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峰值骨量的种族差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各种族之间峰值骨量(PBMD)参考值的差异.方法 收集国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人群的PBMD参考值,比较了三大人种的峰值骨量的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一般来说,黑色人种的峰值骨量最高,其次是白色人种,黄色人种的峰值骨量最低.中东地区的峰值骨量接近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到达峰值骨量的年龄早于黑色人种及白色人种.我国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峰值骨量也不尽相同,女性的峰值骨量的民族差异明显大于男性.结论 不同国家和地区各种族人群之间的PBMD参考值绝大多数存在种族或地域差异,必须针对不同人口和地区建立相应的骨密度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性骨折实验模型的设计与建立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建立较理想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实验模型,方法:SD大鼠60只,8月龄,雌性,手术方法:切除双侧卵巢;术后3个月,手术造成股骨中段骨折,进行骨圆针髓腔内固定。模型建立前后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组织学、放射学等动态观察。结果:卵巢切除3个月后DEXA检测结果与术前比较:全身骨密度明显降低(P<0.02);子宫内膜组织萎缩变薄,内膜内腺体消失或萎缩,变性呈空泡状;软骨内成骨与膜内成骨共同参与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修复,且以软骨内成骨为主,与一般骨折愈合方式相似,模型动物骨折愈合过程中,软骨内成骨延缓,骨性骨痂改建(骨吸收>骨形成)加速,骨痂内胶原纤维疏松,排列紊乱,与主应力方向不一致,放射学观察模型动物骨折位置,类型统一,内固定后骨折断端稳定。结论:本实验建立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动物模型模型其方法,易于复制,可应用于骨质疏松林骨折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A型肉毒素作为一种神经毒素,可选择性地作用于周围运动神经末梢,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融合和停靠,产生化学去神经作用,导致肌肉松弛麻痹[1].我们拟通过A型肉毒素注射大鼠局部肌肉,以建立单个目的肌肉萎缩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OPG、RANKL、RANK是破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最重要的分子,OPG/RANKL/RANK系统在肿瘤骨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可通过扰乱OPG/RANKL/RANK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破骨细胞异常激活,导致肿瘤骨转移部位溶骨性破坏.尽管成骨性破坏并非前列腺癌细胞直接干扰OPG/RANKL/RANK系统的结果,但局部破骨细胞激活导致的骨质破坏仍是肿瘤转移并形成成骨性破坏的必要条件.OPG可与TRAIL结合而抑制其对肿瘤细胞及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诱导活性,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及转移.通过检测和干预OPG/RANKL/RANK系统,可早期发现并有效控制肿瘤骨转移.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itanium fiber mesh microballoons combined with nano-Sr-HAP on repair of bone defects in vivo.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model was set up by creating drill defects in the bilateral femoral condyle of 24 SD rats [6 months, with the mean weight of (545±22 g)]. The left femoral defects were filled with titanium fiber mesh microballoons combined with nano-Sr-HAP, and the right with pure metal scaffolds. At the 1st, 2nd, 4th, and 8th week after surgery, the specimens were killed and taken the X-ray, histology, and histomorphology observation. The results were contras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X-ray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the bone defects in both sides were repaired. Histolog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itanium fiber mesh microballoons allowed the new bones growing inside, and more new bones in the left implant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right sides. The results of histomorphometrical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neo-bones in the left sides gradually increased as time passed. There were statistic differences in neo-bones at the 2nd, 4th, and 8th week,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the 4th and 8th week. Conclusion As titanium fiber mesh microballoons used in this experiment have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osteoconduction ability, they can be used as scaffold for bone defect repair; and Nano-Sr-HAP can enhance the repair ability of titanium fiber mesh.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简称AD],均属于老年退行性疾病,在绝经后妇女中的发病率明显增加。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痴呆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因其致残率、致死率均很高,给患者及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上述两种疾病越来越受关注。既往认为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痴呆无内在联系,仅与增龄有关。但有报告提示,绝经后特别是在有髋部骨折史的妇女中,AD的发病率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CT图像中通过对骨皮质的分割与测量,测定骨量、骨骼的几何形状以及骨强度,并计算相应的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方法通过DCMTK解读CT图像,提取相应的图像信息。利用OpenCV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在感兴趣的区域(ROI)设置的基础上,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作为输入向量;以对训练样本手工分割的结果作为导师信号,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用训练好的网络对CT图像序列中的骨皮质进行分割,并对分割后的结果进行后处理及显示。结果骨皮质CT图像的神经网络分割效率符合实际应用的需求,分割结果形状明显,与周围组织区分度高,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结论纹理特征明显的情况下,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的分割效果。分割结果轮廓平滑,分割精度高、成功率高、适应性强;而且图像分割过程人工介入少,可以用于整套CT图像骨皮质的批量分割。不足之处在于此方法神经网络训练时间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18.
肩锁关节脱位闭合穿针固定定位导向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研究一种方便于闭合复位经皮缝合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辅助工具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自行设计的肩锁关节脱位闭合穿针固定定位导向器穿针固定配以经皮修复肩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20~61岁,平均38.6岁。术前受伤时间3.5~72h,平均15.2h。均为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无合并锁骨骨折。总结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效果。结果:术中未发生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平均手术时间20min,平均出血量10ml,X线片示肩锁关节固定克氏针位置准确。术后6周取针,随访2~26个月,平均14.3个月,按Karlsson标准评定临床效果满意,优22例,良13例,差1例。结论:此方法简便易行,缩短了手术时间,费用低,且无手术切口瘢痕形成,保证了体表美观,属微创范围,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科患者术后尿潴留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肛肠科收治的术后尿潴留患者61例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西医治疗,研究组31例在其基础上给予中医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自信排尿时间。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5%(29/31),对照组为73.33%(22/3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行排尿时间为(20.10±5.55)min,对照组为(40.15±7.82)min,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肛肠科术后尿潴留患者给予中西医治疗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排尿时间,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及老年人活动增多,骨折疏松性下肢骨折的临床发生率逐步增高。治疗不能单纯满足于骨折的解剖复位.应力求恢复其原有功能,由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所具有的骨折粉碎程度高、手术复位困难、术后内固定易松动等特点,骨质疏松性下肢脆性骨折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内固定物在疏松骨质中把持力降低及老年和骨质疏松患者骨愈合能力相对较差是制约肢体功能恢复的主要瓶颈。应把增强骨折端内固定术后的稳定性及进行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作为治疗的关键。本文回顾了相关文献.对下肢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内固定材料、内固定的理念及改良与临床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