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血清中脑钠肽(BNP)与蒽环类药物累积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后的淋巴瘤患者30例,统计患者所用蒽环类药物的累积量,检测患者血清中的BNP值,分析血清中BNP与蒽环类药物累积量的相关性。结果:蒽环类药物累积量为0~950mg,血清中BNP为5~1276pg/ml,蒽环类药物累积量与血清中BNP无线性相关(P〉0.05)。结论:不能推荐使用血清中BNP来检测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累积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2.
33.
对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多采用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椎体内植骨术等治疗,但是术中出血多、术后易发生椎体高度丢失等而影响了手术效果,本中心采用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此类患者,配合精心的术后护理,有助于早期下地,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陆佳  姚福生  徐海涛 《安徽医药》2018,22(5):986-988
目的 分析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观察11例接受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6例中危-Ⅰ组MDS患者接受地西他滨5~7 mg· m-2· d-1,连用5~6 d的超小剂量方案;2例中危-Ⅱ组和1例高危组MDS患者接受地西他滨联合半程CAG治疗方案;1例高危组MDS患者接受地西他滨联合HA治疗方案;1例AML患者接受地西他滨联合DA治疗方案.结果 11例接受地西他滨治疗的患者中,3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例血液学改善,2例疾病无进展,1例死亡.总有效率为72.7%,完全缓解率为27.3%.3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3例出现Ⅱ级血液学不良反应,3例出现Ⅲ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均治疗后好转.结论 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方案在中高危组MDS患者中安全有效,耐受性好,且感染及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身高缩短距离与头臂干扭曲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可疑冠心病患者222例,均采用右侧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当亲水导丝在头臂干中的弯曲角度超过180°时,判定为头臂干扭曲。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头臂干扭曲患者(观察组)86例和无头臂干扭曲患者(对照组)136例。记录成年身高与入院时身高,测定骨密度,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身高缩短距离与头臂干扭曲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身高缩短距离对头臂干扭曲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女性比例高于对照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比例高于对照组,身高缩短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身高缩短距离与头臂干扭曲呈正相关(rs=0.662,P=0.001)。ROC曲线显示,身高缩短距离是预测头臂干扭曲的可靠指标,AUC为0.89,截断值为5.1 cm。结论 身高缩短是头臂干扭曲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训练对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60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相关评分、疗效。结果 试验组第1、2周的排痰评分分别为(3.50±0.21)、(4.40±0.3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80±0.18)、(3.90±0.31)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分别为(35.50±3.71)、(28.46±2.36)分,低于对照组的(41.50±2.70)、(39.06±3.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肋骨复位效果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训练指导对肋骨骨折康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7.
心理护理对女性单纯性室性早搏及血浆BNP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佳  朱红俊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2):1991-199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女性单纯性室性早搏及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女性单纯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倍他乐克组、心理治疗组。倍他乐克组口服小剂量(25~50mg/d)倍他乐克抗心律失常;心理治疗组在服用倍他乐克基础上,由专人进行心理疏导,分别于入院48h内以及治疗3周后检查24h动态心电图和血浆BN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室性早搏发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早搏总数下降超过90%;两组间比较,治疗前室性早搏总数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血浆BNP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比较,倍他乐克组血浆BNP水平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理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治疗可以减少女性单纯室性早搏数量,并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明确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炎症反应水平及罪犯斑块形态特征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1 268例PCI术前对罪犯斑块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的STEMI患者,按照TIMI血流分级分为TIMI 0~1组964例(...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患者进行营养评估,食用大蒜头干预,观察改善食欲和预防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应用问卷调查对白血病化疗结束后3d的患者进行膳食调查,对食物构成和热能、营养素摄人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系统的营养评估和食用大蒜头护理干预,评价食欲改善口腔溃疡发生率。结果化疗后常常导致食欲缺乏、体重下降,机体抵抗力减低,并伴有不同程度胃肠道反应和功能紊乱,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化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试验组20例患者化疗开始就进食大蒜,化疗结束时体重(62.58±5.99)kg,与化疗前的(63±7.03)k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20例化疗后食欲均减退或无进食,化疗结束时体重(60.65±5.69)kg,较化疗前的(65.52±7.32)kg明显减轻,平均体重下降1.9kg。试验组20例患者仅3例发生口腔溃疡(15%),而对照组20例患者中10例发生口腔溃疡(50%),试验组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食用大蒜头(含大蒜素)能改善化疗后食欲缺乏,既可预防口腔溃疡又可提高食欲,节省医疗费用,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40.
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后果十分严重,可因神经及肌肉坏死,导致肢体畸形及神经麻痹,有的可造成肢体残疾、肾衰竭,甚至死亡。因此要加强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