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对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口岸入境的一例自苏里南归国发热人员进行寨卡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采集发热人员的血液和唾液样本,同时使用两种寨卡病毒实时荧光RT-PCR试剂进行寨卡病毒核酸检测。RT-PCR扩增寨卡病毒部分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较。基于扩增片段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输入性病例的来源。结果实时荧光RT-PCR结果显示,该病例血清样本寨卡病毒核酸弱阳性、唾液样本寨卡病毒核酸阳性。RT-PCR扩增出预期大小约1.5Kb片段,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与巴西寨卡病毒株(GenBank号KX197250)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99%。系统进化树显示该病毒属亚洲谱系。结论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例标本核酸检测情况,确诊该病例为广东首例从苏里南地区输入性寨卡病例。  相似文献   
92.
埃博拉出血热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是一种烈性的传染病,病死率很高,最高可达90%。EHF自1976年首次在前扎伊尔和苏丹发生流行至今,共发生人间较大规模流行6次,暴发、流行或散发病例多次。据WHO统计从1976年至今,已有2000多确诊病例,1300多人死于不同亚型的EHF。虽然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和有效的疫苗可用于人体预防和治疗EHF,但近年来国际上在疫苗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对EHF疫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3.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表达登革病毒1~4型膜蛋白B区的型特异性抗原,开发登革病毒感染系列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方法利用PCR技术从登革病毒标准株扩增膜蛋白B区抗原基因,通过酶切消化后连接到表达载体上,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 StarTM(DE3),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液相层析法纯化;并用Western Blot(WB)及ELISA法对表达产物的抗原性进行检测。用重组抗原制备登革病毒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用该试剂对广东省登革热监测血清库样本的登革病毒抗体测定,并与进口登革IgM抗体检测试剂(澳大利亚PanBio)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的浓度、纯度和良好的活性。重组抗原对16份登革病毒分离阳性血清中的登革病毒IgM抗体有良好的抗原反应性(A均≥0.29,cut-off值为0.2);对2004年中山市登革热疫情65份患者血清样本的IgM、IgG检出率均达100%(65/65、28/28)。用重组抗原制备的试剂检测了617份登革热疑似病例血清中的登革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70.66%,其中对123例临床确诊登革热病例血清的IgM阳性率为90.24%;检测1 675份登革热监测血清样本的IgG抗体,阳性率为9.19%;用该试剂与进口试剂分别对34份临床确诊的登革热病例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两者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18%、73.53%。结论制备的登革病毒重组抗原可用于研制登革病毒感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  相似文献   
94.
广东省2001-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广东省近年来登革热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2001-2006年登革热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结果2001-2006年广东省共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2 897例,报告外地病例320例,年发病率在0.01/10万~1.77/10万之间。疫情涉及12个市,主要集中于广州(73.89%)、汕头(6.99%)、阳江(5.10%)、中山(4.78%)等市。3-12月均有病例报告,6-11月为流行期,8-10月为发病高峰期(占88.90%)。男女性别比例为1∶1.07;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发病数以15~54岁年龄组居多(占73.72%),发病率以20~44、60~69岁年龄人群居高;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农民、学生、工人和离退人员为主。每年均有国外输入病例报告,病例输入地主要以新加坡、印尼、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为主。51起本地暴发疫情中,除1起疫情为登革Ⅱ型病毒引起外,其余均为登革Ⅰ型病毒引起。结论广东省登革热仍为输入或输入引起的本地传播的传染病,珠江三角洲和粤东地区应为广东省登革热预防控制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95.
以新孢子虫Nc-5基因为目的基因,建立检测新孢子虫的PCR方法并初步应用。根据Gen Bank发布的新孢子虫Nc-5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新孢子虫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梯度PCR法优化反应条件,建立PCR检测方法。以弓形虫、疟原虫、牛环形泰勒虫、包拉米虫和马尔太虫为模板进行扩增以验证建立方法的特异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新孢子虫基因组DNA浓度和纯度,倍比稀释后的DNA进行PCR扩增,产物电泳分析确定建立方法的敏感性;选择高浓度和低浓度的新孢子虫基因组DNA重复检测3次,分析建立方法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利用该方法对实验室建立的小鼠感染模型进行初步应用,评价建立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成功建立新孢子虫的核酸扩增检测方法,扩增序列与Gen Bank(LN714476.1)中Nc-5基因序列一致性为100%,建立的新孢子虫核酸扩增检测方法与弓形虫、疟原虫、牛环形泰勒虫、包拉米虫和马尔太虫均无交叉反应,最低能检测新孢子虫DNA浓度为0.5788 pg/μL,应用该方法检测感染新孢子虫的BALB/c小鼠模型,可在肺和脑组织中检测到新孢子虫的感染。结果表明,建立的新孢子虫核酸扩增检测方法有效,并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对一例输入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研究其变异情况,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用Vero E6细胞对病人的咽拭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物使用电镜、间接免疫荧光(IFA)、巢式PCR及S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在该病人的咽拭标本中,成功地分离到一株冠状病毒(R69),将部分S基因测序并与不同地区非典型肺炎病人分离株进行比较,表明分离到的毒株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结论 目前存在冠状病毒的变异株,病毒核苷酸序列与广东省原发性SABS病人分离到的冠状病毒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7.
目的 了解广东省1996-2000年钩端螺旋体病人群及宿主动物带菌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钩端螺旋体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方法 采取血培养、动物脏器培养做病原学分离,血清学检测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进行。结果 从病人血及动物脏器中分离出8株钩端螺旋体,鉴定了6株,分属4种菌群,分别为爪哇、秋季、犬热及赛罗群;疑似病人血清、健康人血清、宿主动物血清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47%、34.23%;18.23%。结论 广东省人群钩端螺旋体隐性感染水平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免疫保护作用;首次分离出赛罗群钩端螺旋体,在防治工作中应注意菌群变化。  相似文献   
98.
选用登革病毒1-4型E蛋白(包膜糖蛋白)型特异性多肽(约120个氨基酸)作抗原,重组抗原在大肠杆菌(E.coli)中表达,采用多步液相层析进行纯化。本文对该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了分析,为开发“登革病毒ISM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进行了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99.
广东省首次分离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从宿主动物及蜱中分离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以了解广东省是否存在斑点热自然疫源地。方法 从广东省封开县七星自然保护区采用笼日法捕活鼠,采集鼠脾及鼠表的蜱,用PCR进行初筛,鸡胚卵黄囊培养法直接分离立克次体,血清学试验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 采集鼠脾103份,鼠表的蜱38匹;从2只针毛鼠体表捉获的蜱中分离到2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命名为GDFK58—2000株、GDFK59—2000株立克次体,经血清学鉴定为西伯利亚种。结论 首次从病原学上证实了广东省存在斑点热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例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系统地采集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广东省新发4例SARS怀疑病例不同发病时间的各类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免疫荧光测定(IFA)、中和试验等血清学检测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采集的标本,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4例病例在发病后6—8d,均可检测到SARS.CoVIgM和IgG抗体;前3例病例SARS—Co V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增长,第4例病例SARS-CoV IgG抗体虽无4倍增长,但却有明显的抗体阳转过程。采用ELISA、IFA和中和试验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咽拭等标本的SARS—CoV核酸,结果只有病例1的3份咽拭标本阳性,其他标本均阴性。对阳性标本,采用RT—PCR扩增出SARS—CoV的M、N、s基因并测序,s基因序列和种系发生分析提示,该病毒与从广东省果子狸中分离到的SARS毒株最接近。未能从这4例SARS病例的任何标本中分离到病毒。结论检测结果证明,该4例病例报告可以确认为SARS实验室确诊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