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7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激发型CD28单抗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激发型CD2 8单抗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在表达CD2 8分子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 6 6和XG 1的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 10 μg/ml的激发型CD2 8单抗 ,逐日观察和分析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状况。结果显示 ,在加入激发型CD2 8单抗后 2 4h即可见细胞聚集且逐渐加剧 ,细胞的立体感和折光性逐渐减弱 ,细胞的生长与增殖抑制 ,台盼蓝着色阳性率增加 ;凝胶电泳的结果表明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出现降解的DNA条带 ;透射电镜分析的结果显示 ,加入激发型CD2 8单抗培养 2 4~ 4 8h ,30 %以上的细胞出现核质边聚的凋亡早期的病理性改变 ,培养 72h后 ,5 0 %以上的细胞出现空泡及凋亡小体。提示激发型CD2 8单抗具有诱导表达CD2 8分子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CD80和CD86介导的共刺激信号的比较及其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刺激信号在T细胞的活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D80和CD86是两个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尽管两者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两者在分子结构、所介导的生物学功能等方面均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研究两者区别对于更好的了解它们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从分泌鼠抗人CD86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克隆号:1D1)中抽提总RNA,采用简并引物,经RT-PCR扩增单抗VH和VL的DNA编码区基因。通过SMART-PCR扩增VH和VL基因相应的信号肽序列。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单抗VH、VL基因及其相应信号肽序列,与人IgG1的CH基因、Cκ链基因进行拼接,构建人-鼠嵌合抗体基因的表达质粒pIRES/1D1。转染293T细胞进行瞬时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上清与L929-CD86基因转染细胞的阳性结合率为97.6%。既而转染CHO细胞,经G418筛选,获取稳定分泌嵌合抗体的基因转染细胞株(CHO-ch1D1)。收集无血清培养基的培养上清,采用Protein G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经Lowr法定量。从上清中获取的嵌合抗体蛋白的得率为3.066 mg/L。经进一步间接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纯化嵌合抗体与L929-CD86基因转染细胞,及Daudi细胞膜型CD86分子的阳性结合率分别为98.5%和95.7%。将嵌合抗体(终浓度为5μg/ml)加入到Daudi细胞的培养体系中,经显微镜观察及MTT法分析,嵌合抗体对Daudi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P<0.05)。本研究获取的嵌合抗体在CD86分子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制备鼠抗人CD86分子的单克隆抗体(m Ab),分析其对天然表达CD86分子的恶性肿瘤细胞株的生长与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腹水诱生法制备CD86 m Ab,Protein A亲和层析法纯化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抗体对细胞膜型CD86分子的识别。以Raji、Daudi和8266细胞为观察对象,加入CD86 m Ab共同孵育,用FCM检测抗体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MTT检测抗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TM)研究抗体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本实验获得的CD86 m Ab能很好地识别细胞膜型分子,其与Raji、Daudi和8266细胞的结合率分别为96. 5%、99. 0%和83. 9%。FCM结果显示,共同孵育24 h,当抗体浓度为20μg/ml时,上述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6%、18%及14%,均明显高于同型对照组(P0. 05)。MTT结果显示,共同孵育48 h,20μg/ml抗体对细胞的增殖己可产生抑制作用,40μg/ml抗体对上述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更明显(P0. 05),抑制率依次为23%、25%及26%。TranswellTM结果显示,共同孵育48 h,20μg/ml抗体组的Raji、Daudi和8266细胞的迁移率分别为26%、23%和24%,均明显低于同型对照组(P0. 05)。结论:本实验制备的抗体能很好地识别细胞膜型分子,其对表达CD86分子的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迁移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提示该抗体对表达相应抗原分子的肿瘤具有一定的抗瘤效应。  相似文献   
25.
gp130分子在树突状细胞上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时,gp130分子在细胞膜上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从外周血分离得到的单核细胞在含有DC分化成熟所需的各种因子的培养液中分别培养4d和7d,然后用流式细胞术测定DC上gp130分子的表达。结果:gp130分子在单核细胞上低表达,经培养分化成熟成为DC后,DC上的gp130分子表达被上调,特别是在TNFα和抗CD40刺激型单克隆抗体存在下。结论:gp130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制功能性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从而探讨其对B细胞、DCs表达的CD40分子激发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采用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筛选、荧光标记、免疫印迹和竞争抑制等方法获得鼠抗人CD40mAb,以细胞增殖、分化抗原表达观察CD40mAb对B细胞和DCs的作用诳应。结果:经表型分析、Westem blotting鉴定和竞争抑制试验,证实5C11是识别人CD40分子的特异性单抗;5C11与转  相似文献   
27.
采用经密度梯度离心获得的正常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 )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XG 7进行混合肿瘤淋巴细胞培养。3 H TdR掺入实验证实XG 7细胞可刺激PBL增殖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增殖的PBL中 ,CD4+ /CD8+ 细胞比例偏移 ,CD8+ T细胞增加。激活的CD8+ T细胞在含IL 2的培养体系中得到迅速扩增 ,占细胞总数的 96 %以上。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 ,扩增的T细胞表达CD3,CD8和TCRαβ ,而不表达CD4,CD16和CD5 6。细胞毒实验结果表明 ,扩增的CD8+ T细胞不仅杀伤原刺激细胞XG 7,也可杀伤其它肿瘤细胞如RPMI82 2 6 ,U2 6 6和Daudi。上述结果说明了经XG 7细胞所刺激PBL中的CD8+ T细胞可增殖分化成为抗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效应细胞 ,这使得它们有可能在临床上用于肿瘤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2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 on expression of plasma 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 (BPI)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hip replacement. Methods Twenty ASA Ⅰ-Ⅱ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total hip replace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10 for thesia. The blood loss,blood transfusion and the time of operation were recorded. Venous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before anesthesia (T0) ,at the begining of operation (T1) ,30 min after operation (T2) ,and at the end of operation (T3) for determination of plasma 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 Results The blood loss and the blood transfusion in HE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LR group[blood loss: (560±90)ml vs (810±110) ml and blood transfusion: (200±100) ml vs (600±200) ml,t=5.562 and 5.657,P<0.001]. The plasma BPI concentrations in HE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T2~T3 as compared to baseline value at T0 [(8.9±1.6)μg/L,(13.4±1.2)μg/L and (4.9±1.2)μg/L,P<0.05]. The plasma BPI concentrations in L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T2~T3 as compared to baseline value at T0 [(7.3±1.2)μg/L,(9.9±0.8) μg/L and (5.0±1.1)μg/L,P<0.05],but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HES group (t=2.530 and 7.674,P=0.021 and 0.001 ). Conclusion 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 with 200/0.5 hydroxyethyl starch can reduce blood transfusion during total hip replacement operation and also can increase the BPI level which would beneficial for the immunological function.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扶正祛邪法联合动脉导向化疗治疗治疗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病房收治的54例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扶正祛邪协定方口服及虫类提取药动脉泵入与SIDS动脉化疗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结果:根据患者综合治疗后的症状、影像及实验室检查改变,参照NCI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组27例患者中有效率为51.9%,疾病控制率为92.5%。其余病例患者未发现复发或转移征象。对照组27例患者中有效率为37%,疾病控制率为77.8%。结论:中医药联合SIDS化疗治疗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能够减轻化疗过程中的消化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和心、肝、肾、泌尿系损伤等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调节免疫,同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0.
背景:丝素蛋白是从蚕丝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其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及生物相容性。而目前国内外有关再生多孔丝素膜植入体内后对T淋巴细胞的激活作用研究未见报道。目的:观察再生多孔丝素膜植入大鼠局部创面后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脾脏及胸腺中T淋巴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切除SD大鼠背部皮肤建立2cm×2cm创面,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覆盖经预处理的再生多孔丝素膜,将已切除皮肤的表皮盖在丝素膜上进行缝合,对照组仅覆盖自身表皮层。于术后第3,14,28,56,90天观察创面愈合及丝素膜的残留情况,采用双色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大鼠外周血、脾脏及胸腺中CD3+CD25+/CD3+T细胞百分率。结果与结论:植入早期,两组均可见局部、轻微的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至28d后,炎症细胞逐渐减少,并且在整个动态观察过程中,两组结果一致。实验组外周血中活化T细胞在14d之前呈一过性升高,随后开始下降,至28d以后,活化T细胞水平趋于稳定,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脾脏与胸腺T细胞均有少量活化,随后即开始下降并趋于稳定,胸腺中CD3+CD25+/CD3+T细胞的阳性率较脾脏微高,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再生多孔丝素膜对T淋巴细胞的激发作用较小,引发机体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