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5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头低位卧床期间四肢加压套带预防大脑中动脉血流下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头低位卧床 2 1d期间套带对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的影响 .方法 健康男性志愿者 1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套带组 ,每组 6人 ,进行 - 6°卧床试验 2 1d.套带组卧床每日 0 8:30~ 2 0 :30四肢加压套带 ,压力维持在 5 .3k Pa,对照组不做任何对抗措施 .卧床前、卧床 10 d及卧床结束时进行 3次立位耐力试验 .卧床前、卧床 1,3,10和 2 1d用经颅超声多普勒 (TCD)测量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结果 对照组 2 1d卧床期间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下降 ,血流量减少 ,其中卧床 3 d和 2 1d较卧床前血流速 (vs,vm)明显降低 ,血流量减少 (P<0 .0 5或 P<0 .0 1) .套带组卧床期间及卧床结束时血流速度及血流量较卧床前无显著降低或减少 (P>0 .0 5 ) .卧床 10 d和卧床结束时立位耐力试验对照组 6人均未通过立位耐力试验 .套带组 4人顺利通过立位耐力试验 ,2人未通过立位耐力试验 .结论 头低位卧床期间使用套带能有效减缓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下降 ,对改善失重引起的脑缺血和立位耐力不良有明显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2.
按二氧化碳抗原发措施的不同,现将IO0例尖锐湿疣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尖锐湿疣患者分为3组,l组3O例,采用中药浸泡十聚肌胞肌注防止复发,中药方剂组成:三棱、致术、各35g.蛇床子、黄年、金银花、蒲公英、大青叶、板兰根各30g,具体操作,加水煎成药液约2000ml冷却后浸泡手术部位,及好发部位,肚周患者和女性患者用药液坐浴,无沦阴道壁和宫颈有无尖锐湿疣,均用该药液作阴道冲洗.一日三次每次匕~ZO分钟.药治可重复使用3次,(用于阴道冲洗的药液可另装,不可重服使用),共7剂用14天,聚肌胞ling.肌注一日.一次共14天u2…  相似文献   
13.
肺转移性间叶性软骨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6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少量,鲜红色,当地医院胸片示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于2003年4月17日入院。既往史:1995年在当地医院行子宫切除术。1998年行右股骨软骨瘤切除术。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双侧对称、无畸形。呼吸平衡,两肺呼吸音清。左上肺可闻及呼吸性哮鸣音,心脏无异常。2003年4月25日在全麻下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 糖蛋白 (P GP170 )和肺耐药蛋白 (LRP)与抗核抗体Ki 6 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 GP170、LRP、Ki 6 7在 6 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 2 0例甲状腺腺瘤中的表达。结果  3种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均呈高表达 ,在甲状腺腺瘤中呈低表达。与甲状腺腺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GP170、LRP、Ki 6 7三者呈显著相关性 (LRP与Ki 6 7r =0 .4 2 ,LRP与P GP170r =0 .4 2 ,Ki 6 7与P GP170r =0 .6 5 ,P <0 .0 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标记指数高、耐药性强、化疗敏感性低。在化疗中同时给予耐药抑制剂 ,可以提高化疗敏感性和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试论寒邪与胸痹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痹之名,始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对于胸痹的主证及处方用药都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但对于胸痹的临床表现,则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邪》曰:“邪在心,则病心痛”,《灵枢·厥病》还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对鼻咽癌早发现和早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广州市天河区华乐社区的5 1 40 3名居民中开展为期 3年的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另选登峰社区 5 0 3 1 7名居民作为对照组 ,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后鼻咽癌患者初发鼻咽症状至确诊的持续时间缩短 ,居民鼻咽癌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P <0 0 1 ) ,干预组的知晓率为 92 3 3± 6 3 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2 92± 1 7 64%。在华乐社区 5 1 40 3例有鼻咽症状的患者中检出鼻咽癌 1 96例 ,其中 ,5 3例为早期鼻咽癌 ,早诊率为 2 7 0 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早诊率 9 2 1 %。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鼻咽癌早发现和早治疗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奥沙普秦凝胶剂的体外渗透性及药效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奥沙普秦凝胶剂体外经皮渗透性及体外释药情况,观察其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奥沙普秦凝胶剂体外渗透性和释放度实验。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醋酸扭体法和甲醛致痛法模型,观察奥沙普秦凝胶剂的抗炎、镇痛作用,同时考察了奥沙普秦凝胶剂皮肤用药的急性毒性、致敏性和刺激性。结果:奥沙普秦凝胶剂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醋酸、甲醛所致小鼠炎症性疼痛有明显抑制作用。急性毒性、致敏性和刺激性实验结果表明奥沙普秦凝胶剂皮肤用药无明显的毒性、致敏性及刺激性。结论:皮肤是奥沙普秦凝胶剂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奥沙普秦凝胶剂具有抗炎镇痛作用,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阿昔莫司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及释放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制凝胶骨架型阿昔莫司缓释片,考察其体外释放度,并对药物的释放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将阿昔莫司制成凝胶骨架型缓释片,考察HPMC种类及用量、填充剂种类及用量和制备工艺等因素对阿昔莫司缓释片体外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HPMC的种类、用量和片剂表面积对阿昔莫司体外释放速率有明显的影响;填充剂的种类及制备工艺对释放速率基本无影响;篮法、桨法及转速对释放速率基本无影响。阿昔莫司缓释片的释放机制为非纯Fickian扩散(non—Fickian)机制,即为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扩散机制起主要支配作用。结论:用高黏度HPMC作为亲水凝胶骨架片基质能达到较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9.
奥沙普秦凝胶剂的HPLC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HPLC法测定奥沙普秦凝胶剂的含量.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285nm.奥沙普秦在1~6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92%.  相似文献   
20.
灯盏细辛注射液与常规西药治疗突发性耳聋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比灯盏细辛注射液与常规西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提供较为规范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方法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作为治疗组,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等常规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疗效优于常规西药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及对听力的改善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