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6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198篇
医药卫生   1083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608篇
  2004年   488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421篇
  1998年   421篇
  1997年   435篇
  1996年   397篇
  1995年   332篇
  1994年   301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8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试论临床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服务要求的逐步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也逐年上升,医疗服务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临床护理直接服务于患者,属于高风险职业,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已成为当前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护理风险进行了分析,将临床护理风险归纳为医疗事故、医疗意外、医疗纠纷、并发症4个种类。就护理差错发生的环节、人群、急诊、时段4个方面的高危因素和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成因进行了排查和分析,提出了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预警机制,加强沟通与交流,落实健康宣教,严格护理记录管理等措施,以加强护理风险管理,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2.
急性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各种危险因素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构成比,并对脑梗死与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为脑卒中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95-2002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例1875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504例,出血性脑卒中371例;男1216例,女659例;平均年龄(73.42±10.35)岁,对两种脑卒中类型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描述性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高血压、脉压增大是本组脑卒中患者突出的危险因素.相对于脑出血,与脑梗死相关更密切的危险因素依次是房颤(OR=3.942)、糖尿病(OR=3.674)、肥胖(OR=3.647)、高纤维蛋白原(OR=2.781)、高血压家族史(OR=2.573)、高LDL-C(OR=2.167)、高甘油三酯(OR=1.976)、吸烟(OR=1.849)、年龄增大(OR=1.588)、低Apo A(OR=1.460)(P<0.05).相对脑梗死,仅高血压(OR=0.545)和饮酒(OR=0.662)与脑出血有更显著的相关性(P<0.05).除共同危险因素外,高尿酸血症和低HDL-C血症与男性脑梗死关系更密切,而肥胖、高LDL-C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与女性脑梗死相关性更强.结论 高血压、饮酒是脑出血患者主要的危险因素.相对于脑出血,与脑梗死相关密切的危险因素除了高血压外,依次为房颤、糖尿病、肥胖、高纤维蛋白原、高血压家族史、高LDL-C等.不同危险因素对男女脑梗死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弱视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的改变及特征,为临床弱视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对弱视患者进行双眼PVEP检测,并将弱视眼与非弱视眼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弱视眼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明显延长(P < 0.01),波幅显著降低(P < 0.01),并有明显波型畸变?结论:PVEP的检测对弱视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分布及特点,探讨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发生的途径。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4月至10月66例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2%,病原学检查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占43.2%,肺炎克雷伯菌占20.7%,铜绿假单胞菌占9.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占5.4%,嗜麦芽寡氧单胞菌占6.3%。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大多呈现耐药,对亚胺培南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加强ICU医院感染管理,从各环节入手,及时根据药敏情况调节用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从整体观念出发,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做全面分析,重视其心理活动与心理、生物、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自行设计护理对策,实施心理护理。结果28例患者均获得了心理重建。结论由于脊髓损伤而导致躯体的疾病,在其发生、发展以及转归过程中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接受治疗,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头孢曲松钠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并模拟体内头孢曲松钠血药峰浓度和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离子瞬间高浓度时配伍液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头孢曲松钠的含量,同时观察室温下配伍液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变化。结果:头孢曲松钠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0~2h澄清,2h后配伍液有肉眼可见的白色混浊,pH值升高,头孢曲松钠含量下降,不溶性微粒增加;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后,头孢曲松钠含量下降;模拟体内浓度进行配伍,外观无变化,头孢曲松钠含量稍有下降。结论:头孢曲松钠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不能配伍应用;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达血药峰浓度后,成人是否可以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7.
HPLC法测定速感宁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IAE法测定速感宁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TM C18(150×4.6mm,5μm)色谱柱,甲醇-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3nm,流速1.0ml/min。[结果]对乙酰氨基酚进样量在0.2924-2.631耀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71%(n=6)。[结论]HPLC法简便、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该药品质量标准的控制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为深入了解我市MSM活跃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效率和高危行为特点及HIV感染状况,进一步探索对该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降低艾滋病感染率。[方法]选择在青岛市居住6个月以上经常在青岛市MSM活跃的酒吧、公园、公厕等场所活动的曾经与另一位男性发生过性行为(包括口交、肛交)的18岁及以上的MSM,通过宣传教育、外展服务、同伴教育等对其开展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他们进行基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行为特点调查。于干预前调查的同时对MSM进行HIV感染状况调查。结果采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调查216人,干预后调查199人。干预前后被调查人员的人口学特征基本一致。年龄21~30岁为主,干预前后分别占68.06%、66.33%;大专以上学历占多数(分别占67.13%和65.83%),性取向以同性恋者较多(分别占56.94%和59.80%),多数人未婚(分别占71.30%和69.85%);第一次性行为多在20岁左右[干预前后平均年龄分别为(20.46±4.27)岁和(20.52±3.05)岁],第一次性行为对象以男性者居多(73.15%、79.90%)。存在多性伴及买性或卖性现象,也有相当比例的MSM同时与女性保持性关系(25.46%、20.10%)。目标人群干预前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的知晓率为59.05%,近6个月肛交安全套使用率为45.27%,近6个月口交安全套使用率为13.40%,与女性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32.73%;干预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7.02%,近6个月肛交安全套使用率为63.83%,近6个月口交安全套使用率为31.58%,与女性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57.5%。干预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干预后目标人群的不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知识知晓率及肛交安全套使用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HIV的  相似文献   
999.
肿瘤热疗中组织热物性参数对热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肿瘤微波热疗温度场模拟是预测热场分布的重要手段。由于人体组织的复杂性,目前模拟结果普遍存在准确度较差的问题。组织热物性参数随加热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是导致模拟结果不准确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温度场模拟,通过模拟结果分析组织热物性参数变化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洁悠神长效抗菌剂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应用洁悠神长效抗菌剂和常规换药,观察愈合情况.结果: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为21.5±1.8 d,对照组为25.6±3.7 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创面表皮生长速度治疗组为5.1±0.5 mm·3d-1, 对照组为3.0±0.5 mm·3d-1,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洁悠神长效抗菌剂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能起到一定的长效抗菌隔离作用,能加速创面愈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