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酶免疫斑点试验检测钩端螺旋体病抗体的研究文建华,张万里,郑夔,何剑峰,社志明为了使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的诊断向快速、特异、敏感的方向发展,我们开展了用酶免疫斑点试验(Dot-ELISA)方法检测钩体病人血清IgM和IgG抗体的研究,并与显微...  相似文献   
62.
广东省首次发现野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暨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1984~1993年收检冻存的肾综合征出血热隐性感染者和患者血清、鼠阳性血清及阳性鼠肺标本进行分型诊断。82例感染者、患者血清中检出家鼠型36例(43.9%),野鼠型17例(20.7%),未定型29例(35.4%)。38份鼠阳性血清中,褐家鼠28份、黄毛鼠3份、板齿鼠1份和臭分均为家鼠型,1例份黄毛鼠检出野鼠型,4份未定型。20份鼠肺中,除1份褐家鼠检出野鼠型外,其余均为家鼠型。首次发现我省有野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存在,是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疫区。  相似文献   
63.
Hep-2细胞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人咽喉上皮癌细胞(Hep-2)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例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与研究,为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ep-2细胞培养法,对2003年l~2月广东省收集的SARS病例的咽拭子等标本分离致病病原体,并应用电镜形态学、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扩增部分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对分离的病原体进行研究。结果 132例SARS病例的3l份咽拭子、100份痰液和l份尸检肺组织标本中有73份标本致单层细胞出现“蚀斑病变”,细胞病变阳性率为55.3%,其中48h阳性率为36.4%。采用巢式PCR(Nested-PCR)对其中25份出现“蚀斑病变”细胞培养物进行检测,能扩增出冠状病毒的特异片段;对中2-18、中2-19等6份Nested-PCR产物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显示其核苷酸序列与国内外公布的结果一致,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的人或动物冠状病毒的同源性在58%~76%之间。通过电镜在SARS病例标本(中2-10)病变细胞及l份尸检肺组织标本中观察到衣原体样颗粒和病毒样颗粒。结论 从接种SARS病例标本的Hep-2细胞病变培养物中证实有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64.
为了解和掌握广东地区钩端螺旋体 (下称钩体 )病的流行特征、规律及人群中钩体抗体水平 ,提高钩体病防治水平 ,于 1 995~ 2 0 0 0年在广东地区 7个疾病监测点进行了人群血清学调查。1 材料和方法1 1 调查地点  根据钩体病的流行情况 ,在广东省发病较多的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 7个监测点 (东江流域 :东源县、惠东县、紫金县 ;北江流域 :乐昌市、清远市、四会市 ;珠江三角洲 :东莞市 )进行调查。1 2 标本采集  每年 7~ 8月 ,各个监测点对监测人群按不同年龄、性别比例在农村居住的健康人群中随机抽样 ,受检对象每人静脉抽血 2~ 3ml,…  相似文献   
65.
一起由3型腺病毒引起的咽结膜热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2 0 0 4年7月上旬广州市某幼儿园暴发的一起咽结膜热的病原学。方法 采集急性咽结膜热患儿急性期眼或咽拭子标本用Hep 2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原始标本及病毒分离物使用PCR方法及序列测定进行检测鉴定。用分离鉴定的毒株作为抗原,测定7例患儿及2名健康儿童(阴性对照)双份血清中病毒的中和抗体。结果 2 2份患儿的咽拭子和眼拭子标本用PCR测定显示12份为腺病毒阳性,2 2份标本中只分离出9株毒株,经鉴定所有病毒株均为3型腺病毒,且与朝鲜分离的3型腺病毒同源性高达97%。以分离到的1株毒株与7例患儿自身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的中和试验显示恢复期中和抗体较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增长,2例阴性对照中和抗体无增长。结论 该起急性咽结膜热暴发是由3型腺病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通过系统的实验室检测发现并确认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病例。方法根据基孔肯雅病毒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利用实时荧光RT-PCR和常规RT-PCR检测方法对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现的1例入境发热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对RT-PCR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通过实时荧光RT-PCR和常规RT-PCR 2种实验方法在该病例标本中检出基孔肯雅病毒核酸;对RT-PCR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测出的521个碱基与GeneBank数据库公布的基孔肯雅病毒核酸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同源性高达99%。结论结合该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判断该病例为输入性基孔肯雅病例。  相似文献   
67.
〔目的〕总结广东口岸发现并有效控制输入性基孔肯亚热病例的经验,完善国境口岸传染病预防控制新模式。〔方法〕2008年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在国境口岸实施检疫查验制度改革的要求,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广东口岸探索建立了“口岸查验、实验室检测、快速联控”三位一体的口岸传染病预防控制新模式。〔结果〕2008年3月4日、10月3日、10月10日,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运用新模式,在国境口岸发现并成功处置3起5例中国内地输入性基孔肯亚热病例。〔结论〕3起基孔肯亚热病例的成功处置对在口岸阻断传染病在国际间传播有着现实的示范作用,填补了我国在基孔肯亚热的预防控制、实验室检测、临床诊治等方面的空白,充分体现了广东口岸卫生主管当局核心能力建设取得的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制备检测埃博拉病毒(EBOV)的基因芯片,并探索利用EBOV质粒对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 设计20条特异性70mer寡核苷酸探针,点样制备成9×8的芯片阵列.采用phi 29 DNA聚合酶多重置换扩增(MDA)和荧光标记PCR技术,将标记好的样本与经过预杂交的芯片杂交、洗脱、扫描、最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埃博拉病毒...  相似文献   
69.
广东口岸输入性疟疾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疟疾的流行情况,为口岸输入性疟疾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经广东口岸入境疑似疟疾的旅行者和不明原因发热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6—2010年8月间对226份血样进行检查,共检出疟疾32例,恶性疟30例,间日疟2例;其中男28例,女4例。感染者主要是中青年、劳务工人,多数来自非洲地区,发病季节以6-8月份居多。结论广东口岸地区面临输入性疟疾的威胁,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及时掌握国内外疫情信息,加强口岸检疫查验、疾病监测,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输入性疟疾的播散。  相似文献   
70.
应用多重PCR技术快速鉴定登革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套应用多重PCR技术快速分型鉴定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的方法。方法用随机引物将1~4型登革病毒RNA逆转录成cDNA,再将4对登革病毒型特异性引物同时加到一个反应管中进行多重PCR扩增,根据扩增片段的大小判断血清型,并用2004年收集的登革热病人血清标本验证新建立的方法。结果同时用4对登革病毒型特异引物进行多重PCR,1~4型登革病毒标准毒株相应扩增的片段大小分别为391、319、216和152bp,与预期的扩增片段大小相符。2004年4份登革热病人血清标本扩增的片段大小均为391bp,属1型登革病毒。结论新建立的方法是一种特异、快速的登革病毒分型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