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泌乳素、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18~45岁女性精神分裂症(包括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分为奥氮平组、喹硫平组、阿立哌唑组、利培酮组,每组至少3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12周检测泌乳素、甲状腺激素,并记录月经、溢乳等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奥氮平组及利培酮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分别为P〈0.05,P〈0.01),并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喹硫平组及阿立哌唑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无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四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均可引起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并出现月经延迟、溢乳等症状。喹硫平及阿立哌唑对血清泌乳素无影响。四种药物对甲状腺激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2.
高泌乳素血症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高泌乳素血症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分为研究组42例(伴有高泌乳素血症)及对照组40例(不伴高泌乳素血症)。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观察6个月。结果:第6个月末,研究组PANSS减分低于对照组(P<0.05)。GQOLI总分、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较入组时分值亦下降(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分值显著下降(P<0.01)。结论:伴有高泌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差,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23.
米氮平和氯米帕明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米氮平和氯米帕明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48例随机分组,分别使用米氮平(23例)、氯米帕明(25例)治疗,随访6个月。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以精神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生活质量。结果6个月后,米氮平组HAMD评分(9.4±3.4)低于氯米帕明组(14.2±3.5,t=3.42,P<0.05);GQOLI评分(196.2±10.1)高于氯米帕明组(170.7±19.9,t=7.62,P<0.01);不良反应较氯米帕明组少。治疗前后相比,米氮平组患者的GQOLI总分升高(165.2±21.9,196.2±10.1,P<0.01)。氯米帕明组患者GQOLI总分变化(166.4±19.6,170.7±19.9)不显著(P>0.05)。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优于氯米帕明,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24.
碳酸锂合并米氮平治疗双相抑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碳酸锂合并米氮平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6例双相抑郁患者给予碳酸锂合并米氮平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治疗各周TESS评分均无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碳酸锂合并米氮平治疗双相抑郁有效,不良反应较少,没有诱发躁狂的风险。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80例患者分别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及碳酸锂治疗,观察4周,用BRMS躁狂量表及CGI评定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评定副反应。结果丙戊酸钠缓释片组有效率75%,碳酸锂组有效率为72.5%。治疗4周后BRMS减分率两者相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丙戊酸钠组明显低于碳酸锂组。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Ⅰ型障碍疗效与碳酸锂相当,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26.
27.
108例老年期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两性差异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住院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两性之间的差别。方法 对首次住院的108例老年期精神障碍两性患者的社会学资料、临床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组有较高的文化程度,较好的婚姻状况,发病诱因较多,追踪观察显示出院后认知功能改变和社会功能恢复较优;女性组首次发病年龄较高,病程较长,幻觉更为突出,预后较差者多。结论 老年期精神障碍在两性间有一定的差异,为了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此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通过与锂盐对照,观察利培酮对双相Ⅰ型障碍复发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113例病情缓解至少3个月、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双相I型障碍患者,在门诊按治疗药物随机给予利培酮(56例)或锂盐(57例)维持治疗.采用精神状况检查、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及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17项,HAND17)等观察两组患者维持治疗期间的复发情况,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有关辅助检查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113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801±326)d.利培酮组缓解率为38%(95%可信区间为27.2~48.8),平均缓解时间(603±288)d;锂盐组缓解率为64%(95%可信区间为56.3~71.5),平均缓解时间(783±221)d.利培酮组缓解率低于锂盐组(u=3.838,P<0.05),复发时间早于锂盐组(t=2.392,P<0.05).结论 利培酮对双相Ⅰ型障碍预防复发的总体效果不及锂盐.  相似文献   
29.
曹长安  郭金宏  高欢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1):433-433,438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7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为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以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CGI评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比较PANSS、CG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喹硫平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有效率分别为81.9%、85.3%。喹硫平锥体外系副反应和内分泌改变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