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5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为牙周炎致骨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目的:探寻富血小板血浆在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成骨诱导中的作用。方法:采集贵州小型猪静脉血,三次离心制备富血小板血浆。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分别将含体积分数0.8%,1.0%,1.2%的富血小板血浆与牙周膜干细胞共同培养3,7,14,21d,以未添加富血小板血浆的牙周膜干细胞作为对照。结果与结论:体积分数0.8%,1.0%,1.2%的富血小板血浆成骨诱导第14天,碱性磷酸酶活性达到峰值,其中体积分数1.0%的富血小板血浆诱导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第21天时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茜素红染色显示富血小板血浆成骨诱导第21天细胞染色呈阳性。单克隆纯化后细胞的生长曲线从第3天起进入对数生长期,第8天细胞数量达到顶峰。说明富血小板血浆具有诱导牙周膜干细胞成骨的能力,以体积分数1.0%时诱导成骨效率最优。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菌斑的存在只能作为牙周病发生的始动因子,而牙周病的遗传病因说已逐渐得到了确认。通过分析基因型多态性来寻找宿主易感因子已成为牙周病病因学研究的热点。现就与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发病有关的几个炎性细胞因子基因型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与发展过程中 ,p5 3蛋白、p16蛋白和 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2 0例口腔扁平苔藓、2 0例口腔白斑、2 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分别进行检测。结果:(1)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突变型 p5 3蛋白阳性率为 90 .0 %,明显高于口腔白斑 (10 .0 %)和口腔扁平苔藓 (0 .0 %) (P <0 .0 0 5 )。(2 )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 p16蛋白阳性率为 35 .0 %,明显低于口腔白斑 (70 .0 %)和口腔扁平苔藓 (90 .0 %) (P <0 .0 0 5 )。 (3) PCNA的阳性率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为 90 .0 %,明显高于口腔白斑(10 .0 %)和口腔扁平苔藓 (0 .0 %) (P <0 .0 0 5 )。 结论:p5 3基因突变使 p5 3蛋白过度表达、p16蛋白表达缺失和PCNA的过度表达在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牙周炎和冠心病的发病明显相关。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炎症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和冠心病的易感性明显相关。本文就IL-1基因与牙周炎和冠心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5.
76.
传统ART(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法治疗乳牙龋病后容易出现较高的继发病变,而这类病变的产生多是因为充填前忽视了龋洞的消毒和残留脱矿牙本质的再矿化.近年来,臭氧联合再矿化治疗已逐渐成为ART充填治疗前窝洞处理的必要步骤之一,但对其疗效的评估一直缺乏量化的评价标准.以往的研究显示,激光荧光检测笔(DIAGNOdent)可量化龋损程度,在龋病疗效的监测方面具有优势.因此,作者对DIAGNOdent在ART法配合臭氧联合再矿化治疗充填前的过程进行了跟踪,结果显示,DIANGOdent不具备监测优势.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正畸力作用下IL-6在大鼠牙周组织内的表达分布及牙槽骨高度的改变,研究正畸力对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方法:将30 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加力组,施加0.49 N近中向正畸力于加力组25 只大鼠的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形态分析法观测各组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加力后0、1、3、5、7、10 d的IL-6表达量及牙槽骨吸收量.结果:加力组大鼠牙周组织内IL-6的表达在受力后第3天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其近中牙槽骨未见明显丧失.结论:正畸力虽可引发局部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及IL-6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但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不会导致牙周组织的严重破坏和牙槽骨的明显吸收.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臭氧(O3)联合再矿化与单纯O3、单纯再矿化处理对离体乳牙脱矿牙本质显微硬度及表层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经无创伤修复治疗法去腐后包埋纵剖的40例离体乳牙样本,随机分为4组,分别进行40sO3处理(A组);1min再矿化液涂布(B组)及40sO3联合1min再矿化处理(C组)及对照组(D组)。用维氏显微硬度值(Vikers Microhardness Number,VHN)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评价效果。结果:本实验采取析因设计,经方差分析显示,A、B两组VHN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VHN虽有升高,但其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显示:A组和C组较B组及D组(对照组)清洁度高。结论:40sO3联合1min再矿化处理可显著提高乳牙脱矿牙本质的VHN,但VHN的升高主要是因O3对牙本质有较强的脱水作用,改变了牙本质弹性模量而引起的。O3的负压状态有利于清除牙本质碎屑,暴露牙本质小管。  相似文献   
79.
目的:体外观察西帕依固龈液和没食子对白色念珠菌的作用,并对二者的抑菌和杀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西帕依固龈液和没食子的抑菌和杀菌效果。结果:西帕依固龈液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5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10mg/ml;没食子提取液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mg/ml,杀菌浓度(MBC)为50mg/ml。结论:没食子提取液和西帕依固龈液在体外均具有一定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  相似文献   
80.
白细胞介素-1生物学效应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细胞介素- 1 ( IL- 1 )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是细胞因子网络中的关键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IL- 1与发热、食欲不振、慢波睡眠有关;在脉管系统,IL- 1可引起血管扩张,诱导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表达,促进中性粒细胞外渗;在肝脏中,IL- 1可诱发急性时相蛋白合成;在结缔组织中,IL-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