内支架56~153 d后再阻塞,再次行PTBD治疗;38例长期带管并每隔1~3个月更换引流管.66例胆道梗阻患者PTBD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直接胆红素分别为(145±106)μmol/L及(76±59)μmol/L,明显下降(t=3.78,P<0.001).引流管前端位于胆(总)管内与引流管前端位于十二指肠内胆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3%及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6,P=0.027).结论 PTBD是治疗OLT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手段,结合球囊扩张及内支架置入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最.引流管前端置于胆(总)管内可显著降低胆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4.
背景:对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进行半乳糖化修饰,可使其成为具有肝细胞靶向性的纳米基因载体半乳糖化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Galactosylated poly(ethylene glycol)-graft-polyethylenimine, Gal-PEG-PEI]。 目的:合成Gal-PEG-PEI,考察其基本理化特征,为下一步的转染研究提供参考。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基因工程实验,于2007-10/2008-06在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完成。 材料:两步法合成Gal-PEG-PEI。 方法:应用纳米粒径-zeta电位仪、透射电镜、凝胶阻滞实验和EB结合实验测定Gal-PEG-PEI与psiRNA复合物的理化性质,CCK-8法检测其细胞毒性,纳米复合物转染HepG2细胞并观察其转染效率。 主要观察指标:Gal-PEG-PEI/psiRNA的粒径、zeta电位及形态;包覆效率;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肝脏靶向性转染结果。 结果:Gal-PEG-PEI/psiRNA复合物的粒径随N/P的增大而减小,最小粒径为81.1 nm,而zeta电位随Gal-PEG-PEI中氨基与psiRNA磷酸基比例的增大呈上升趋势;Gal-PEG-PEI对siRNA质粒有较好的包覆效率。Gal-PEG-PEI载体的细胞毒性小于聚乙烯亚胺而其转染效率高于聚乙烯亚胺。 结论:成功合成Gal-PEG-PEI纳米基因载体,表现出良好的肝细胞靶向性,且细胞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75.
目的评估肝移植术后长期联合应用拉米夫定(LAM)和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乙型肝炎复发的疗效,探讨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感染和乙型肝炎复发的长期联合预防方案。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移植中心1993年10月至2005年8月符合研究标准的190例肝移植,术后应用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出现LAM耐药时加用阿德福维(ADV)。依据乙肝病毒标志物、HBVDNA定量、YMDD变异、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HBV再感染和乙型肝炎复发。结果190例中出现再感染15例(7.9%),其中肝炎复发7例,加用ADV治疗好转5例,再移植2例;其余HBV再感染8例均加用ADV治疗,血清HBVDNA水平下降5例,转为阴性3例;HBsAg阴转1例。随访时间12~34个月,平均再感染时间8.3月。结论长期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和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复发,加用阿德福维可有效治疗拉米夫定耐药。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体外对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机制。方法以8、16、24、32μmol/L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BEL-740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和DNA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应用Westernblotting观察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冬凌草甲素可显著地抑制BEL-7402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冬凌草甲素作用60h后,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图片上可见核浓缩及核碎裂等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同时Westernblotting显示32000的caspase-3酶原蛋白的激活,出现20000的亚单位,凋亡过程中伴有Bcl-2蛋白表达的降低和Bax蛋白上调。结论冬凌草甲素能通过降低Bcl-2蛋白表达和上调Bax蛋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抑制BEL-7402细胞的生长;冬凌草甲素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抗肝癌药物。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克隆小鼠端粒酶蛋白亚单位(mTERT)的cD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序列测定。 方法: 从肝癌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 技术扩增mTERT的基因编码区序列,将序列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AC,并进行序列测定。 结果: 获得mTERT编码区 3 369 bp的cDNA片段,用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鉴定,表明获得重组质粒pAC-mTERT。通过对mTERT编码区cDNA序列测序证实其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一致。 结论: 成功克隆了mTERT编码区序列,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为以TERT为基础的肿瘤生物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8.
目的构建一种新的基因-病毒治疗系统。方法通过基因操作技术将目的基因表达盒mCMV启动子 p53基因 SV40polyA插入腺病毒E1A基因受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E1B基因受缺氧反应元件(HRE)启动子调控的增殖病毒载体质粒pSG500的E1A下游,得到腺病毒质粒pSG500-p53;通过pSG500-p53与5型腺病毒右臂的质粒pBHGE3在293细胞中同源重组得到重组病毒CNHK500-p53;利用Westernblot和ELISA法检测病毒E1A、E1B基因和p53抑癌基因的表达;TCID50方法测定病毒滴度;通过增殖实验观察重组病毒的选择性增殖能力;应用细胞病理效应(CPE)实验检测病毒抗肿瘤作用。结果CNHK500-p53的病毒滴度为2×1010pfu/ml,增殖实验证实CNHK500-p53可以选择性地在端粒酶阳性和缺氧微环境的肝癌细胞中增殖,CNHK500-p53所携带的p53基因在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量388±34.6μg/L明显高于非增殖型腺病毒载体Ad-p53的76.3±13.17μg/L(P<0.005),并显示了较强的抗肿瘤效应。结论CNHK500-p53是一种具备治疗肝癌潜力的新型基因-病毒治疗系统。  相似文献   
79.
肝移植术后主要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肝移植术后主要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类型及临床表现,并探讨其病因、易发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完成的467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移植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共有91例(19.49%)患者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弥漫性脑病72例,脑血管意外12例,癫痫发作4例,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3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例.高龄、术前高胆红素血症、高渗透压、低血小板、肺部严重感染与弥漫性脑病密切相关.5例脑病患者施行了持续的肾脏替代治疗,8例脑出血患者中5例施行了开颅血肿清除术.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中有79例痊愈,12例死亡,与神经系统相关死亡率为10.98%.结论 神经系统病变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具有潜在危险的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免疫抑制剂的神经毒性只是一个促进因素.脑出血的发生多提示预后不良,针对病因的综合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及时调整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急性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L-60细胞,MTr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应用PCR.ELISA及RT—PCR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hTERT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冬凌草甲素可显著的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与时-效关系。冬凌草甲素作用48—60h后在瑞氏染色图片上可见核浓缩及核碎裂等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同时端粒酶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及端粒酶活性均明显降低。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降低端粒酶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及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