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7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析加强产房风险管理对于降低产房风险的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979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98例.对照组产妇实行传统的产房管理,观察组开展风险管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产妇的风险发生率及对产房管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风险管理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产房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产房风险,同时可以减少护理纠纷和意外事件的发生,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肺切除术后胸腔感染并发延迟性血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外科手术后胸腔感染合并延迟性血胸的外科治疗对策。方法对7例手术后出现胸腔感染及延迟性血胸的患者,均再次手术;按其临床特点和效果进行小结。结果治愈3例,死亡4例,结论肺外科手术后胸腔感染合并血胸是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处理困难;外科再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3.
胸膜纤维层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7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膜纤维层剥脱术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经典手术方法,由于结核病在肺内及胸腔内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病理表现,导致即使同样是慢性结核性脓胸在胸腔内的病情也都不完全一样,部分病例无论是手术前诊断还是手术中的处理等都有各自的特点,有必要加以分析总结。本院自1990~2010年施行该手术共7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在纵隔疑难疾病诊断中的可靠性、安全性及适应症。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开展的90例电视纵隔镜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2例,女38例,年龄18~74岁,平均51.6岁。其中颈部电视纵隔镜手术78例,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6例,经肋间电视纵隔镜手术6例。结果 90例经电视纵隔镜手术,89例术后确诊:结节病30例,淋巴结慢性炎症16例,转移性腺癌14例,小细胞癌8例,转移性鳞癌7例,淋巴结核4例,霍奇金氏淋巴瘤4例,转移性低分化癌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1例,骨巨细胞瘤纵隔转移1例,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1例。本组手术时间30~100 min,平均51 min,术中出血10~200 ml,平均45 ml。术中出血中转开胸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术式,适合于纵隔疑难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联用丙泊酚或咪达唑仑对急性中度颅脑损伤患者镇静的临床疗效及24 h费用。方法:对75例颅脑外伤患者分别给予丙泊酚或咪达唑仑镇静,同时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啶镇静,维持镇静躁动评分(SAS)2~4分为标准,观察24 h镇静效率、生命体征、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GCS)的变化,并比较两组镇静药物的总体费用。结果:右美托咪啶联用丙泊酚或咪达唑仑均能使患者达到预定的镇静镇痛目标评分,2组患者镇静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均有明显下降,且丙泊酚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而镇静前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GCS评分以及中心静脉压(CVP)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联用丙泊酚组总体费用较高(558±218 比422±120,P<0.05)。结论:2组患者均可取得较好的镇静效果,但丙泊酚较咪达唑仑具有更显著的呼吸、循环抑制效应;在镇静镇痛费用方面,丙泊酚组明显高于咪达唑仑组。  相似文献   
26.
肺大疱切除手术后发生少量气胸与手术缝合不严密、肺质量差、肺组织漏气、胸腔引流效果不好、极小的肺大疱再次破裂等因素有关,一般发生在手术后1个月之内,其处理也仅需胸腔穿刺抽气或闭式引流可以治愈。再次发生同侧气胸并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的病例并不多见,一旦需再手术时往往引起病人及家属的困惑,我院2002年~2004年遇到5例,均经手术治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探讨普胸外科手术中误缝各类导管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小结3例食管手术误缝胃管,2例肺切除手术误缝双腔支气管导管(Carlen’s管)及1例肺切除手术误缝中心静脉导管病例。结果:3例误缝胃管及1例误缝中心静脉导管病例均采用非手术方法拔除,其中1例食管手术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经换药治愈;2例肺切除手术结束麻醉医师拔管时发现误缝Carlen’s管即时在手术室原切口进胸拔除。结论:普胸外科手术中误缝各类管道的处理方法略有不同。充分重视、仔细操作是防止发生误缝各种管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患者男,42岁。1986年7月5日在操作电锯时,被高速飞出的木块击中颈前区及上胸前区,皮肤破裂,稍饮水及进食即明显呛咳,无咯血、呕吐、呕血等症状。当地医院诊断为“外伤性气管断裂、气管-食管瘘,”限于条件,当时给予气管切开置入金属气管套管,置胃管鼻饲。于伤后4个半月转入我院。体检发现:消瘦,营养差,鼻置胃管,颈前区甲状软骨下方气管切开置金属套管,堵住时可发音,但明显声音嘶哑,两肺呼吸音粗糙,无干湿性罗音。X线示左中肺野浸润病灶约5cm×5cm,边缘毛糙,内有液平。自  相似文献   
29.
成人先天性多发性肺囊肿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卫  许栋生 《江苏医药》1997,23(9):630-631
报告手术治疗成人先天性多发性肺囊肿34例,其中一侧全肺切除21例,肺叶切除11例,双肺叶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作者认为本病一俟确诊即应选择其中适合手术者进行手术治疗,内科治疗效果不好。与本病需仔细鉴别的主要是毁损肺及囊状支气管扩张症。  相似文献   
30.
成人先天性多发性肺囊肿的外科治疗(附3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手术治疗成人先天性多发性肺囊肿34例,其中一侧全肺切除21例,肺叶切除11例,双肺叶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作者认为本病一俟确诊即应选择其中适合手术者进行手术治疗,内科治疗效果不好。与本病需仔细鉴别的主要是毁损肺及囊状支气管扩张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