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刘淑  郑玉龙  王伟  周学义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622-1624
目的比较胸腔内静脉导管留置注入羟基喜树碱联合卡铂及白细胞介素-2(IL-2)和卡铂及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6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改良的Seldinger法经皮穿刺,将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人胸腔并保留,在胸腔积液引流干净后。治疗组24例:由导管注入羟基喜树碱和卡铂和IL-2;对照组22例:由导管注入卡铂和IL-2。注药后两组均夹管5天后再引流,无积液引出后再注入上述药物,夹管保留5天,一般注药2~4次。4~6周后复查B超、胸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有效率91.7%(22/24);对照组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有效率63.6%(14/2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羟基喜树碱联合卡铂及白细胞介素-2较卡铂及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营养不良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微型营养评定表(MNA)17分和≤17分为依据,将12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营养不良组,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法(MMSE)测定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并测定患者血氧饱和度、肺功能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营养不良组病程较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实测值/预计值(FEV_1实预比)和血氧饱和度显著下降,2组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MMSE总分、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以及语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SE评分主要与年龄、受教育程度、FEV_1实预比、血氧饱和度以及MNA评分相关。血清S-100β、NSE水平与MMSE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65、-0.441,P0.05)。结论营养不良可加重稳定期COP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血清S-100β与NSE水平可能成为评估营养不良COPD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3.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骨髓抑制与生存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出现的骨髓抑制与远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GP方案全身联合化疗:吉西他滨:1250mg/m2静脉滴注,d1,8;顺铂:25mg/m2d1~3;21d为一个周期;化疗至少3周期,了解化疗期间出现的骨髓抑制对远期疗效的预测作用。结果 10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平均中位生存时间151d。其中GO组中位生存时间124d,G1~2组中位生存时间195d、G3~4组中位生存时间203d(95%GI为148.9~267.0)。G0组、G1~2组、G3~4组三组生存时间水平间整体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8);G0组与G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37);G0组与G3~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G1~2组与G3~4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26)。结论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抑制与远期生存时间的延长明显相关,而未出现中性粒细胞抑制可能提示药物剂量的不足。  相似文献   
34.
支气管内神经鞘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内神经鞘瘤一例汤南郑玉龙患儿男,6岁。因阵发性呛咳,少痰,无血;伴有左侧胸痛,不规则发热半个月,于1995年9月6日入院。体检:气管向左侧偏移,锁骨上凹淋巴结不肿大,左侧肋间隙变狭,胸廓轻度塌陷,呼吸运动消失,语颤未触及,叩呈实音,无呼吸音,右...  相似文献   
35.
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是曲霉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肺组织坏死的过程,常发生于原有基础肺病和轻度免疫抑制的患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肺结核和肺曲霉球非常相似,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检查和真菌培养。药物治疗可选择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手术治疗仅有部分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OVA)激发和雾化吸入的方式建立哮喘模型,并予以药物治疗。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计数;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大鼠肺组织支气管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β-catenin和WISP-1表达情况,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WISP-1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及BALF中IL-6的表达情况。结果 ART干预哮喘组大鼠气道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T干预哮喘组肺组织β-catenin、WISP-1蛋白和WISP-1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T干预哮喘组大鼠血清及BALF中IL-6水平表达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RT改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及下调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7.
胸膜固定术是应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性刺激造成脏层和壁层胸膜黏连,常被用于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和自发性气胸。 目前对恶性胸腔积液推荐的治疗方法是胸膜腔内注入硬化剂造成胸膜黏连即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是预防胸腔积液再发的有效措施。常用的胸膜硬化剂有滑石粉、博莱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等。一种理想的硬化剂应该是廉价高效、安全、易于操作和获得,但是到现在为止这种理想的硬化剂仍然没有找到。滑石粉是当前最常用、最有效(有效率约90%)的硬化剂,但是滑石粉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发性栓塞病,而且因为滑石粉不溶于水相对不容易操作。四环素和博莱霉素的成功率较低,另外前者有些国家已经停止生产,而后者比较昂贵,限制了两者的使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EH+OSAS)对早期动脉硬化度评估指数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的影响。方法:病例选择:EH+OSAS者80例;单纯EH组82例。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CIMT、baPWV、CACS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CIMT、baPWV、CACS变化。结果:(1)与单纯EH组相比,EH+OSAS组中最低血氧饱合度(SaO2)(75.6±4.3 vs 90.2±1.0,P=0.02)显著降低,SaO2<90%(%TST)(29.2±1.6vs 0±0,P=0.01)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H+OSAS组患者CIMT(1.29±0.32 vs1.03±0.25 mm)、baPWV(1 484.56±103.42 vs 1 251.26±84.46 m.s-1)、CACS(157.85±204.63 vs62.58±102.47)明显高于单纯E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H+OSA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CIMT、baPWV、CACS呈正相关(r=0.287,0.242和0.278,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作为早期动脉硬化度评估指数CIMT、baPWV、CACS与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变化以及感染的预后研究,以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并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2041株病原菌的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41株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36.9%、17.1%、13.2%、11.9%;除亚胺培南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且表现多药耐药性;对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2009-2010年有下降趋势;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与呼吸系统、脑血管以及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有关;60~69岁、70~79岁、≥80岁与<60岁患者相比,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死亡的OR值分别为1.5、1.5、2.1.结论 医院下呼吸道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最常见;病原菌在各科室的分布不同;老年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困难、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急性发作控制率的影响。方法将8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治疗,其余治疗相同。12个月后观察各组患者呼吸困难、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急性发作控制率的变化。结果1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下降[(2.81±1.12)分比(2.34±0.90)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总分下降[(168.9±65.4)分比(108.6±4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23,6.87;P〈0.05);干预组患者急性发作控制率为70.73%,对照组为29.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1,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