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糖尿病患者老年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emusification,PHACO)与现代囊外除(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action,ECCE)两种不同术式治疗糖尿病患白内障优缺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分析我院1998年至2001年糖尿病患白内障66例和76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36例42只眼,现代囊外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30例34只眼,对两术前血糖,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66例76只眼糖尿病患包括术前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均安全完成手术,经统计分析,PHACO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ECCE组;术后裸眼视务≥0.5PHACO组占76.2%,ECCE组占26.5%,PHACO组优于ECCE组;角膜散光PHACO组低于ECCE组。PHACO组术后并发症低于ECCE组。结论:PHACO组有较高的血糖耐受水平,把握好手术时机,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术,多数糖尿病患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所致的周围神经损害是该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在眼部可见于颅神经单神经病变引起的眼肌麻痹,约占糖尿病并发症的0.4~7%[1].现将本院1996年3月~2002年12月诊治的23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TA)和吲哚青绿(ICG)双染法辅助下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孔的疗效.方法 26例(26眼)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术中应用TA和ICG辨认玻璃体后皮质和内界膜,术毕填充16%C3F8气体.结果 随访3~18个月,2例失访,23例黄斑孔完全闭合,1例未闭合者伴近锯齿缘处小裂孔后以硅油填充后闭合.随访患者24例中,21眼视力提高,2眼不变,1眼视力稍下降.结论 术中应用TA可以更清晰地辨认玻璃体后皮质,ICG的应用则有助于内界膜的剥除.TA和ICG双染法辅助下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69眼,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注射曲安奈德。观察术后视力及眼压情况,光学相干视网膜断层成像检测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患者视力均有提高,术后3月稳定。最佳矫正视力为0.56±0.18.术后黄斑水肿减退,黄斑中心凹厚度减低,3月后基本恢复正常253±169μm。眼压术后有增加,术后7d为19.42±6.97mmHg,术后1月为24.14±11.25mmHg,用药后基本可以降至正常,术后3月19.21±6.45mmHg。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能减轻黄斑水肿,逐步改善视功能,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安全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加压包扎挫伤性前房积血 (BTH)眼预防继发性前房出血 (REB)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 ,根据是否采用加压包扎治疗将年龄大于 6岁的BTH患者分为两治疗组 :包扎组和对照组 ,前者 72例 72眼 ,给予绷带加压包扎前房出血眼 ,另眼加纱布块遮盖 ;对照组 39例 39眼 ,给予双眼纱块遮盖 ,其他治疗原则相同。统计观察 7天内REB的例数。结果 :加压包扎组发生REB 9例 ,发生率是 15 .0 %。对照组发生REB者11例 ,发生率为 2 8.2 % ,两组REB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P <0 .0 5 ,χ2 =4 .2 2 )。结论 :加压包扎BTH眼预防REB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继发圆锥角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对 6例高度近视患者 7眼 L ASIK治疗术后出现继发性圆锥角膜的病例进行了总结分析 ,现报道如下。病例资料病例 :6例患者中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 4 6岁。男性 2例 ,女性 4例 ,7眼的屈光状态均 >- 15.0 0 D。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检查视力、眼压 (美国 LEICA型非接触式眼压计 )、眼前段裂隙灯检查、眼底、电脑验光及散瞳检影、眼部 A超 (美国 DGHA型生物测量仪 )及角膜地形图检查 (美国 SYSTEM2 0 0 0型 )。有关资料见表 1。手术技术 :本院采用德国 SCHWIND KERATOM- 2型准分子激光联合自动微型角膜板层切削刀进行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231例(269眼)施行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39例(40眼)行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囊袋内植入12眼,人工晶体光学部前囊固定13眼,睫状沟内植入13眼,2眼需缝线固定,随访1-37个月,裸眼视力≥0.5者33眼(82.5%),≥1.0者19眼(47.5%),矫正视力≥0.5者38眼(95%),≥1.0者25眼(62.5%),并发症主要有:人工晶体偏位3眼,瞳孔变形2眼,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时,控制破口的扩大,利用前,后囊作支撑,结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仍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作者施行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中发现的106例后囊破裂的原因,临床特征及水中处理进行了分析.其中外伤性白内障的22例术前已存在后囊的裂孔,多是由穿通性眼外伤所致.裂孔的边缘较厚,在晶体皮质抽吸过程中无扩大和玻璃体的脱出,并顺利植入了后房人工晶体.另外84例为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术中新鲜形成的后囊破裂,其边缘较薄,术中有扩大的趋势,其中47例(56%)经处理后植入了后房人工晶体.术中后囊破裂的主要原因是机械性损伤.本文对后囊破裂的术中处理,粘弹性物质及玻璃体切割在术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白内障超声乳化与现代囊外摘除治疗白内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 (phacoemusificationaspiration ,PHACO)与现代囊外摘除 (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 ,ECCE)治疗白内障的优缺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 ,对我院从 1996年至 1999年 35 0例(378只眼 )白内障患者中 ,其中 2 0 4眼进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植入 ,174眼进行了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与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对术后视力、角膜散光情况及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 ,经统计学处理 ,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 4.6者PHACO组占 86 .8% ,囊外摘除术组占 76 .9% ,角膜散光PHACO组平均为 - 1.5 0± 0 .5 ,ECCE组平均为 - 3.0± 0 .5 ,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有后囊膜破裂、虹膜损伤、角膜水肿等。结论 :PHACO手术较ECCE手术具有较小的切口、较低的角膜散光值及获得较好视功能等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外源性激肽原酶对成年大鼠短暂全脑缺血模型视网膜的病理形态改变,为其在眼科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激肽原酶治疗组、短暂全脑缺血组、假手术对照组3个组,前两组分别从尾静脉注射人组织激肽原酶(1.6×10-2PNAU/Kg体重)和同样体积生理盐水10d后,观察病理形态改变。结果短暂全脑缺血组显示视网膜血管不同程度充血,视网膜节细胞层少数细胞胞浆空泡变性,激肽原酶治疗组较短暂全脑缺血组有所改善。结论激肽原酶作为一种选择性脑微小血管扩张剂,有可能改善短暂全脑缺血后视网膜微循环病变,从而避免视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