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80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斑秃伴白癜风和盘状红斑狼疮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1例斑秃伴白癜风和盘状红斑狼疮,患者男,67岁。临床表现为头顶、两颞侧头皮片状脱发,头顶脱发区边缘出现片状白斑,面颊部两侧,耳后见境界清楚的紫红色丘疹、斑块,表面有粘着性鳞屑,鳞屑下方有角栓。结合临床和组织病理改变诊断为斑秃伴白癜风和盘状红斑狼疮。  相似文献   
102.
系统性自身炎症性疾病(sAIDs)是一类主要由天然免疫异常激活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中皮肤是最常受累的部位之一,也是认识系统性自身炎症性疾病的重要线索。sAIDs并非仅见于单基因遗传病,涉及到多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但临床普遍存在诊断意识不高,容易满足于基本皮损的诊断,忽视对系统性疾病的认识。该文系统介绍了sAIDs的概念、分类、发病机制及皮损分类诊断等,以提升皮肤科医师对sAIDs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03.
瘦素(leptin)是Zhang等于1994年利用定向克隆技术鉴定出的一种多肽激素[1],因其能作用于下丘脑弓状核调节摄食和体重,且对肥胖小鼠有明显消脂减肥作用而命名,因此瘦素的发现被誉为人类抗肥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2].  相似文献   
104.
药物不良反应十分常见,而皮肤是其重要的靶器官之一。皮肤药物不良反应(cutaneousadversedrugreaction,CADR)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因诊断较为困难。现概述CADR的特殊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加强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既是顺应现代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改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缺失现状的需要。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可通过增强社会人文素质培养、换位思考、健康教育实践及改善考核机制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6.
摘要:报道一例栅状有包膜神经瘤,患者女,34岁,上唇皮疹5年。根据临床和组织病理改变诊断为皮肤栅状包囊性神经瘤。  相似文献   
107.
痤疮的治疗面临很多问题,如发病率上升,病程迁延,晚发或成人痤疮病例的比例增加,伴发皮脂溢出、雄激素脱发常见,缺乏有效预防复发的手段等等,给临床带来较大的挑战,尤其是女性痤疮。作为始动因素,雄激素在痤疮的发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雄激素,没有痤疮”。因此,必须重新思考痤疮治疗中的激素疗法。  相似文献   
108.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是筛选慢性荨麻疹患者是否存在自身反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之一,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试验操作流程和标准的结果判定方法.经典的判断标准是以自体血清皮内注射后诱导的风团或红晕与原有皮丘或阴性对照的平均直径差≥1.5 mm定义为阳性,这种方法的缺陷是不能对结果进行阳性程度分级.ASST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比ASST阴性者风团更大、瘙痒更明显、病程更长、治疗需用的抗组胺药更多,且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更密切的关系.临床应用中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ASST检测对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探讨、临床分型和治疗均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进行临床实践的重要阶段。我科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结合实际、病例讨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皮肤科的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联合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治疗复发性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以及优化疗效对策。方法肛周尖锐湿疣患者234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78例。第一组为高频电刀治疗组,以高频电刀烧灼疣体。第二组为光动力疗法治疗组,皮损区涂以20%ALA乳膏后4h,以He-Ne激光照射,距离5~10cm,照射时间20min,光斑直径1~4cm,能量密度100~130J/cm2。间隔7~10d治疗1次,共治疗3次。第三组为高频电刀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组,高频电刀祛除疣体后立即行光动力疗法治疗。末次治疗后第1周进行疗效评价,在治疗后3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以评价复发率。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疣体均完全消失,黏膜恢复正常。第一组复发率为55.1%,平均复发时间为24.6d;第二组复发率为11.5%,平均复发天数为56.7d;第三组复发率为9.0%,平均复发天数为80.1d。结论5-ALA-光动力疗法能有效治疗肛周尖锐湿疣,联合高频电刀治疗,能有效减少复发,延长复发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