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2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医药卫生   562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21篇
  1978年   11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20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18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994.
995.
背景:椎体环截是近年来提出较多的脊柱矫形概念,因其操作技巧要求高,难度大,并发症多,既往相关文献报道角度各不相同,很多研究者注重并发症分析,究其原因与操作步骤及方式有关。 目的:分析单纯后路椎体环截及螺钉置入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的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单纯后路椎体环截及螺钉置入治疗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切除椎体1.6个,随访15-64个月,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最后一次随访时Cobb角(冠状面及矢状面),并对手术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纳入的脊柱畸形患者共分5类,其中脊柱侧后凸畸形11例,重度侧凸畸形20例,先天性脊柱畸形4例,球状后凸畸形3例,角状后凸畸形1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平均冠状面畸形角度由84°矫正到35°,总的矫正率达到54%。治疗前平均矢状面畸形角度由90°矫正到42°,矢状面 Cobb 平均减小了48°。手术时间平均545 min(204-1 355 min),术中平均估计失血量 1 610 mL(50-8 244 mL),平均失血量达65%。31例治疗后出现并发症,其中13例术中神经功能异常(通过电生理监测及唤醒实验发现),及时处理后患者未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提示单纯后路椎体环截及螺钉置入治疗重度脊柱畸形效果良好,但并发症高,操作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996.
997.
孙家邦, 男,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1936年12月生, 辽宁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 原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 胰腺学组副组长, 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外科系统副组长, 现为中华医学会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 中华医学会胰腺学组顾问, 劳动及社会保障部药审专家和制定劳动能力鉴定标准专家, 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任《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营养》等10余家期刊的编委、资深编委或顾问。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50余年来一直从事腹部外科的临床与科研工作,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尤其在胰腺癌和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其中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梗阻性黄疸的基础研究、直肠癌的外科治疗以及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等, 多次获北京市、局科技成果奖。在北方最早成立了普通外科监护病房、腹腔镜专业组, 建立了设备及技术手段较为齐备的普通外科实验室, 使宣武医院普通外科的临床和科研能力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曾参加编写《临床外科学》、《胰腺外科》、《腹腔镜外科》、《外科常见疾病》等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70多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等奖1项, 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局级一~三等奖6项。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内低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或联合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注射是否有神经保护作用及对内质网应激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sham)组、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对照组、EPO组、tPA组及EPO联合tPA组,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24 h模型,在缺血2 h/再灌注即刻通过大脑中动脉单独注射EPO(800 IU/kg)、tPA(10 mg/kg)以及联合注射EPO(800 IU/kg)及tPA (10 mg/kg)。再灌注24 h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测定梗死体积,检测C/EBP 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 protein, CHOP)及磷酸化的真核起始因子(phosphorylated form of 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α, p-eIF2α)的表达。结果 与MCAO模型组相比,EPO、tPA+EPO可以显著减小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后的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并显著降低微血管和脑组织中p-eIF2α和CHOP的表达,但单独给予tPA没有作用;与tPA组相比,tPA+EPO可以显著减小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并显著降低微血管和脑组织中p-eIF2α和CHOP的表达。免疫荧光显示,CHOP与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有共定位。结论 在再灌注即刻通过大脑中动脉内注射低剂量EPO或者低剂量EPO联合tPA可以减轻脑I/R损伤,可能与EPO抑制内质网应激,从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