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丝素蛋白对表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丝素的生物学性能和丝素对表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试验组采用培养液DMEM 加5% 丝素蛋白原液,对照组采用培养液DMEM 加5% 生理盐水的方法,对表皮细胞培养结果进行比较观察;观察指标为表皮细胞形态、细胞生长曲线、3H- 胸腺嘧啶核苷测定等。结果:培养后3 天试验组大量细胞贴壁生长,而对照组在培养后5 天才大量贴壁生长;试验组细胞数在5 天明显增多,对照组在7 天才迅速增加;3H- 胸腺嘧啶核苷测定试验组及对照组的增殖活力均在第7 天达高峰,但同一时相点试验组增殖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丝素蛋白对表皮细胞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Progressiveinjuryofburnwoundsfrequentlytakesplaceattheearlystages Researchhasshown1 3  thattheoccurrenceofprogressivetissuenecrosisisrelatedtoanexcessiveinflammatoryresponseatthewoundsiteandthatnecrotictissueisoneofthemainfactorsleadingtoexcessiveinfla…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探讨深二度烧伤创面坏死组织持续存在对创面组织进行性损害的影响。方法 将7例施行削痂手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分为手术前、手术后、和坏死组织存在的未手术创面,并分别获取创面组织标本,测定创面组织释放IL-8、EGF、bFGF、PDGF-AB水平以及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7例未手术创面组织在体外组织培养中释放IL-8水平较削痂手术后创面水平有明显升高(P<0.001);同时,未手术创面EGF、bFGF、PDGF-AB水平与其配对的削痂手术后创面比较均呈明显降低(P<0.05-<0.005)。局部组织形态学观察亦显示,坏死组织存在的未手术创面除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外,坏死范围较手术前扩大,残留的少量皮肤附件因炎症扩大而消失,而削痂后创面的炎性反应较未手术和手术前有明显减轻,无坏死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甚至可见新生肉芽形成和部分表皮修复。结论 创面坏死组织持续存在不仅是创面愈合过程的抑制因素,而且还可能因炎症反应加强或持续存在而导致创面进一步加深,使创面愈合更为延迟。削痂手术作为一种去除坏死组织的主动手段,对促进创面愈合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用小猪皮与自体皮肤混合移植洽疗63例大而积烧伤.发现小猪皮在移植后2周内,可依赖人体体液的渗透而存活。13~21天时,由于自体肉芽组织的长入而开始排异。排异反应主要发生在异种真皮附件周围及异种表皮.小猪皮胶原中只有轻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它可作为自体表皮匐行其上之支架。本组总死亡率为25.5%,生存病例的平均总面积为57.7±19.6%,其中包括35.45±15.68%的三度烧伤.  相似文献   
15.
削痂对深Ⅱ度烧伤局部IL-8释放及创面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削痂手术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局部 IL-8水平和炎性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检测7例烧伤病人深Ⅱ度创面削痂手术前、手术后和未手术之创面组织在体外组织培养中释放 IL-8的水平,同时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创面局部炎性反应程度。结果削痴手术后创面组织释放 IL-8水平较手术前和未手术创面有显著降低.局部组织形态学观察亦显示,手术后创面的炎性反应较手术前有明显减轻,未手术创面除有大量中性粒细咆浸润外,坏死范围较手术前扩大,残留的少量皮肤附件因炎症扩大而消失。结论削痂手术能减少局部组织 IL-8的释放,改善炎性反应,对防止深Ⅱ度创面组织进行性加深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前瞻性观察按不同比例摄入蛋白质、糖、脂肪三大营养素对大鼠烧伤后营养代谢水平、免疫功能和创面愈合的作用. 方法 SD大鼠21只,经行胃造瘘置管术后,造成背部30%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低脂低蛋白饮食组(A组)、高脂低蛋白饮食组(B组)和低脂高蛋白饮食组(C组).实验动物营养摄入按732 kJ*kg-1 *d-1计算,3种营养配方均为等体积、等热卡,由恒量输液泵经造瘘管在24 h内均匀输入.于伤后10 d检测脾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ConA)的反应性、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血浆转铁蛋白水平、肝脏含氮量、空肠黏膜含氮量、血浆皮质醇水平、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24 h尿香草扁桃酸含量、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和创面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比例. 结果烫伤后10 d,C组血浆白蛋白水平和肝脏含氮量均显著高于A组及B组;C组的脾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性显著高于A组和B组,C组IL-2分泌水平显著高于A组,而C组腹腔巨噬细胞PGE2的分泌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B组;C组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A组,C组和B组的Ⅰ/Ⅲ型胶原比例均显着低于A组,3组实验动物的血浆皮质醇水平、血浆胰高糖素水平以及尿香草扁桃酸含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C组营养配方实施有利于伤后的蛋白质合成、免疫功能改善和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烫伤后胃肠道营养支持中强化特殊营养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评估烫伤后大鼠胃肠营养支持中强化精氨酸、亚麻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ω 3PUFA)、谷氨酰胺对烧伤后营养代谢水平、免疫功能和创面愈合的作用。 方法 SD大鼠 30只 ,行胃造瘘置管术后 ,造成深Ⅱ度烫伤的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热卡比为蛋白质 2 5 %、脂肪12 %、碳水化合物 6 3%的低脂高蛋白饮食 ;B组在此基础上强化精氨酸、ω 3PUFA及谷氨酰胺。实验动物的营养摄入按 175kcal·kg-1·d-1(1kcal=4 .184kJ)计算 ,2种营养配方均为等体积、等热卡、等氮量 ,在 2 4h内均匀输入。于伤后 10d检测脾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ConA)的反应性、前列腺素E2(PGE2 )、白细胞介素 2 (IL 2 )、血浆白蛋白、血浆转铁蛋白、肝脏含氮量、空肠粘膜含氮量、血浆皮质醇水平、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2 4h尿香草扁桃酸含量 (VMA)、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和创面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比例 ,并于不同时相点观察体重的变化、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程度和创面愈合时间。 结果 B组血浆白蛋白水平、肝脏含氮量以及空肠粘膜含氮量显著高于A组 (P <0 .0 5 ) ,两组体重变化以及血浆皮质醇、血浆胰高血糖素和VMA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B组脾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性以及伤后 14d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显著高于A组 (P <0 .0 5  相似文献   
18.
削痂对深Ⅱ度烧伤局部IL-8释放及创面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削痂手术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局部IL-8水平和炎性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检测7例烧伤病人深Ⅱ度创面削痂手术前、手术后和未手术之创面组织在体外组织培养中释放IL-8的水平,同时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创面局部炎性反应程度。结果削痂手术后创面组织释放IL-8水平较手术前和未手术创面有显著降低,局部组织形态学观察亦显示,手术后创面的炎性反应较手术前有明显减轻,未手术创面除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外,坏死范围较手术前扩大,残留的少量皮肤附件因炎症扩大而消失。结论削痂手术能减少局部组织IL-8的释放,改善炎性反应,对防止深Ⅱ度创面组织进行性加深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大鼠深二度烫伤创面血管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糖尿病大鼠深二度烫伤模型,研究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化现象及其与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60只清洁级SD大鼠,随即分为正常组(对照组,n=30)和以链脲霉素(STZ)诱导的速发型糖尿病组(糖尿病组,n=30)。制备占总体表面积(TBSA)20%的深二度烫伤模型,分别取伤后1、3、7、10、14、21 d创面皮肤组织样本,行组织学观察并计算创面愈合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创面组织的血管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中CD31抗原表达,以了解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改变。结果伤后14 d,糖尿病组大鼠创面愈合较对照组显著延迟,为(31.5±1.0)%vs(59.4±4.2)%(P<0.01)。伤后1、3、7、14、21 d,糖尿病组新生血管化荧光密度值分别为1±0.1、7±0.8、12±1.4、15±2.1和17±1.8,对照组分别为8.5±0.5、35±1.5、60±3.0、72±3.4和72±3.4。各时间点糖尿病组创面血管化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各时间点两组创面组织中CD31抗原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但糖尿病组大鼠仅少量血管内皮细胞周边有代表血管化的蓝色荧光微球。结论糖尿病深二度烫伤难愈创面存在血供不良特征,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与血管化低下的分离现象,其本质是新生血管形成障碍。  相似文献   
20.
烧伤收敛结痂中草药的毒性研究(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报告了虎杖等18种烧伤收敛结痂中草药的毒性研究。经FeCl_3显色测定虎杖、杞木、四季青、鱼岭素、裸花紫珠、红树皮、杨梅树皮、山槐以及柚柑属缩合型鞣质、诃子、老虎泡叶、石榴皮、黄泡叶、桉叶、橡碗、地榆、酸枣根皮以及五倍子鞣质属水解型鞣质。用于治疗烧伤创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