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12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对高甲状腺素并发心房颤动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有直接的作用,血浆中甲状腺激素血浆水平的轻微变化就可以引起心脏功能的改变,并且易于诱发心律失常,特别是室上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2.
对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技术的评价钟敬泉张运现代化的两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解剖及功能高质量的显示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相结合,使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然而,由于心肌缺血有时只有在情绪激动或运动负荷条件下才能作出诊断,静息状态的超声多普勒检查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动脉高压对冠状静脉窦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正常对照组和肺动脉高压组各30例。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冠状静脉窦收缩期、舒张期、心房收缩期冠状静脉窦血流速度峰值(CSS、CSD、CSA )及流速积分( VTI CSS、VTI CSD、VTI CSA),并计算冠状静脉窦净前向血流流速积分(VTInet)、净前向血流量(CSF)。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冠状静脉窦内径明显增宽[(12.24±2.93)mm 对 (7.22±0.89) mm, P < 0.001 ]; CSS、CSA、VTI CSS、VTI CSA、VTInet、CSF 明显增加[ CSS(74.07±21.58)cm/s 对 (37.01±23.41)cm/s,P<0.001;CSA(36.89±9.62)cm/s 对 (20.69±6.17)cm/s, P<0.001;VTI CSS (9.79±3.82)cm 对 (4.73±2.38) cm, P < 0.001; VTI CSA (2.14±0.69) cm 对 (1.50±0.30)cm,P<0.01;VTInet (13.98±4.55)cm 对 (8.56±2.41)cm, P<0.001;CSF (1272.1±439.24)cm 对(738.2±245.02)cm,P<0.001],CSD、VTI CSD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肺动脉高压时冠状循环血流动力学发生了显著改变,表现为冠状静脉窦扩张,血流速度和流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老年人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年龄〉60岁的人群,每25人中就有1例房颤患者;而年龄〉80岁,其发病率更达到10%。在欧洲和美国,房颤患者约有680万,预计到2050年其发病率更将达目前的2.5倍。房颤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对于有症状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探查方法和基本切面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190例患者中进行了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探查方法和基本切面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1)在13岁以上的患者中,多平面TEE检查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成功率;(2)采用探头撤退法、晶片旋转法、管体转动法和尖端扭曲法4种操作手法相结合的探查技术,可迅速获得诊断信息;(3)以解剖学标志作为定位基准,依次在胃底、胃食道交界、食道下段、食道中段、食道中。上段和食道上段6个水平,转动相控阵装置,探查0°、45°、90°和135°4个基本切面,可在绝大多数患者中显示心血管疾病的解剖学异常;(4)与单平面和双平面TEE相比,多平面TEE具有学习曲线短、图像易于解释、探头操作和患者不适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期我们应用天普洛欣(国产尿激酶)治疗4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5例AMI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45~71岁,平均59岁;心肌梗塞部位:前壁(包括广泛前壁)23例,下壁1.5例,下壁+正后壁7例。所有溶栓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且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无抗凝治疗禁忌。1.2给药方法将天普洛欣100~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Inl内静脉点滴,于30~60分钟内滴完;然后续接极化液十肝素75~100mg静脉点滴,连用7天,并同时口服肠溶阿斯匹林100mg,每日一次。在静脉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 (TTE)引导电极导管置放的可行性。方法  30例顺序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EPS)的患者 ,分别以TTE(A组 ,1 5例 )和 X线 (B组 ,1 5例 )作为影像学导引 ,放置右室电极导管、希氏束电极导管和右房电极导管。结果  TTE引导患者 1 5例行 EPS全部成功 (成功率 1 0 0 % ) ,B组 X线引导到位成功率 1 0 0 % (P>0 .0 5) ,A、B两组操作时间分别为 1 0 .0± 5.6min和 6.7± 2 .5min(P<0 .0 1 ) ,X线曝光时间 A、B二组分别为 2 .4± 1 .7min和 6.7± 2 .5 min(P<0 .0 0 1 )。结论  TTE可成功地作为影像学导引替代 X线透视进行 EPS。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心肌梗塞病史1个月,近5天每于清晨醒来时胸痛发作伴大汗。每次发作持续5—10分钟,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硝苯吡啶片缓解。发作时查体:血压18/11KPa,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率60/min,律齐,无杂音,心肌耗氧指数(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为8100次/min,mmug。发作后查体:血压16/  相似文献   
19.
超声心动图诊断起搏电极残端脱入右室流出道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声心动图诊断起搏电极残端脱入右室流出道1例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0012)钟敬泉,张运,葛志明,王可富患者女,39岁。起搏器安装后因囊袋感染于外院取出后仍发热不止,体温38~39.5℃来我院就诊。X线胸片示一高密度线状阴影部分位于心影内,部分位...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心衰等疾病的机会明显增加,其致残、致死率极高,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房颤的高发性和诸多严重的并发症,使其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使部分房颤转复,然而,与控制心室率相比,房颤转复并不能降低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最近,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房颤的治疗出现了新的转机,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有效性及根治率仍存在争议.针对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基质因素来预防房颤发作及复发也成为近年房颤研究的热点之一,如房颤的上游治疗等.本文就房颤的并发症防治如抗凝治疗,房颤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以及房颤的上游治疗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